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究竟是什么?(图)
山河
2024年6月9日发表
中国参加高考的学生。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
【人民报消息】在大陆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临了。本年度的高考总人数为1342万人,比已经创下历史新高的2023年又增加了51万人。一方面新出生率创下跌地新低、一方面高考生数量创下惊人新高。不出生的是决不会出生了,但是一次考不上继续高考的人、持续卷积,到现在的2024年复读生已有413万,占了高考人数的30%。
可是,摆在这些渴望学业高升的学子们面前的,毕竟不是龙门、也不是坦途。大学教育之烂,空前;毕业后就业形势之难,空前;即便就业、收入之低,同样空前。即便少年人不一定明白现状,家长们也不会不晓得。可是,学生们没有其它的更好的可选方向。不求最优解、也不求次优解、甚至不求有解,目前的选择是,只求惯性随波、期待未来有解。
读书一定有好的出路吗?曾经有人统计,历史上的状元们、历史上的各种高考状元们、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少年班毕业生、乃至当代的清华姚班毕业生,他们的智商和学历,与未来的成就之间,并没有线性正比关系。聪明和高学历,大体上能保证中等的地位和经济收入,这一点是可见的。但是,仅此而已。
并且,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近现代和当下,叱咤风云和搅动乾坤的,似乎总是那些读书和智商等方面并不突出的人。尤其是在中共当政后的这些年,几乎确乎如此。这一现象,甚至被上升到学术研究的高度,有识之士为之取了一个文绉绉的词汇:「逆淘汰机制」。
按道理,接受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接受教育无法在现代这个社会中存在。然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能塑造一个人的思维与认知。思维与认知,表现出来即是一个人的能力。这番话,在许多有识之士眼中,自是属于陈词滥调。
不过,思维与认知,究竟应该怎么塑造,才能让人具备出众的能力呢?我这里告诉你从未知晓的一个答案。
为什么说无人知晓呢,因为不让人看见。让一个人看到了他不该懂的道理、具备他不应具有的能力,就会能脱离原来既定的命运轨道,即是改命了。改命是好是坏,可不一定。
在我们所学习的一切知识,无论来源于课本,还是来源于社会或家传,这些知识的体系的内质中,都隐含著一个宇宙的糢型。如果这个知识体系它不蕴含此糢型,这个知识体系它是无法成形,也不可能流传下来。当然了,你学过的、没学过的知识中是都隐含一个宇宙糢型的,只是没有人告诉你、所以咱们不知道,也可能连这门知识的初创者、发扬者、集大成者可能也都不知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似乎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思考符合这个糢型,那你考虑问题会显得完整、周全;如果你跟人交流说的话符合这个糢型,别人会很愉快、觉得你面面俱到、靠谱、情商高;如果你研究和处理事情符合这个糢型,那你做的事情恰到好处、有创意、非常好,别人评价你就是很有能力。与这个糢型的符合度有多高,就会成为一个人能力大小的一个外在表征。
说起来有些糢糊,操作起来简单,可主要就是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糢型,也不知道这个糢型究竟是什么,也可能刚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用。然而,从一些日常惯见的事情中,一旦说破,即可窥见这个糢型。
当你面对茫茫的未来,千千万万的少年们,我们不愿眼见你走向眼前的深渊,我们愿你能走向未来、正向改命。透过这个糢型,愿你能望见、那个充满希望、光彩夺目的未来世界。 △
(人民报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