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春运机票车票现「骨折价」: 百姓没钱 出行需求萎缩
 
【人民报消息】中国春运正处运输高峰,但今年机票和车票价格却呈现「反常逆袭」现象,大年初一前后皆出现低至一折的促销票,与往年春节期间票价普遍上扬形成鲜明对比。经济学者分析,春运票价下跌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就业不振导致春运距离和地域重新分配,出行方式多元化造成空陆运竞争和离峰促销策略填补客流不足。而这一现象的背后,进一步暴露了中国经济下滑的现实,以及民众消费能力的显著下降。 据美国之音报导,中国「春运机票大跳水」、「机票降价超70%」、「春运出现几块钱车票」、「低至几块钱骨折价票」等话题,在春运期间不断跃上媒体版面,被称为「地表最大规模人口移动」的春运运力需求暴增,价格却反跌的趋势受到关注。 美国之音记者在携程旅行平台进行实测,购买1月29日一周内上海始发至青岛、沈阳、武汉、大连等地,经济舱机票票价低至人民币200元,降幅达一折。 「去哪儿网」的中国境内春节机票降价榜单显示,1月26日-29日飞往海口、三亚的机票降幅至少50%,如1月28日上海至三亚,月均价下降54%,降价逾500元。 据央视1月28日的报导,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截至27日达2.5亿人次,返乡人群占比39%、出游占37%。此前中国民航局预估,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至2月22日共40天,由于探亲流、务工流、学生流、旅游流重合,客流量有望创历史新高的90亿人次。 空运陆运票价促销低至一折 据中国出行平台「航班管家」数据,2025年春运中国境内航线经济舱截至1月23日平均税前票价约人民币882元,相较2024年925元,同比下降4.6%。《澎湃新闻》1月25日的报导指出,市场热度和实际需求情况不如预期,航司会将航班剩余空座降价出售,票价会相应调低。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铁路需求,《新京报》1月24日报导,火车票堪比公交价格的列车路线不只一条,从开原到沈阳的火车票最低2.5元,折扣力度1.6折。 航空业降价体现民众「兜里没钱」 执飞美洲航线的中国机长的林先生表示,「春运运力需求量暴增」是伪命题,如果交通票券真的供不应求必定不会降价,降价正是为了从有限市场中去抢占份额。 林先生对美国之音说:「票价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实际上需求是萎缩,把价格降下来才能去抢市场,或者说是不被高铁拿走更多的份额,人的兜里没有那么多钱的话,肯定更不愿意坐飞机,降价的话可能还能挖掘出来一些需求。」 林先生认为,航空业是整体经济的牵引者,航空业往往「提早半步」体现出经济问题,如果经济活动畅旺或「兜里有钱」,商务旅行和旅游探亲都会活络。「在大家手里头钱不多,或经济活动下降时,民航业立马就体现出问题,」他说,「整体价格趋于便宜是由市场来决定,因为航司市场部决定不了老百姓兜里有没有多少钱。」 林先生形容现在出行模式「一切都是怎么省钱怎么来」,对中国航空业而言,国内市场主要竞争者是铁路,再加上近年电动车发展快速,越来越多人买车自驾,也分割了跨省出行的市场。 高失业率迫使返乡消费降级 位于台湾桃园的龙华科大助理教授赖荣伟也指出,中国春运出现铁路和航空票供过于求而大幅降价,主因是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严重下滑所引发的中国务工人口迁移模式的改变。由于工厂订单锐减、建筑业开发减少,跨省务工人口大幅下降,部分农民工甚至提前返乡,削弱了传统的春运客流需求。 赖荣伟对美国之音说:「消费的意愿锐减、消费的实力也锐减,没有工作的或者是收入大量锐减的人今年会特别多,机票可能对他们来讲已经算是一个奢侈品,或者是说还买得起,但是想省钱。今年应该有很多人会想要骑摩托车,或租一台电动车,可以用更省的价格回去返乡过年。」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也指出,今年春运的运输距离较以往大幅缩短。由于大城市工作机会减少,部分务工者不再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是选择在武汉、成都、郑州等二线城市打工,导致春运人口流动模式发生变化。 史鹤凌告诉美国之音:「实际上的整个春运的人数是比较多,但运输的这个距离的话很可能比原来会缩短了,原来因为都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比方说你原来是在湖北某一个农村的,他现在就在武汉在务工,并没有跑到北京去务工。所以他对春运的刚需,实际上是武汉到他的家乡的这一段。」 经济寒冬下的春运「新常态」 今年春运的低价趋势,反映的不仅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更是中国经济下行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史鹤凌指出,低票价短期内可能有助于提高运输利用率,但长期来看,利润下滑将影响航空业和铁路业的持续发展。虽然春运时间短暂,无法全面代表中国经济状况,但票价下跌所透露出的消费降级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在未来几年,如果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消费力无法恢复,春运期间的「跳水票价」可能成为新常态,而这一趋势的延续,也将成为衡量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信号之一。△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30/8837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为了保住权位 这件事习不敢轻举妄动(图)
1. 为了保住权位 这件事习不敢轻举妄动(图) (33,988次)

