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2月16日發表
人氣:5,088 分享:
|
|
中國貨幣政策轉向寬鬆 分析:難挽救經濟頹勢 |
|
【人民報消息】 在特朗普即將於下月就任美國總統之際,中共宣布將在2025年實施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儘管官方稱此舉旨在提振經濟,但分析人士認為,這頂措施至多只能為中國經濟 「續命」,卻難以扭轉頹勢。中國本土和外資企業的外移現象嚴重,尤其在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關稅的背景下,市場對經濟前景普遍感到悲觀。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本月11日至12日召開,會議要求 「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通過 「要大力提振消費、要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要制定促進生育政策、要保明年經濟穩定增長」 等。
中共官方的新華社在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後率先預告,明年中共將實施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對此進行了重點分析。報道指出,這一政策旨在保持資金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降低企業和居民的綜合融資成本,為推動經濟持續回暖和向好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這是自2011年以來,中共首次將貨幣政策定調為 「適度寬鬆」,此舉被外界視為中國財經貨幣政策的一項重大轉變。在此之前,中共政府已於11月宣布,未來五年內將投入10萬億元人民幣用於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然而,許多觀點認為,這一舉措在短期內對提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效果可能有限。
凸顯經濟情勢不佳
台灣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對美國之音表示,事實上,中國的貨幣政策本來就沒有很緊縮,中共政府過去已多次通過降低利率、放寬首付款要求等措施,增加民眾貸款的可得性。因此,現階段提出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反映了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嚴峻。這也印證了此前中共政府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方面的努力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如今不得不以這種方式 「點火」 刺激經濟。
他表示,衡量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是否有效,可以通過比較其他市場化運作國家的關鍵指標,例如企業是否外移以及外商直接投資(FDI)是否減少。儘管經濟景氣的波動會影響企業的對外投資行為,這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但過去幾年中,當其他國家的FDI普遍呈現增長趨勢時,中國的FDI卻出現下降。這一反差正是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24年1至10月,中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FDI)金額為人民幣6932.1億元,同比減少29.8%。此外,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外商對中國FDI的直接投資負債減少了81億美元,連續第二個季度呈現負增長。這表明,盡管中共政府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但部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仍持悲觀態度。
