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通話 中共頹勢盡顯(圖)
 
王赫
 
2024年4月5日發表
 
2023年8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說:中國是一枚「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視頻截圖/ntd)
【人民報消息】美東時間4月2日上午,拜登與習近平通話。新華社通稿虛張聲勢,乍看好象習在給拜登上課;實際恰恰相反,中共頹勢盡顯,快招架不住了。本文解說三點。 第一,為什麼習強調戰略認知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必須扣好的「第一粒紐扣」?是因為中共對美國長達近百年的戰略欺騙徹底破產,中共焦慮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上兵伐謀」,其中一層意思是影響、改變甚至控制對方的思維方式,導致對方作出錯誤的戰略判斷。在這方面,中共長期對美實施欺騙戰略。2020年10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C. O』Brien)撰文說,「自1930年代以來美國外交政策的最大失敗」,錯得不能再錯的「失算」是對中共看走眼了。 的確1930年代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是中共對美「伐謀」的巔峯之作,大大影響了美國的對華政策,導致美國「失掉了中國」。「文革」摧毀中國,1971年「九一三事件」更使毛澤東和中共陷入空前危機,但1972年尼克松訪華又給打了一劑強心針。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共又使美國幻想「中(共)國變得更加自由化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只有2017年川普執政後,才決定性地驅散了中共散播的迷霧。 中共為什麼反對用「競爭」定義中美關係?習近平這次為什麼大談「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其實還想繼續對美戰略欺騙。現在美國已是夢醒時分,倒是中共還迷失在舊夢中。 第二,臺灣問題上,美國具有全面戰略優勢,中共只剩「狗急跳牆」一招來威脅了 美國對臺政策,是既抑制臺灣獨立,又阻止中共武力攻臺。陳水扁時期,美國重心在前者。蔡英文時期,重心轉到後者上了;而這又恰恰配合了美國對華戰略的歷史性轉變。 「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賴清德下個月要就職了。這實際上是中共當局2019年初提出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大失敗。2024臺灣大選之前,中美明裡暗裡就在激烈較量。不過,拜登政府不想刺激中共「狗急跳牆」,在表態上很給中共面子。比如,一方面,在臺灣投票開始前幾個小時,華盛頓警告說「任何」國家幹預選舉都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民進黨獲得第三個總統任期後,1月13日拜登又說「我們不支持獨立。」 其實,美國一直在積極應對可能爆發的臺海戰爭。例如,3月11日,拜登政府提出的2025財年預算,首次單列「對臺軍援」。又如,3月14日,臺灣國防部長邱國正暗示美軍一直在金門等臺灣離島訓練臺灣軍隊。美國軍事新聞網站SOFREP此前報導,美國已啟動與臺灣的重大軍事合作,其中包括部署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在臺灣參與持續進行的訓練行動。 這次拜習會,習近平強調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不過老生常談,美國人耳朵都聽出繭子了。美方的真實態度是:如果你要真打臺灣,試試看!美方是非常清楚怎樣拿實力來說話的。中美之間的差距實實在在。中共色厲而內荏。 第三,中共最害怕美國在科技上「卡脖子」 新華社通稿中要害的地方是,是習近平的這一段話——美國針對中(共)國的經貿科技打壓措施層出不窮,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這不是「去風險」,而是製造風險······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共)國的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共)國的正當發展權利,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管。 這暴露了中共最大的弱點和中共真正的恐懼。如果說在臺海問題上,中共既「假戲真做」又「真戲假做」,真真假假故弄玄虛;那麼在經貿科技問題上,中共是真恐慌。這幾年,中共下大力氣 「建設科技強國」,渴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際情況遠不如人意。僅僅芯片這一項,就被美國卡死了。沒有美國的支持,中共自己已沒信心能建成「科技強國」了。 美國非常清楚中共的軟肋在哪。根據白宮聲明,美國沒有任何取消向中國限制高科技出口的打算。拜登告訴習近平,他將 「繼續採取必要的決定,防止美國的先進技術被用於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途徑」。也就是說,科技領域的「脫鉤斷鏈」美國是不會手軟的。中美之間對抗的真正焦點,是在這裡。習近平罕見放出「也不會坐視不管」的狠話,說明中共真被打疼了,可沒有反制的辦法,只能口頭發發狠勁了。 結語 這次拜習會並非突然舉行,而是醞釀了一段時間。1月26日至27日,王毅與沙利文在曼谷舉行了橫跨兩日,長達十餘小時的會談。會後白宮表示,美中雙方正在安排拜、習再次通話事宜。3月27日,美國新任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與中共副外長馬朝旭通電話,美方說坎貝爾強調了維護臺灣、南海和朝鮮半島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對中(共)國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表示擔憂,把拜習會的主要話題都作了溝通。這次拜習通話,並無多少新意,更多是一場外交表演,各取所需。但總體來講,中共非常之被動。△ (大紀元)
 
 
分享:
 
人氣:16,02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