2. 中共贪官生活怪癖让人大跌眼镜(二) (33,089次)

中共军工乱了 副部长被免 正部长传被查(图)
3. 中共军工乱了 副部长被免 正部长传被查(图) (30,854次)

4. 用这诱惑川普?习亲自部署将变烂尾 (30,311次)

5. 四中全会拖延近3月还开不成 中共政局乱套 (29,676次)

6. 习近平怒查高善文 东升西降露馅了 (29,436次)

7. 央行暂停购买国债 习近平金融政策烂尾? (27,866次)

8. 解放军306医院不提「习主席」 习在军委丧失话语权 (27,607次)

9. 军报官媒报导删效忠语 习地位确实有变 (26,891次)

10. 上海武警司令任常委一职之解读 (26,323次)

11. 金蛇年中共「运已终」 激烈内斗走向瓦解 (26,289次)

12. 刘振立或要接替董军 习失势又一佐证 (26,159次)

13. 中国疫情凶猛 北京、上海大爆发!(视频) (26,002次)

不跪了!各地工人团结讨薪抗议被剥削(图)
14. 不跪了!各地工人团结讨薪抗议被剥削(图) (25,903次)

15. 习老家的陕西省军区也不向习表忠了 (25,488次)

中共的「一尊」首次被川普揭穿(图)
16. 中共的「一尊」首次被川普揭穿(图) (25,378次)

17. 文艺演出报导习近平特写少 张又侠地位不一般 (25,290次)

18. 军方演出节目中不吹捧「习主席」了 (25,035次)

19. 最新高层内部消息:内外危机交织扑向习近平 (22,623次)

20. 北京电视台面临关闭 蔡奇不淡定了 (22,540次)

习上台后超百万中国人海外寻求庇护(图)
21. 习上台后超百万中国人海外寻求庇护(图) (22,127次)

22. 从中共最高政治原则改变看习的权力弱化 (21,922次)

23. 开年股市大跌全球最差 绝望散户纷纷出逃 (21,748次)

24. 川普另一大招在路上 中共雪上加霜 (21,680次)

25. 江苏省军区表态不提「习主席」 省委书记啥态度? (21,480次)

26. 年关来临,中共多方面释放对习不利信号 (21,446次)

27. 川普难保不掀翻中南海「迎新春」会饭局 (21,378次)

28. 地震疫瘟民抗……给中共2025气数把把脉 (21,273次)

习后院出现民间民兵组织 誓要推翻县政府(多图)
29. 习后院出现民间民兵组织 誓要推翻县政府(多图) (21,271次)

30. 「妙瓦底电诈」元凶浮出 传涉中共前副总理家族 (21,244次)

董军出事,刘振立代替防长职务? (图)
31. 董军出事,刘振立代替防长职务? (图) (21,214次)

32. 中共2024年最大恶招在2025年开年失败 (21,138次)

33. 中年厅官猥亵60岁女上司,精神病领导社会害民又害官(上) (21,030次)

34. 中共对美国取消「最惠国待遇」又怕又无奈 (21,028次)

东北民生艰困 习扑腾作秀挨轰(图)
35. 东北民生艰困 习扑腾作秀挨轰(图) (20,998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