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长假消费萎缩 楼市掏空了国人钱包(图)
 
十一长假出游的人当中,大多数自备帐篷,住在路边。景区的旅店、旅店、商店冷清。老板望著游客苦叹:今年赚不到游客的钱了。(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孔屏综合报导)据中共官方统计,2025年十一长假期中国国内出游人次增长,但人均日消费113.88元,同比下降13%;长假期间,电影票房收入和二手房成交数据惨澹。分析认为,房地产连续四年下跌是引发消费萎缩的主要原因。网友认为,房产已经掏空了国人的钱包,老百姓没钱没消费,经济回升根本就是梦想。 国内出游人均每日消费同比大降 央广网10月9日报导,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十一长假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7天长假增加1.23亿人次,同比增长1.6%;而国内出游人均每日消费113.88元,同比下滑13%。 此外,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9月20日,中共商务部牵头九个部门发布一揽子措施,要求扩大服务消费,刺激十一假期消费。 但十一长假结束了,官方数据显示,尽管多地出台很多的刺激措施,但效果不佳。其实,如果民众没有钱,出台再多的刺激措施也是无济于事。 从众多中国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8天的假期期间,各地旅游景点涌现大量人潮,但是景区的旅店、饭店、商店、商铺生意冷清。有中国YouTuber就指出现在有一批“穷游”大军涌现,他们出门改自带帐篷在路边过夜,让许多旅游业者苦叹今年赚不到游客的钱,相当“反常”。 其实这些现象并不反常,而是相当正常,因为中国老百姓都没钱了。 X用户“励志”表示:有人说,今年十一假期中国人的消费降低了。其实,据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债务总额已经超过了200万亿,以当前现有人口来分摊计算,平均下来每个人的负债额达到了14万。而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5.6亿人“零存款”,在很多一线城市中,有超过40%的单身青年过的是“月光族”的生活状态。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月光族”占比更高,尤其是在四五线城市的单身青年中,超过76%的青年都是“月光族”,根本没什么存款和资产。没有钱,我们拿什么旅游、消费,没有消费,经济回升只是梦想而已。 一名在澳门的游客李敖(Li Ao,音译)对《金融时报》表示,为了省钱,他睡在澳门24小时营业的赌场里。30多岁的他来自安徽省,曾是一名水果批发商,最近一直在四处寻找兼职工作,包括送货司机。“去年我主要在美团工作,因为我找不到其它工作。”“只有赚到钱才能花钱。” 而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最大的景点之一,但是十一假期的乐园外,门票推销员以略低于官方价格799元(171美元)的价格兜售门票,气氛依然低迷。推销员说:“现在大家都没钱了。”
2025年十一长假期间,灌输据说,全国出游人数比往年增加,但是总消费降低。
而知名的财经媒体“火星宏观”通过十一长假的数据分析,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长假消费降级十分明显,反映了消费持续降级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虽然出行人数多了,但消费却能省则省。武汉等各地还出现了游客没钱住舒适的酒店,在街边搭帐篷对付一夜的“穷游”现象。年轻人不去豪华酒店,不跟团打卡,不在乎舒适干净,带著帐篷和睡袋横扫大街小巷。汉口江滩、东湖公园、城市绿地,每一块草坪都快被塞满了。武汉街头帐篷露营潮,流露了年轻人“穷游”的无奈。 刺激股市不能推动消费复苏 中国经济持续萎靡不振,中国股市却逆势上扬。A股市在9月份是连续第五个月上涨。截至9月30日,MSCI中国指数收于9192.18点,同比上涨28.1%。 10月9日,长假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关口,创下近十年以来的新高。 财联社报导,十年间,A股投资者队伍实现了“亿级”跨越。2015年末,中国结算数据显示,中国A股投资者数量为9911万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9882万户,机构投资者仅28万户,彼时散户占比超99%,市场投资行为较为分散,短期投机特征明显。 而截至2024年末,A股投资者数量已达2.37亿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2.36亿户,非自然人投资者57万户。 2025年A股投资者总量已突破2.4亿户,十年间增幅超140%,意味著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A股投资者。 “火星宏观”表示,中共官员将培育股市作为家庭的可靠利润来源,将通过推动股市上涨刺激消费者支出作为今年的政策优先事项。但是事与愿违——多年来最长的股市涨势并没有鼓励家庭在10月份的长假期期间花更多的钱,这对已经进入放缓的经济来说是一个担忧。 9月25日的《深圳商报》报导,当前股票和基金在中国居民总资产中的占比仅为15%。 “火星宏观”表示,经过简单的数据计算便可得出,股市上涨28.1%,仅可推动居民财富收益增加4.2%。 “火星宏观”的第二个结论是:通过刺激股市,不可能推动消费复苏。 假期票房收入和商品房市场皆惨澹 衡量十一长假消费的,除了旅游消费,还有假期电影票房收入和商品房市场表现。 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10月8日15时44分,2025年10月1日—10月8日十一长假档期电影总票房突破18亿元。票房收入比2024年7天十一档的21.04亿元和2023年6天十一档的28.4亿元,分别下降了14.5%和36.6%。日均票房2.25亿元,则分别下降了25%和52.4%。 商品房市场方面,目前,房地产市场缺乏全国统一数据。 据安居客上海10月8日发布的数据,十一假期7天(10月1日—7日)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780套,日均成交仅111套,较2024年同期的2133套,跌超63%。 近四年来房价持续下行,目前官媒报导大多避谈二手房交易,“火星巨集观”认为,大概率因为各地二手房数据与上海差不多惨澹。多个非官方管道称,30城二手房十一长假成交同比下降43%。这个数据尚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火星宏观”表示,鉴于2025年的十一假期比去年的假期多一天,实际房地产数据可能比显示的数据还要弱。这表明消费复苏依靠目前常用的刺激股市、大件商品以旧换新、折扣消费券等措施不太可能实现。因此第三个结论是:只有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才能真正地推动消费复苏。 房地产连续四年下跌 引发消费塌陷 近四年来房价持续下行,中国消费市场也持续萎缩,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的补贴政策的效果也不尽理想。 财经大V“阅微劄记”的文章表示,这与房地产走势和就业形势紧密相连。此前房价上涨阶段,房产增值带来的财富感促使家庭更愿意扩大消费;而背负沉重房贷的家庭,则不得不压缩日常开销以应对月供压力。即所谓的挤出效应。 如今,房地产市场连续四年处于下行通道,财富效应彻底逆转,挤出效应仍在持续,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居民消费能力被严重削弱。更严峻的是,目前尚无任何一个产业能在体量上完全替代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正因房产占据了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核心位置,导致可用于餐饮、服饰、娱乐等方面的支出空间被大幅压缩,从而引发广义上的消费塌陷。△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11/92668.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5年10月11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