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擬推債務置換應對金融危機 樓市困境加劇
 
【人民報消息】有媒體披露,中共政府正在考慮以允許地方政府發行新債券的方式,重組地方債務併為經濟提供支持。這一債務置換計劃旨在緩解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負擔,並釋放地方政府資金以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中國主要城市的辦公樓空置率持續攀升,反映出經濟放緩和樓市困境仍在擴大的狀況。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美國彭博社本週二披露,中共政府正計劃實施規模高達6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務置換,以緩解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積累的隱性債務壓力。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債務置換將允許省級政府以官方債券替換高利率的非正式債務,從而減輕地方政府的財務負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截至去年,中國的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總額已超過60萬億元人民幣。 中共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最近的講話中提到,此次債務置換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調整,將幫助地方政府騰出更多資源用於經濟建設和提高企業信心。外界普遍認為,儘管這一計劃規模龐大,但未能回應市場關於進一步增加中央政府借貸和推出消費刺激措施的呼聲。 近兩年來,中國經濟增長乏力,中共政府在應對經濟低迷問題上顯得猶豫不決。這是什麼原因呢?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15日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形勢在9月進一步惡化,習近平在策略上做出調整,採取了降息等寬鬆政策,以支撐地方政府並穩固股市。但這些措施雖然意在緩解當前的金融壓力,但並非全面的大規模刺激,政策重心依舊在保持中國向工業和技術強國轉型的路徑上。 報道指出,習近平希望通過向地方政府和大型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的方式來應對地方債務問題,並試圖提振自2015年以來持續低迷的中國股市。但在習近平的中央集權式決策下,政策調整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可預測性,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不安情緒。投資者紛紛寄希望於看到類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大規模救市」方案,然而中共政府的目標更多是「去風險」,例如推出互換便利工具以緩解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危機,並計劃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來替換地方債務並充實銀行資本金。這些措施雖然能短期穩定金融市場,但並不足以消除根深蒂固的經濟風險。 彭博社也指出,儘管這一債務置換計劃旨在緩解地方債務壓力,但中國的樓市困境顯示出整體經濟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根據高力國際(Colliers)相關數據顯示,北京市辦公樓的空置率在今年第二季度攀升至20.6%,創下15年來的新高。世邦魏理仕集團 (CBRE Group Inc.)也發現,上海市的辦公樓空置率在第三季度升至21.5%,達到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辦公樓市場的低迷使開發商和投資者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部分物業公司甚至開始大幅降價以吸引租戶。 面對如此困境,中共政府試圖通過採取包括地方債務置換在內的多項措施來刺激經濟。中共財政部部長藍佛安還宣佈,允許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的收益購買滯銷住宅,以減輕房地產庫存壓力。這一舉措旨在配合中共領導層在上個月提出的「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方向,但具體的發債規模和時間仍未明確。 但在中國主要城市中,辦公空間的淨吸納量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據仲量聯行(JLL)數據顯示,北京、上海等地的開發商不得不推遲新辦公樓的建設和交付時間,以避免市場供應過剩。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16/8580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