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下奇谭(70)看戏曲坚定意志 寡母贤德三子功名显赫
 
刘晓
 
【人民报消息】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据说在春秋战国时,便有戏剧表演。到了元代,戏曲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奠定了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许多文人通过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抒发抱负、针砭时弊、影射社会、传播文化、弘扬正气、教化百姓。 到了明清两朝,戏曲更加普及,剧种更加丰富,已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对社会生活影向极大。据说当时全国各地的地方戏种就多达三百多种,大大小小的剧团戏班不计其数,遍布邨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为中国戏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历史上的忠诚义士、豪杰英雄、清官廉吏、贞节烈女、才子佳人,都成了戏曲表现的主角,歌颂的对象。通过戏曲表演,他们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向著观众。很多不识字的普通百姓,由此了解了中国历史,了解了什么是仁义礼智信,什么是善恶有报,因此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那就是敬天畏命,重德行善。 且说清朝时有一个昆曲传统剧目《双冠诰》,又名《双官诰》,作者是陈二白,讲述的是婢女碧莲守节教子,一举成名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明朝山西大同人冯瑞与山西提学副使林翘有世仇,林欲害冯。于是,冯瑞避祸远走,以医道闻名。他的朋友范子渊与冯相貌酷似,便假冒其名在本地行医,林遂将他杀死,世人都以为死者是冯瑞。 这样以讹传讹,冯家也信以为真。冯瑞的妻子罗氏、妾莫氏大恸之后不能守节,先后改嫁他人。唯有婢女碧莲日夜纺织,抚养莫氏所生的幼子冯雄,每天督促他读书。 此时,冯瑞因治愈了大臣于谦的疾病,留在于谦府中,其后又得到于谦的举荐,随明英宗北征,立功而返,授为兵部尚书。冯瑞衣锦荣归,老仆冯仁告诉了他离别后发生的事情,冯乃立碧莲为夫人。这时,冯雄亦因碧莲勤督课读,高中探花。最后冯瑞、冯雄父子皆上表为碧莲请封,碧莲得到了双诰封。 嘉庆和道光年间分别中进士的安徽婺源一门三兄弟董桂新、董桂敷和董桂科,他们的继母某太宜人(注:五品诰命称「宜人」)曾对来祝贺的亲戚和子女说:「这是我观看戏剧的结果啊。我刚守寡的时候,年纪尚轻,有人以家贫、孩子年幼等理由,诱惑我改嫁,当时我拒绝给以回答。此后在亲戚家观看了《双冠诰》这个剧目,使我坚定了信念和意志,决定一心一意抚养三个孩子,坚守志节,这才有了今日,你们不要说看戏没有好处啊。」 这件事是婺源训导陈雪楼讲的,记录在清代梁恭辰所著的《劝戒录》中。陈雪楼还说:「太宜人以贤德闻名当地,这是她表示自谦并教诲别人的话。她以亲身经历劝化别人,更加证明她的深厚德行,所以难怪他们母贤儿子功名显赫,备受人们的称赞。」 △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23/8672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