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9月15日發表
人氣:35,074 分享:
|
|
「口紅一哥」李佳琦問出一個好問題 (圖) |
|
【人民報消息】直播帶貨網紅李佳琦最近開口懟了顧客,這一懟上了熱搜。起因是觀眾說他推銷的79元一支的眉筆太貴,李佳琦反而說是網友工作不努力,導致薪水低,「有的時候要找找自己原因,這麼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李佳琦在淘寶直播平臺上擁有7,600萬粉絲,他曾在與阿里巴巴馬雲的銷售比賽中,5分鐘內賣出15,000支口紅,贏得「口紅一哥」稱號;然而這個一哥稱號也無法保證消費者永遠買單。
在翻車後,李佳琦雖一再道歉,但是仍然掉粉百萬。
失業率高、收入水準低 怎麼消費?
我們不批評李佳琦的說法,換個角度討論,他倒是提出了一個真正重要的問題。有大陸網友詰問:「所有人都想知道,他們努力工作了這麼多年了,工資為什麼還是沒有漲?為什麼那麼努力的我們,卻找不到工作了。」
李佳琦直播的觀眾多半是年輕的小資女性。當前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今年4月起青年失業率突破20%,6月升達21.3%,8月當局索性不公布青年失業率了。
根據《紐約時報》推估,過去4年來中國青年失業率增加一倍,實際狀況可能更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副教授張丹丹指出,中國青年失業率可能被低估,如果把1600萬躺平、啃老族也計算進去,中國3月青年實際失業率可能已高達46.5%。
從全國平均收入來看,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統計公報,2022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數是31,370元(13.8萬台幣),也就是說,去年有一半的中國人月收入低於2,500元。網友有感而發稱:「2,500元能買啥?只要自己當家就知道這錢有多不經花。」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8月接受訪問表示,中國不是進入了低慾望社會,而是民眾收入水準太低,需求被嚴重壓抑。他表示,根據統計數據,中國有2.8億人口年收入不到8,400元人民幣(下同,3.7萬台幣),即月收入不到700元(台幣3,080元),這篇訪談引發網友熱議。
劉俏表示,還有很多中國人沒有被基本的公共服務覆蓋,他們被壓抑的需求其實很多,「例如,14億中國人之中,有多少沒有護照,有多少沒坐過高鐵、飛機,有多少一輩子沒出過自己的城市,這些不是低慾望造成的,相反的我更擔心,無法滿足人們需求而帶來的社會問題」。
山東臨沂大學文學院教授邢斌2022年花了一個月時間送外賣,進行田野調查。他在文章中也點出中國民眾,特別是底層民眾收入的困境:北美高級知識分子的薪水是中國高級知識分子的2到3倍,但底層的收入,則是日本為中國的8到12倍,美國是中國的10到15倍。
工資不漲=不認真工作?
現在中國經濟不景氣,很多人沒有工作,連「鐵飯碗」公務員都會碰到發不出薪水、連連減薪的事情;一般人更是被迫擁抱996,拚命工作避免裁員。對多數艱難謀生的中國人來說,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不是認真工作薪水就會增加。
一網友說:「我真的在公司兢兢業業做了三年,每天加班,所有瞭解我的同事都知道我應該漲薪,可是公司不僅不漲薪還降本增效,努力真的和工資不掛鉤啊啊啊啊!」
媒體人「送青人」回應:「三年不漲工資,還不算最慘的,最起碼比被辭退的強。被辭退的,又比找不到工作的強,最起碼拿到N+1,還能勉強度日。而這兩者,又比工作到猝死的強。」
「猝死」指的是上個月一位廣東保安趙先生的悲劇。
9月10日新聞報導,廣東中山一位48歲的針織工廠保安趙先生,每天工作12小時,每月上班時間為平均360小時,連續工作190天沒休息過一天。而且,在夏季高溫天氣中,他的工作環境是一個太陽底下10平方公尺左右的保安室,溫度超過40度,只有風扇沒有空調。
趙先生在工廠當了12年保安後,於8月23日晚下班後,在租住的宿舍猝死。而且,死因竟然還不能裁定「因公死亡」,只會發給一次性撫卹金。
猝死之前趙先生發過幾次朋友圈,都是在表達「好熱」:「又要蒸熟了」、「這溫度」、「是清蒸,還是爆炒…」
有網友說:「我們不是在努力,而是在拚命」,確實如此。
研究員邁克爾.舒曼:中國模式已死
常駐北京的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舒曼(Michael Schuman),在《大西洋月刊》發表評論文章,直接指出中國經濟成長的模式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舒曼認為,中國經濟成長模式的發動引擎是投資,而且是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工廠、高速公路、機場、購物中心、公寓大樓。他表示在中國改革之初,一窮二白的時候,這種發展模式是必要的,並且確實獲得巨大的成功。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現在中國模式失敗的原因也是「過度投資」,恰恰就是中國經濟成功崛起的原因。
舒曼分析,中共領導層早就知道這種投資策略存在風險。早在2007年,當時的總理溫家寶就表示:「中國經濟存在結構性問題,發展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