蔡明芳表示,市場機制健全的國家在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時之所以能夠見效,關鍵在於廠商仍然留在本地。當政府通過經濟政策進行刺激時,一旦景氣好轉,廠商渡過難關,就能重新恢復活力。然而,中國目前的問題在於國際供應鏈的轉移。例如,在蘋果供應鏈中,能夠加入這一體系的廠商通常具備較高的代工能力。但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遷移,這些優質廠商不得不離開中國,留在中國的往往是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中共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政策,最多也只是讓這些企業稍微延長存續時間或減少貸款壓力,但相應地,銀行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呆賬風險。因此,這類政策對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極為有限。
近年來,一系列針對外資和企業的法規,如《對外關系法》、《反間諜法》、《反外國制裁法》等,令外資安全感進一步下降。此外,外界普遍擔心中國寬鬆政策會造成銀行系統呆賬增加,而非真正推動經濟增長。
中國祭出反壟斷調查
有分析說,中國研擬調寬貨幣政策,是為了準備 「銀彈」 糧草,以應對明年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就任後、可能發起的大規模經貿戰的衝擊。但中國做好的 「準備」 恐怕不止於此。
華爾街日報12月9日指出,中國對美國人工智能芯片業者英偉達(NVIDIA)祭出反壟斷調查,雖然這是一樁2020年的舊案,美國、歐盟等國家也有對英偉達進行反壟斷調查,但中國在此時「翻舊帳」,除了是報復美國在12月初對中國祭出新一波芯片禁令外,也不免讓人懷疑是否要給特朗普一個「下馬威」所致。
美國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邱萬鈞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可能想要取得一個先聲奪人的機會,增加未來對特朗普談判的籌碼,但事實上英偉達生產的GPU(圖形處理器)在全世界的需求量都相當大,即便中國不向英偉達購買,還有很多客戶排隊在等,所以中國的做法看似可以暫時增加對美國的談判籌碼,但長期來講是給美中經貿關係種了一個比較不好的一個 「因」,讓特朗普覺得中國好像已經在準備給他下馬威,這跟中國想要發展經濟其實是背道而馳的。
他說:「那像現在川普(特朗普)他已經擺明了,就說要對中國課高關稅的情況,中共政府他應該是想辦法看雙方怎麼樣坐下來談,而不是火上加油說我來跟你、來這個我先對你下手,然後這種做法的話,可能讓商界其實那種不安的情況、不安的情緒可能會更加地嚴重。」
邱萬鈞表示,中國預計走貨幣適度寬鬆的政策,讓利率下降,原本是對中國民眾、廠商,甚至外商應該是雨露均沾的,但在中國消費者信心以及投資者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從根本上的制度面去建立一個公平透明的機制和清楚的法規,讓廠商可以在這當中獲得足夠的資訊順利運作,並在對外政策上避免沖突與緊張關系,將很難完全解決廠商外移與恢復中國經濟的問題。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只上漲了0.2%,升幅小於經濟學家原估的0.4%。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降2.5%,是連續第26個月下滑。
「脫中」 浪潮
中國惡化的經濟環境,不僅外商出走,現在連中企也掀起 「脫中」 浪潮。邱萬鈞表示,近年來,不光是外商、台商,甚至是中國本地的廠商,都紛紛把工廠搬遷到越南、東南亞,甚至墨西哥。就是因為有相當多的中國企業已經搬到墨西哥,並想要借由《美墨加協定》(USMCA)的優惠,以低價進入美國,特朗普看到了這個漏洞,所以才要對墨西哥和加拿大課徵高關稅。
邱萬鈞強調,中國製造業的大量出走,是現在進行式,這個情況如果繼續下去,對中國經濟的傷害將相當嚴重,即使中共政府放寬貨幣政策也挽救不了。
據他觀察,一些以外銷為主的大省受沖擊尤為嚴重。例如,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其廣州、深圳與香港組成的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已相當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東莞則是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再如江蘇省,儘管杭州地處浙江省,但作為大上海經濟圈的一部分,也在中國經濟版圖中佔據重要地位。然而,這些曾經繁榮的經濟重鎮,如今的經濟活動卻逐漸顯露出蕭條跡象。
