又一「軍工虎」落馬 中共軍工反腐繼續延燒?(圖)
2025年2月13日發表
2025年2月12日,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被查。(大紀元合成圖) |
【人民報消息】蛇年開始,中共中紀委公布第四位受調查幹部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高管。有跡象表明,軍隊反腐正在向軍工企業蔓延。這是否會影響中共軍力,以及實現習近平為中共軍隊設立的目標?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共中紀委官網2月12日發布消息稱,中共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衛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劉衛東1966年出生,今年已經59歲,還差一年就退休。目前,他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管理層中排名第四,僅次於董事長、總經理和黨組副書記。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主要從事軍事裝備研發、設計、製造,該集團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中共十大軍工企業之一,現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央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共對軍隊的反腐中,劉衛東的上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董事長許憲平,還兼任中共中紀委委員,但他1月初並未出席中共第20屆中紀委第四次會議,引發外界關注。
「航母」及「核武」或存在嚴重的資金使用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刮向中共軍對內部的反腐風暴,正逐漸擴大到軍工央企。
據本臺報導,此前已有多名軍工央企高管或落馬,或從公眾視野消失。1月18日,殲-20總工程師楊偉、總經理郝照平被免職;2024年10月,負責生產各種高科技軍事裝備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文忠被河北省檢察院作出逮捕決定;2024年8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被宣布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此外,中國核工業集團董事長余劍鋒、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董事長周新民、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經理劉大山等多名軍工集團負責人,在新年期間的「慰問」活動中沒有現身,引發「被失聯」聯想。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員馬利明(Lyle Morris)認為,中共對軍工系統的清洗,從幾年前就開始了。比如2023年年12月,中共政協就取消了三名中共軍工企業負責人的政協委員資格,包括:中國北方工業集團董事長劉石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高管王長慶。同月,負責監督中共航空母艦開發計劃的中國船舶工業公司前董事長胡問鳴,因腐敗指控被判處13年監禁,而這距離共產黨監察人員首次對他展開調查已經過去了三年多。2024年10月,火箭軍最高研究院前總工程師、中共工程院院士肖龍旭也被宣布免去全國政協委員的資格。
他對自由亞洲電臺分析說:「與軍隊大變動類似,中共國有企業中負責武器製造和研究的高層領導受到如此大規模的打擊,表明中共在武器支出和採購方面存在重大問題。」如此多的軍工企業高管被調查表明,「習近平最重視的兩項軍事投資——航空母艦和核武器——存在資金管理不善的情況。如果軍事採購系統存在資金嚴重濫用的情況,這可能會對武器系統週期和軍隊內部這些系統的整合產生影響。」
美國退役海軍少將、保衛民主基金會(FDD)網路與科技創新中心總監馬克.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則認為,劉衛東被調查,或與其他反腐行動沒有太多區別。「我認為習近平進行這些逮捕有許多原因——為了讓黨內幹部守規矩,為了切實減少腐敗,以及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感到沮喪。」
「虛假戰鬥力」
2024年年初,美國彭博社曾援引美國情報人士的消息報導,中共國防工業內部腐敗程度觸目驚心。根據該報導,火箭軍發現彈道導彈中裝的是水,而不是燃料;此外,西部的很多導彈發射井蓋被發現無法正常開啟,戰時無法使用。
2023年7月,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還專門發出「徵集2017年10月以來裝備採購招標評審活動中專家違規違紀問題線索」的通知。
這些都表明:軍隊裝備採購長期存在重大腐敗問題。
2024年3月,傳出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在出席軍方代表團討論時表態要「打擊虛假作戰能力」。據法國廣播電臺報導,「虛假作戰能力」的說法來處自媒體獲得的會議記錄,官方媒體新華社的報導中的說法是要「持續反腐」,「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而中共軍報也曾在2021年7月一篇報導中披露,在一場高原演習裡,解放官官兵發現一種電子干擾裝備的很多參數,到了高原環境竟變得無效,導致裝備無法發揮出最大效能。
2024年底,美國國防部發布年度《中國軍力報告》稱,2023年7月至12月期間,至少有15名中共高級軍官和國防工業高管被免職。因腐敗被調查和免職的幾位將領曾負責監督中共陸基核導彈和常規導彈現代化項目。
馬利明分析說:「如果大量軍隊高級軍官是通過腐敗手段獲得職位的,那麼這將引發人們對整個軍隊的專業素養的嚴重質疑,即軍隊是否能夠完成習近平為軍隊設定的任務。」他同時表示,一系列對軍隊和軍工企業的調查,也可能會影響中共軍隊和戰備的士氣,「這場運動給整個系統帶來了一絲寒意」。
但在五角大樓的報告中,華盛頓只是將中共在實現2027年軍事能力取得的進展描述為「並不均衡」,並未明確指出中共軍事實力是否出現倒退。
是否影響對臺政策?
2020年,習近平提出到2035年實現中共軍隊的現代化,到2049年底成為「世界一流」的軍隊。他還提出了到2027年要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外界分析認為,這是希望中共軍隊在2027年前做好控制臺灣的準備。
馬克.蒙哥馬利認為,在多輪反腐後,「中共在2027年對臺美聯合防禦實施跨界入侵的能力比以前更小了」。他還表示,如果美國和臺灣繼續努力建立有效的防禦,可能使中共在2030年甚至更晚都無法實施對臺軍事打擊。「中國(中共)不是決定的唯一因素,我們(自由世界)也有投票權。」他說。
但馬利明認為,這仍然不會改變習近平攻臺的可能性。他分析說,入侵臺灣的決定,習近平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包括中共國內穩定、軍隊準備就緒、臺灣永久尋求或保持與中國大陸分離地位的意圖、外部事件如臺灣的挑釁性獨立行為,以及中共認為美國為臺灣進行軍事干預的作用和意願。「換句話說,軍事準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習近平反腐運動的影響,只是決定入侵與否的幾個因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