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眾所周知,中共當局必須放手過度干預民間經濟活動,讓市場機能這隻「看不見的手」來決定經濟發展,開放對金融部門與私營企業的控制。
這意味著中國必須在經濟上進行「再平衡」,減少依賴過度投資,培養新的成長引擎,特別是國內消費。
在制度面上,曾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呼籲,令經濟逆轉最根本原因在政治,而藥方並不難開:政治體制改革,包括實行憲政民主、普選制、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司法獨立、保障言論新聞自由進行輿論監督……是保障經濟高速優質發展的必經之路。
舒曼說,在習近平初上任時,曾經承諾讓市場在經濟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真正的改革從未發生。
因為採取這些措施會削弱中共政權的權力,權力就是中共最在意的軟肋,它絕對不可能放棄控制社會的權力。
因此,只要中共政權還存在,中國的經濟問題就會持續無解,因為說到底,中國的根本問題,就是中共。△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9/15/77662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9/15) |
-
習近平南非大撒140億美元 厲害國網友因一則視頻哭斷腸(多圖/視頻) (199,936次) 2023/8/29
-
我有兩個做了大官的同學進去了 (185,252次) 2023/8/29
-
稱武漢病毒為「中共病毒」北京教授被判刑(圖) (180,184次) 2023/9/9
-
催人淚下!中共「刃民政府」無視「忍民」的悲慘生活(多圖/視頻) (175,589次) 2023/9/2
-
習近平大撒幣卻稱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惹議 (174,238次) 2023/8/27
-
於建嶸:我是教師,不是告密者 (172,628次) 2023/9/11
-
「白紙革命」學生潤到海外 披露遭中共迫害經歷(視頻) (160,443次) 2023/8/28
-
劉源:近平掌舵離不開熙來二哥輔佐 (140,820次) 2023/9/6
-
朝中三人或發動政變? 人心惶惶 盛傳李強想辭職(圖) (136,893次) 2023/9/2
-
火箭軍高層暗殺習遭一鍋端 推背圖預言軍人政變 習膽戰心驚 (128,302次) 2023/8/31
-
內蒙古嚴重核洩漏波及半個中國 中共當局下令保密(圖/視頻) (127,749次) 2023/9/7
-
疑央企燒採鈾煤令核輻射擴散 華北大面積出現神祕哮喘 (126,677次) 2023/9/12
-
新聞看點:災難來了!核輻射超切爾諾貝利 上海也現怪病(視頻) (123,812次) 2023/9/7
-
即將被中共引渡處決 百億大佬抖出驚天黑幕(視頻) (120,343次) 2023/9/1
-
元老炮轟習近平 習大罵鄧江胡 (120,148次) 2023/9/6
-
香港也興「喪事喜辦」?白獅出現「香港夜繽紛」嚇壞港人(圖) (117,400次) 2023/9/16
-
中國西北多省乾旱 甘肅農戶:從未如此嚴重 (117,334次) 2023/8/31
-
李強水淹精銳部隊 習大罵官員沒個頂用 (116,842次) 2023/9/6
-
誰得利?禁43億日本海鮮坑死3萬億中國漁業(多圖) (116,828次) 2023/8/27
-
一定得看!兩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圖) (115,805次) 2023/8/31
-
從沒看到過這樣的場面,整個人都驚住了 (115,430次) 2023/9/1
-
內蒙核洩漏 習全副武裝防核射 怕預言應驗端掉火箭軍高層(視頻) (114,133次) 2023/9/10
-
生死存亡之秋,紅二代會出手解決習近平嗎? (113,758次) 2023/8/30
-
北京大樓裡的神祕事件 習內閣成員接連失蹤 (113,255次) 2023/9/13
-
中國多省民衆「三陽」 中共用政治解決醫療(多圖) (111,057次) 2023/9/1
-
郭伯雄覆滅記(上)習近平甕中捉鱉(視頻) (109,786次) 2023/8/30
-
世紀大暴雨水淹香港 暴露愛國者治港失敗 (108,974次) 2023/9/10
-
危機四伏 習近平已然孤家寡人(圖) (107,304次) 2023/8/26
-
李強水淹中共精銳裝甲部隊 習大怒 (圖) (107,066次) 2023/9/4
-
習近平與毛澤東晚年的相同與相異 (106,441次) 2023/9/3
-
秦剛扳回一局 王毅也消失 被習責令寫檢討 (104,795次) 2023/9/16
-
習近平的九個決策錯誤源自哪裡? (101,698次) 2023/9/13
-
烏克蘭軍情局長聲稱 真正的普京已消失一年多(圖/視頻) (99,250次) 2023/9/5
-
伯明翰市破產小粉紅叫好 評論:中國95%省市比伯明翰更差 (96,937次) 2023/9/7
-
【新聞看點】這預言太直接 習除隱患 他遭滅口?(視頻) (95,817次) 2023/9/1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