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網民熱議富士康「重返鄭州」
 
【人民報消息】 隨著iPhone16手機進生產旺季,近年來正在撤出中國的代工廠富士康,最近也在河南鄭州以高薪招工,吸引許多年輕人應聘。作為蘋果手機最大代工廠,富士康此舉引發不少中國媒體議論,認為是因為越南、印度的工業水平跟不上中國,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只是跨國公司分散風險的策略,無需過度解讀。 據美國之音報導,「撤離中國的富士康為何又要回來了」,半個多月來,這一微博詞條閱讀量超過1,400萬次。 《三聯生活周刊》在上個星期三(8月14日)報道指出,「一度撤離中國大陸的富士康」又在大陸市場重新活躍,現在鄭州投資10億元蓋總部大樓,又在當地大規模高薪招工。 上星期二,《財新》報道稱,富士康自7月末以來將作業員時薪由6月的21至22元提升到26元,在職滿90天發放的獎金也從5,000元提升至超過8,000元。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引述中介人士說法稱,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區外每天都有應聘者排長龍,其中90%可以通過,順利入職,主要工作是組裝蘋果手機零部件。 富士康撤離 鄭州出口額同比暴跌23% 曾在富士康重慶廠區工作8年、不願透露全名的李小姐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直言,富士康現在的招聘條件非常吸引人,提供的福利條件讓中國企業難以企及,她形容「相當於是送錢」。 李小姐表示,以前在富士康廠區的待遇就比本地工廠「加倍好」,每月工作20天、每周雙休、每天工時8小時,月薪約4,000人民幣。 由於電子廠流水線工作量合理,薪資水平佳,所以很多年輕人都願意選擇富士康、廣達這類台資企業。 李小姐感慨地說,富士康近幾年移往越南和印度,對中國產業沖擊大,不僅失業人數暴增,她自己在離開富士康後,工作收入也不穩定。 據《三聯生活周刊》報道更指出,今年第一季,因為富士康加速撤離,就導致河南的手機出口量同比暴跌61%,更造成河南出口額跟著大跌23%。 富士康為生產iPhone16「重返中國」 目前富士康在鄭州共有航空港、經開和白沙鎮三大廠區,據《澎湃新聞》星期日的報道,除了生產iPhone,「重返」後的富士康在鄭州更著重「新業務」;7月22日與河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在鄭州投資10億人民幣,推動電動車、儲能電池與機器人產業。 曾旅居印度的台灣中山大學亞太事務學程助理教授劉奇峰表示,富士康「重返中國」主要是基於蘋果公司生產新產品的策略,蘋果雖宣布在印度生產iPhone16,但當地制造良率不如預期,為規避風險,才將產線分散回到中國。 劉奇峰說,富士康在熟悉且運營已久的鄭州廠重新制造,既能避免將產品品質「押在同個籃子」,亦可比較中印兩邊的良率,進行調配,達成競爭效應,這和過去蘋果同時使用台積電和三星的芯片來比較良率,異曲同工。 對於連日來,有不少中國媒體跟網民揶揄富士康是因為印度廠能達不到標准,才「灰溜溜」地回到中國,劉奇峰則指出,富士康已在印度投資多年,正在籌備研發運營總部,此前至少三次規劃與印度企業合資進軍半導體制造,因此,重返鄭州應只是富士康全球布局的一環。 他同時指出,資通訊產業的生產基地移轉也是因應美國政治變動與地緣政治的競爭。 劉奇峰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大學生失業率很高,對進入工廠工作比較不排斥,所以就蘋果或富士康的立場來看,可以獲得比較好、素質比較高的人力資源。中國在過去幾年美國的這個貿易戰,或者是出口管制的這個壓迫之下,中方當然對富士康會伸出比較友善的手。」 文化與勞動條件差異 富士康落地印度難度高 富士康過去在中國常被指控為「血汗工廠」,劉奇峰分析,過去幾年富士康撤離中國與勞動糾紛以及查稅風波息息相關,但產線移至印度後,勞動糾紛卻未減少,關鍵在於印度的文化和勞動條件與中國大不相同,對台灣或中國干部的挑戰較大,更不容易聘用當地干部。 相較之下,富士康在中國有地方政府支撐,且中國勞工更能接受軍事化管理;在印度的管理「松緊度」則需要因地制宜。 再者,印度工會強大,組織動員能力強,常會以癱瘓生產為手段爭取加薪或更優渥的勞動條件,外資管理印度團隊花費成本較高。 