他說,以廣東省來講,今年第三季的經濟增長率已經掉到3.4%,今年第一季的數據是4.4%,不僅在同一年當中逐步下滑,也擴大與全國平均值的差距。
邱萬鈞說:「這個情況來講,就是顯示說這個傳統的製造業,其實都已經有外移的情況,如果說這個特朗普2.0,他繼續這種關稅的政策來講,我們可以預見有更多的這個原來在中國生產基地的這個廠商都必須得要外移。」
出口重鎮彌漫不安氛圍
《南華早報》的報道指出,與外貿緊密交織的廣東省,自特朗普表態將採取更嚴厲措施打擊中國出口後,整個地區彌漫著不安的氛圍。訂單減少、支付違約以及產業外移已成為廣東商界熱議的話題。許多企業每天都在艱難抉擇中掙扎:在上一筆貨款尚未到賬時,是否還要冒險接新訂單?即便是那些投入技術升級的企業,也對投資回報感到擔憂。一些企業主表示,從實驗室研發到實現真正量產,需要投入數千萬元人民幣,而面對高關稅的阻礙,他們創新的產品是否能在美國市場被接受,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想要恢復經濟的話,對內必須安撫民營企業,比如把河北的企業家孫大午給放了,把錢還給他。孫大午有 「中國企業家良心」 的稱號,在2020年被捕,後被重判25年。此外,還要建立產權制度,依法保護民企資產,而且要取消對國有企業實行補貼,從而做到真正的對等稅收。
他指出,恢復外資的關鍵前提在於改善中共與美國的關係,以及與歐洲、日本、南韓等一系列發達經濟體的互動。同時,還需要設法扭轉美國國會議員和普通民眾對中共的負面觀感,使其從厭惡轉為接納甚至欣賞。此外,中共還需努力改變西方媒體的態度,讓這些媒體願意為中共發聲,進行更多正面報道,從而塑造一個更有利於中共的國際輿論環境。
「你想這些能做到嗎?」 賀江兵問道,「就根本做不到,所以你(中共)做做夢可以!」△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16/87320.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導讀 |
|
|
 |
 |
 |
1. 蔡奇兒子被調查 習蔡丁四中全下 傳聞為何突然這麼多
(41,049次)
2. 張又俠再出手 「黨指揮槍」沒了
(35,406次)
3. 習近平與張又俠撕破臉 大變在即
(34,339次)
4. 軍中大震盪 領軍治國無能習將退居二線?(圖)
( 32,919次)
5. 傳東部戰區司令林向陽自殺 「苗華」落馬的背後有多複雜
(32,229次)
6. 上海書記陳吉寧要接替習近平大位?
(31,357次)
7. 丁薛祥與王小洪聯手蔡奇不妙?
(30,407次)
8. 預測準確:打臺海不如打中南海 董軍叫囂武統臺灣而下臺(圖)
( 29,664次)
9. 驚傳共軍疑似暴發與苗華有關窩案 張又俠開始清理習親信?
(29,038次)
10. 王滬寧四中全會臨時任總書記 陳吉寧二十一大接任?
(28,689次)
11. 四任防長不妙下場讓一尊顏面掃地
(28,102次)
12. 董軍被查 張又俠反向清洗觸及習核心層
(27,958次)
13. 習被削權傳聞滿屏飛 若下臺會被泄恨嗎?(圖)
( 27,800次)
14. 供出苗華暫過關 董軍突然現身引關注
(27,433次)
15. 張習鬥白熱化 三大衝擊直創習權力(圖)
( 27,087次)
16. 對習不滿!軍中興起持槍反抗調查
(26,872次)
17. 傳軍委辦公廳原主任鐘紹軍被查 謠言還是預言
(26,739次)
18. 中共支持誰誰死 習是下一個阿薩德?(圖)
( 26,706次)
19. 上海第二「虎」落馬 引爆江澤民家族驚人黑幕(圖)
( 26,344次)
20. 又一輪高官履新有說道 王毅有了新副手
(26,154次)
21. 香港富豪袁弓夷:中共可能明年完結(圖)
( 26,096次)
22. 中部戰區也不再向「習主席」效忠
(25,446次)
23. 明年經濟溫家寶2.0版 習近平失去經濟權?
(25,340次)
24. 拼爹拼夫拼兒子 「苗華」落馬老孃傻掉
(25,180次)
25. 中南海彈盡糧絕 御用經濟學家沖塔
(25,141次)
26. 棄苗華保董軍?習近平困獸猶鬥
(24,985次)
27. 改天換地!我們要打倒共產黨(圖)
( 24,975次)
28. 關於2025年的驚人預言 極度可怕(圖)
( 24,912次)
29. 軍委西寧聯勤部隊也隻字不提「習主席」
(24,511次)
30. 蔡奇又搞砸了 習近平禍不單行
(24,477次)
31. 張又俠詭異神隱 苗華步秦剛後塵?
(24,457次)
32. 武警司令王春寧缺席重要會議 苗華恐不祥?
(24,327次)
33. 董軍未見新加坡部隊總長 證實傳言非捏造
(24,061次)
34. 過半數網友稱中共在三年內倒臺(圖)
( 23,967次)
35. 靈異事件:中共在北京天安門佈下了一個風水黑陣(視頻)
(23,883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