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天下奇譚(366)警察和法醫親歷因果報應故事
 
劉曉
【人民報消息】佛家講,凡事有因必有果,種善因者得善果,即得福報;種惡因者得惡果,即得惡報。雖然現代人受中共「無神論」教育,將因果報應斥之為迷信,但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這類故事卻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大陸一名警察和一名法醫所親歷的因果報應故事。 1994年,一名剛剛調到北京某刑警隊的警察遇到了這樣一個案子:前門附近的一家新開不久的歌廳死了一個人,報案人稱說是在歌廳門口打架讓人給紮死了。他和同事們在現場勘查時發現,這個人的真正死因是由於進門時腳下一滑,撲到了門口供著的一米多高的關公像上,之後被關公手裡的銅刀尖紮到嗓子上,正好紮在動脈上而亡,屬於意外。 這名警察在調查中得知,關公像是一個叫于子興的安徽人送過來的,後來警察去找這個于子興時,卻發現他已失蹤了三天。聽歌廳的老板說,于子興在幾天前的酒桌上提到要買一輛夏利車,於是警察們又重新對其進行調查,發現他一個情人家裡的3.1萬塊錢現金沒有了,還知道他是因為幫別人弄200多斤公家的水泥,賺了些錢,而就是這個一起和他弄水泥的東北人近期去過他情人家裡喝酒。 在調查期間,西羅園派出所上報發現了一個高度腐敗的人頭,經鑒定,正是于子興的,屬他殺。警察們在去找于的情人時進一步得知,正是她與那個東北人將于子興弄死的,而那個殺死於的東北人居然就是歌廳門口死亡之人。 所謂天理昭昭,疏而不漏,正是歌廳門口的意外事件才引出了一起殺人命案,警察們都說是老于的冤魂報了仇。當時負責案件的公安局領導在結案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做了任何事情,都會有後果的,天地神靈都會知道的,只不過報應周期有早晚。望各位深信因果,起心動念,行為處事,萬萬不可作傷害別人的事情!老話說,好人好自己,害人害自己。」 事實也的確如此,人在做,天在看。做壞事的人瞞得了別人,瞞不了天和地。一名司法醫學警察在接觸了佛法後,通過多年的觀察、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死亡不是偶然發生的,它是因果鐵律的最好證明。這名法醫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三個案子。 一個案子發生在2002年,一個28歲的小夥子在深夜將自己六十多歲的父母割喉殺死。小夥子從小被溺愛,性格十分張狂偏執,結婚後夫妻倆一直與老人生活在一起,矛盾沖突頻發。據其稱,他多次想殺死父母,但最終選擇了將其割喉。法醫在調查時發現,被殺的老兩口所從事一輩子的職業正是活雞宰殺業,他們通常也是將活雞捆好,割喉宰殺,而這正是他們的死亡方式。這貌似偶然的巧合難道不說明了甚麼問題? 還有一個案子發生在一名趙姓礦主身上。礦主趙某在一個小鄉鎮開了一家小煤礦,因發生礦難被刑拘,但他因為患有糖尿病被送到了醫院。因其上邊有人,案件後改為監視居住,但趙某卻因為病情日益加重,再也沒有離開過醫院。住院期間,他備受煎熬,最終變成了一幅骷髏相、全身潰爛而死。據說,他死後,用被單裹住屍體搬運的時候,骨頭非常脆,當場就發生了好幾處骨折,在他的屍體在放進冷凍櫃之前,幾乎都要化成一攤肉泥了。 而這樣的懲罰的緣由大概趙某已經知曉,他告訴了法醫這樣一個故事:十多年前,在他剛剛起步做小煤窯的時侯,因為缺乏資金,就托人在火車站騙來了一些弱智的流浪漢,讓他們下井挖煤,而且還不付工資,只需要僱幾個保安就可以。在他積累到第一桶金之後,為了隱瞞真相,他封閉了那個小煤窯的礦井,任由這些弱智者在黑暗中慢慢饑餓、窒息而死。 趙某的供述後來被證實,公安機關在所述地方挖出來二十多具骸骨。很顯然,他死前的慘狀就是那些冤魂們曾經遭受的痛苦的報應。 第三起案子講的是一個撥弄是非者舌頭被凍掉的案子。有一對夫妻因妻子懷疑丈夫有外遇而發生了激烈爭吵,丈夫一氣之下出外找朋友喝酒,妻子自殺,不足周歲的孩子在家被凍死。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因此破碎。而向妻子搬弄是非的是邨頭國道邊修理摩托車的劉某,事實上外遇的事情根本是道聽途說。警察對劉某訓斥一頓後也只能作罷。 離奇的是,過了不到幾個月,當地的片警告訴法醫:劉某出事了。他在一天喝醉後的夜裡,無意中喝下了用於摩托車鈑金噴漆用的液態氦,把舌頭凍掉了。嚼舌頭的他最終得到了相應的懲罰。 這名警察和法醫講述的因果報應故事其實在古今中外歷史上並不罕見。雖然有時因果報應的聯繫並不明顯,但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主宰、恆定這一切的絕非人力可以洞察。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俗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善惡有報終有時,只爭來早與來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一報還一報」、「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知這些警語和上述這名警察及法醫的經歷,是否可以讓那些依舊在行惡者、依舊在縱容行惡者有所警醒。切記,善惡有報是天理!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7/92628b.html
打印機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10月7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