印度政治人物也經常通過支持工會和主動動員來拉票,因此該國地方選舉中的政黨輪替也成為外資落地印度的不穩定因素。 但劉奇峰也強調,由於富士康選用工人的標准較高,所以在印度的勞資關系也比當地其他台資公司順暢,像是富士康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蘋果代工廠區,大量聘用女工並提供住宿,周邊配套完善。 長遠來看,劉奇峰分析,蘋果做為國際企業需符合永續發展(ESG)標准,在環境、勞動力和性別層面,印度以新興市場之姿,將面臨比長久以來做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更多挑戰,所以中國更像是富士康「保底」或「靈活運用」的生產基地。 大學畢業生「扎堆」進工廠流水線 在富士康大舉招工的同時,中國青年就業也出現了相應的新趨勢。 《新浪新聞》星期二報道指出,由於技術門檻低,面試通過率、入職率高,許多在職場上「卷不動」的本科畢業生開始從高等教育的象牙塔走進工廠流水線,以解決金錢需求。 7月才剛從大學畢業的陳先生最近剛進入重慶一家塑膠制品工廠擔任質檢員,他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坦言,自己雖然主修旅游專業,卻礙於觀光業不景氣、又沒有人脈可以牽線進入旅行社,因此放棄與專業對口的工作機會。 陳先生說,中國許多大學畢業生同樣面臨工作難找、所學專業無法銜接和工資過低的困境。以旅游專業為例,就曾有某校觀光系,200多名畢業生,竟無一人有意願當導游。 陳先生認為中國青年就業形勢只會越來越嚴重,像他一樣大學畢業進工廠的人時有所聞,畢竟酒店業能給的平均月薪也僅有2,000至3,000人民幣,相形之下,進工廠普遍能高出2,000元。 陳先生告訴美國之音:「為了急需去掙錢的話,他不會考慮這麼多,因為年輕人一般不會在廠裡干多久,能掙多少還是算多少,現在中國能掙到錢就已經不錯了,有一個工作就不錯了,很多人就是朝著這種想法,他不會在意說你這個干多久、包括穩不穩定。」 毋庸諱言的是,工廠作業員工時長,動輒11小時起跳,多數青年難以負荷,只是大環境差,進廠就成為「被迫的選擇」 陳先生還說,中國就連工廠就業都很競爭,受國際形勢影響,現在制造業訂單大減,導致工廠作業員需求降低,時常遇缺不補,例如今年就有許多任務廠減員,即便遇上旺季也只招收臨時工。 本科生進工廠就業的現象也在微博引發討論,有網友發文「工廠工資實際比大部份白領高,但工作時長和累是真的」;有人說「全國研究生都一抓一大把了,給每個本科生都提供就業還得是辦公室不是工廠,你在做夢?」更有人感嘆「就業市場就是這樣「卷到壞死」的。 陳先生更指出,現在工廠的聘雇門檻高,甚至會要求出示薪資流水證明,沒有工作經驗的本科畢業生想進廠都不一定夠資格,因此許多同年畢業生選擇去燒烤店當學徒、酒店服務業或奶茶店工作。 采訪中,陳先生笑稱富士康招聘條件確實非常誘人,「有這種好事,一定會搶著去工作」,他說若非自家距離河南太遠,很多大學生都會千裡迢迢趕過去富士康面試。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19/8458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外國航空公司紛紛撤離中國!外貿幾近癱瘓!中國各大港口空箱堆積如山!
外國航空公司紛紛撤離中國!外貿幾近癱瘓!中國各大港口空箱堆積如山!
曝光了!中國央企山西奧瑞生物公司非法買屍案:
曝光了!中國央企山西奧瑞生物公司非法買屍案:
百姓的苦日子來了!「不消費就漲你的生活費」!| #人民報
百姓的苦日子來了!「不消費就漲你的生活費」!| #人民報
傳彭麗媛被逐出軍委幹部考評委員會、習家軍大祕下臺,
傳彭麗媛被逐出軍委幹部考評委員會、習家軍大祕下臺,
「世界工廠」東莞急劇走向沒落! 輝煌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人民報
「世界工廠」東莞急劇走向沒落! 輝煌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人民報
從被降薪到買便宜貨 中國人生活全面降級!| #人民報
從被降薪到買便宜貨 中國人生活全面降級!| #人民報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8/19)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