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山车,一路震荡下滑。(人民报制图)
【人民报消息】(记者岳小强报导)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消失,萧条景象全世界肉眼可见。在撞了南墙之后,习近平一夜间来了一个180度转弯。9月底,中共一周内密集抛出系列经济刺激措施,放任央行狂印钞票救市,股市像打了鸡血一般,创下自2008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然而,这一系列举措可能带来的后遗症却让人不得不担忧。 中共的刺激经济措施包括中共央行公布的降准、降息和降存量房贷利率,向投资者、回购股票的企业和机构提供贷款,以及政治局会议上承诺推出规模尚不明确的「财政」举措。更具体的是,路透社报导,中共财政部计划发行2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主权债券,用以刺激经济。 中南海「最后一搏」 在这波政策转折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中国最新的9月官方和财新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显示,需求持续收缩,工业和制造业的表现不容乐观。8月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下降17.8%,这一数据显示出经济急剧下滑的趋势,让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可能崩盘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根据墙内自媒体「嬉笑创客」的分析,中共最近政策的核心依旧是「杠杆、平衡、免责」。直到经济数据一再击穿预期,各地财政收入告急,地方债务无法偿还,才让最高层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最终决定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 文章进一步分析道,是数件大事推动习近平作出政策转折。首先,财政收入的持续下滑,部分地区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债务问题也难以解决,这些通过逐层向上反馈的情况构成了最重要的数据信息来源。再者,习近平近期在甘肃、陕西的考察,这些地区受外资撤离和财政疲弱的影响极大,习近平在地方的实地考察,无疑是最直接的感受。 此外,内部的反馈也不可忽视,当局内部已经到了难以支付基础薪资的程度,这些压力让下级官员不再避讳问题,而是将困境如实反映到上层。同时,外部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外资机构的密集撤离。更有甚者,湖南财政厅长刘文杰的坠楼事件、外国人遭遇的多次袭击事件,这些都触及了中共对社会稳定的敏感底线,促使政策不得不发生改变。 病急乱投医 在面对这些内外压力下,中共选择了「病急乱投医」的方式进行短期刺激,试图以迅速的政策来应对已经恶化的经济形势。多位学者指出,这波强行救市政策或许能短期内制造市场繁荣的假象,但长远来看却隐患重重。 「财经数据库」的推主在X平台上指出,中共当局现在完全放弃了自我约束,「放飞自我」般地印钞来救股市、救楼市和救财政,这样的举动只会带来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进一步贬值,最终可能让中国的经济步向「津巴布韦化」。这名推主还警告说,「别无他法!能出国的拚死出去,买美元买黄金,囤粮,准备迎接最寒冷、最漫长的冬天。」 旅居加拿大的学者颜纯钩进一步指出,中共此次「全方位刺激」展示出了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焦躁感。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短期政策可以解决的,其根源是深层次的体制性因素。国进民退、中美交恶、人口老化、供应链外移、思想封闭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这些结构性问题,导致私人投资受阻,地方政府对百姓的征税和勒索,最终让官民关系恶化,社会分裂,失业率上升,经济持续低迷。 颜纯钩认为,没有内政和外交的总方针调整,仅靠经济刺激是无法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的。政府倾巢而出的结果,不仅造成了财政资源的进一步消耗,还让民众看清了中共的无能和焦虑。如果这一波政策失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习近平已经几乎没有其它有效的策略了。 最后一根稻草 中共这次政策大转弯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西方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日趋强硬。习近平最近密集会见外国政要,显示出对外资撤离和国际压力的担忧。 时事评论员黄世泽在自由亚洲撰文指出,真正压垮中国经济的稻草是中共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误。过去,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得以利用西方的技术和资本崛起,但习近平的强硬外交却让中国与西方渐行渐远,这才是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崛起依赖于西方的资本和技术,缺乏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旦失去出口市场和技术支持,中国将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随著美国通过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法案,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若继续挑衅西方甚至引发战争,后果只会是自我毁灭。中国经济困境的根源在于习近平的政治决策,若不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所谓的振兴措施只能是最后的徒劳之举。 「头撞南墙」之后的180度转弯,是否真的能避免经济的崩盘,或者仅仅是回光返照?这将是中国接下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