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神"曹欣離世 中國股市三十年繁花落盡?(圖)
2024年2月1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有着"私募股神"之稱的上海天理私募股權創始人曹欣年前傳出離世的消息,讓股民不勝唏噓。所謂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資本市場的表現令衆多股民失望。那麼,中國股市目前是繁花落盡,還是蓄勢待發呢?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本月7日,財聯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天理(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曹欣於1月31日因個人心理健康原因離世。知情人士表示,“天理並非量化私募公司,網傳的加槓桿投資也不是公司的任何業務。天理是做一級市場股權創投的,2016年成立,目前公司產品都是存續期內,沒有新增任何二級市場投資。”
資深銀行家及作家,微博帳號“原野FWC”轉發這條消息表示,自2024年1月5日微盤指數達到歷史高點後,進入過山車式走勢,此後出現大幅回調。從年初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微盤指數回撤超過45%,近乎腰斬。曹欣的遭遇,股民點滴在心頭。電視劇《繁花》不只有寶總押對股票暴富的美好,股市主力大戶A先生的下場殷鑑不遠。然而,黃河路上人人都羨慕着寶總的發跡,飯店領班跟着內線消息買股票,也能發筆小財。也難怪周邊小人物,人人都想跟着寶總的腳步,編織一夕致富的美夢。
“楊百萬”開講和平飯店廚師、服務員附耳聽
“《繁花》所處的年代,中國大陸是草莽階段。”臺灣的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曾經在上海目睹宛如《繁花》劇情般的盛況。他回憶道,1992年初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確立改革開放路線,他強調“發展就是硬道理”,全世界都瞪大眼睛觀察着中國的改變。
當年的3月份,朱成志與有着“中國第一股民”封號的楊懷定,在《繁花》取景的和平飯店頂樓喫飯。他形容,人稱“楊百萬”的楊懷定被六、七個人簇擁着,身邊的人都拿着跟劇裏一樣的Motorola黑金剛手機,不少只耳朵都好奇地貼着,試圖從這位主力大戶講話中得到“致富密碼”。
“他跟我們交流喫飯,我們請他發表演講,所有和平飯店的廚師都在門口偷聽,服務人員擠得滿滿的。那個場面很奇怪,裏面擺了兩桌 ,外面圍了一堆人,”朱成志還原飯局的“奇景”。
朱成志說,他依稀記得楊懷定遞上的名片,反面是整個黃浦江橘色單色印刷,上面一行字“第一個上海股市喫蟹人”,這讓他至今仍印象深刻:“《繁花》前兩集出現’喫蟹’這句話,代表我敢於去冒險,因爲螃蟹不是那麼容易喫的。”
他說,中國初始流行的是國庫券,鄧小平的南巡,連證券市場也進入改革開放。這纔有《繁花》劇裏所謂的抽籤新股,當時上海證券公司就像戲劇一樣,馬路邊上外面拉個鐵門,人得到現場才能買賣股票、下單。
“那個年代是各行各業進去卡位,有房市也有股市。但是現在的中國,不是各行各業移入,而是移出中國大陸,”朱成志補充說。
上海天理私募股權創始人曹欣(又名曹邦訓)在微博上最後的發文,內容爲訪問印尼雅加達,考察出海市場。並表示,“今年開始重點放到海外。”(微博) |
1992年中美股市差距不到2千點 2024已是天壤之別
1992年5月21日,對中國股民是個歷史意義重大的日子。《人民日報》紀錄《小人物回望中國股市20年》寫道,“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上證指數從前一天的623點衝到1334點,所有的股民都歡天喜地,股票資產一夜間翻倍。”
1990年代,股市受到波斯灣戰爭的影響。朱成志指出,1992年1月,美國道瓊斯指數大約只有3200點左右,但是現在,道瓊斯指數突破38000點,今年已經創了9次歷史新高。相形之下,上海A股一路從3000點保衛戰頻頻探底。
“爲什麼中國大陸沒辦法有這麼大的漲幅,一方面是制度問題;二方面中國大陸有上海交易所之後,後來發展深圳交易所,一度還積極發展北京創新板。過去幾年,很明顯中國大陸的領導班子沒有那麼重視經濟的活力,使用的都是很多管制,現在知道問題大了。”
中國股市長期在3000點徘徊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去年12月曾在和訊財經年會上直指,中國資本市場是改革開放以來財富分配不公平、缺少正義的市場,中國的股市16年來長期在3000點上下徘徊不前,大部分人在資本市場產生不了財富效應。他還因此被全網禁言。
賀江兵:中國股市是爲國企脫貧解困 爲權貴變現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接受本臺訪問時分析,中國1991年建立股票市場的目的是爲國企、央企脫貧解困。
“我們建立A股的目的沒說讓你發家致富,讓你普通老百姓賺錢。”他說,股市第二層目的是爲國有企業分散風險。因爲在90年代,國企、央企通過銀行間接融資,所有的風險都由銀行承擔,也就是國家買單。股市的成立就是讓老百姓買單。
賀江兵進一步解釋,深圳交易所成立主要是爲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解決困難,也解決中小銀行風險問題;至於近年來成立的北京創業板則有更深層的目的:“創業板是權貴的財富兌現,權貴掌權,要求企業上市,讓他們能變現。”
他提到,股票交易所是西方世界的產物,中國只學了半套,上市制度扭曲,對權貴有利。以美國或香港證監會爲例,都是由律師、會計師等專家組成審議,但在中國證監會卻是球員兼裁判,“我們這裏,證監會都是幾個老頭、老太太自己審自己,能否上市不是交易所決定。”
中共地方政府與房企掛鉤 監管出問題
旅美財經學者程曉農同樣也點出,中國股市監管出了問題。他對本臺表示,中國的企業運營不良、充斥投機氣氛,不少企業家就是暴發戶,看到哪裏能騙、能冒風險就往哪裏衝,不惜欠下鉅額債務,屆時還不上款就破產:“中國沒有正常的企業內部的監管,政府也沒有對運營不良的企業給予足夠的監管和警告。”
另一方面,他認爲中國股市只是地方政府賺錢的工具。地方政府要推動房地產發展、炒作地價,政府不便出面,就由房地產公司來執行。地方政府不在乎房企經營績效,一昧地支持房企從銀行拿到大量的貸款:“房企認爲只要拿到地,背後有地方政府支持,彼此勾結在一起,就能無窮無盡地購買土地。對地方政府來說,房子蓋的越多賺得越多,顧不了將來。”
中國股市近年來萎靡不振,賀江兵歸因最根本的問題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才能發展;在管制經濟下,不應該有交易所,股票下跌是應該的。經濟下滑期間,就是緣木求魚。”
中國股市30多年繁花落盡,2024年開春後,到底該逢低抄底還是認賠殺出,中國股民想必也很希望有個“爺叔”能指點迷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