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法院朝野對立 分析人士:警惕中共挑唆(圖)
 
2024年5月25日發表
 
2024年5月24日入夜,台灣立法院濟南路仍擠滿抗議民眾。(宋碧龍/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臺灣立法院近來審議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引發國民黨和民進黨立委激烈衝突。公民團體多日來上街包圍立法院,對提出法案的在野黨立委施加壓力。分析認為,隨著朝野對立急遽升溫,對於新任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願景無疑構成巨大挑戰,而臺灣政黨深化對立更是中共所樂見的現象。 據美國之音報導,臺灣在野黨國民黨、民眾黨連手提出一系列國會改革法案,包括增訂「藐視國會罪」、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賦予立法院調查權及聽證權、強化人事同意權以及正副院長記名投票制等。 由於國會改革引發外界對於立委擴權的擔憂,身為執政黨但在立法院處於人數劣勢的民進黨立委連日來不惜以文攻武鬥的方式拖延法案進行,甚至有多名立委挂彩送醫。 公民團體稱10萬人包圍立法院反對在野黨強推法案 另一方面,在野黨挾人數優勢強推動法案,更遭質疑違反程序正義,立法院在5月17日、21日和24日這三天審議法案,多個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包圍立法院,施壓在野黨立委。 據主辦單位表示,週五(24日)總共有10萬人走上街頭,表達反對上述法案的民意。 於此同時,議場內的立委審議國會改革法案直到深夜12點,部分完成二讀,預計28日可以全數三讀通過,公民團體放話屆時會再次走上街頭包圍立法院。 不同於街頭上一面倒指責在野黨黑箱的聲音,臺灣民意基金會週五公布的民調顯示,對於國會衝突事件僅有31.6%的人支持民進黨,雖然略多於支持在野黨的人,但是差距有限。 然而在最具爭議的「藐視國會罪」部分,高達57.5%的民眾贊成立法,僅有29.2%不贊成立法。 該法明訂公務員聽證或受質詢時若有虛偽陳述,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新台幣20萬元以下罰金。 國會衝突中共樂見臺灣社會分裂 分析人士指出,賴清德新政伊始就要面對國會內的政黨衝突,以及社會的分裂擴大,這個趨勢將對賴政府構成巨大挑戰,而這也正是北京所樂見的場景。 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中強調,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維持社會安定和諧。 他期待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 旅美時評人唐靖遠以書面方式向美國之音表示,臺灣立法院因為「國會改革法案」而引發的混亂,不僅中共樂見,其實也是中共一手挑起促成的。 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今年2月受訪時便透露,北京計畫通過特定人士,敦促立法院長韓國瑜、國民黨團總召傅昆萁運用議會改革的名義,提出立法院的調查權、總統質詢權、反台獨法等法案。 即使這些法案一時難以通過,也足以造成臺灣立法權的混亂,甚至停擺,進而有效降低民進黨行政當局的執政效率,也就是降低賴清德總統的執政效率。 唐靖遠指出,這一次臺灣立法院之爭,本質上並非正常情況下的不同政黨間的政見之爭,而是中共和臺灣之間的一場「隱形戰爭」。雖然沒有開槍開炮,但其目的、意圖都是為了打擊中華民國行政當局,並達成部分控制臺灣內外政策,削弱、瓦解臺灣抵抗中共的意志。 在臺北的臺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也認為,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所出現的紛擾對中國來講當然就是一個機會,以這一次在野黨立委意欲擴大立法權來說,很可能會侵犯到行政部門的權責以及司法獨立,進而破壞臺灣的憲政體制。 吳瑟致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其實非常樂見臺灣在國會的運作上出現亂象,而形成對於臺灣內部政治發展的混亂。這個其實對中國對臺政策上它是很容易有機會來見縫插針。」 臺灣資深媒體人單厚之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國民黨過去8年控訴民進黨不合理運用議事規則霸凌少數,如今取得多數卻又完全複製民進黨的粗暴手法,反而凸顯出國會改革的諷刺。 單厚之話鋒一轉,說民進黨其實也沒有要就國會改革進行實質內容討論,完全是「膝反射」式的反對國民黨提案,甚至上綱到「抗中保臺」,以愛不愛臺灣來區分群眾,然而愛的另一面就是恨,長此以往民進黨支持者和非民進黨支持者只會更加仇視彼此,無助於政黨和解與彌平社會裂痕。 解鈴還須繫鈴人 單厚之認為,身為少數總統的賴清德若真想團結臺灣,必須要懂得放下身段。2000年陳水扁也是朝小野大,但是在組閣的時候還懂得納入非民進黨籍的官員以擴大社會認同,可是賴清德卻似乎還沒認知到自己是一個弱勢總統,連一點權力都不願意分享,自然沒有和解的基礎。 單厚之說:「他(賴清德)的整個個人從政經歷裡面,從來沒有和解、協商、忍讓這些東西。賴清德並沒有認知到說他是一個總統,他將來的所有東西(政策法案)必須要靠立法院通過,那他還是習慣用對抗那一套。」 吳瑟致指出,公民團體和群眾雖然站出來表達反對立委擴權的法案,但終究仍只是社會力量。民進黨身為執政黨,還是該依循民主法治去處理現在的亂象,而非回到街頭解決。他舉例,如果執政黨對在野黨提出的國會改革方案有疑慮,還可以通過司法途徑,由大法官釋憲來解決當下的朝野爭端。 吳瑟致還說,雖然這一屆立委席次已成定局,但兩年後又是臺灣地方選舉,國民黨和民眾黨之間勢必會面臨到競爭,當前國會的「藍白合」可能會出現裂解,所謂朝小野大的局面並非不可能就此翻轉。 旅美時評人唐靖遠則表示,賴清德的當務之急是需要讓朝野形成共識,認清「黨派分歧只是芥癬之疾,中共的滲透才是心腹大患」。 唐靖遠說,實際上以中共慣用手法,對藍白綠三黨都會試圖滲透,目前臺灣民眾對「立法院之亂」背後的中共因素認識越來越深入,而大規模的民眾抗爭則會起到「糾錯」作用。賴清德政府需要做的是如何善用這波民意,真正為臺灣的未來筑就一個牢固的民主憲政根基。△
 
分享:
 
人氣:11,40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北京瞬間天黑  狂風暴雨 大樹連根拔起!整個北京城大風呼嘯
北京瞬間天黑 狂風暴雨 大樹連根拔起!整個北京城大風呼嘯
中國房東「一鋪養三代」美夢破碎  !100萬搶到的商舖
中國房東「一鋪養三代」美夢破碎 !100萬搶到的商舖
博士碩士畢業即失業!大學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職場就業率1:10萬?
博士碩士畢業即失業!大學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職場就業率1:10萬?
車主:「誰買誰後悔」!  比亞迪失控 剎車失靈 !
車主:「誰買誰後悔」! 比亞迪失控 剎車失靈 !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