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到底是谁扼杀了中国经济?
 
樊家忠(台大经济系教授)口述、李世勋整理
【人民报消息】 中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但造成中国经济衰退的原因是什么?近来这话题在华府智库圈引起一番讨论。 这一期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就“谁扼杀了中国经济?”邀请了三位学者深入分析。 一位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所长波森(Adam Posen),他八月发表文章〈中国经济奇迹的终结〉(The End of China’s Economic Miracle)。当中提到,中国经济的衰退来自于中共党魁习近平防疫期间的极端作为,政府随意干预导致民营部门信心下降,让中国遭逢“经济上的新冠”,中国民众引发了“免疫反应”并导致经济活力减弱。 《外交事务》找了两位学者对此回应,外交关系协会(CFR)研究员刘宗媛(Zongyuan Zoe Liu)与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白提斯(Michael Pettis)皆提到,中国经济的衰退源自结构性的因素,远早于防疫的封闭措施。 到底谁扼杀了中国经济?怎样才是中国经济的出路?台湾该如何因应? 中国经济数据造假 把中国经济困局归因为防疫措施,当然是有误导性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疫情结束了,经济不是该慢慢恢复吗?可是防控措施结束到现在快一年了,中国经济却越来越恶化。 所以中国经济的下行一定有结构性的因素。其实在2020年疫情发生前,中国经济的数据就开始恶化,也不是这两年才开始出现的现象。 换句话说,疫情最多只是个触媒,结构问题爆发出来。 那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是什么?在讨论这问题前我要先澄清,中共公布的GDP数字是不可靠的。外界普遍知道它有水分,可是水分有多少大家不太确定。 很多国际机构也会跟著中共宣传起舞,像是国际货币基金(IMF),对中国今年GDP年成长率预估高达5.4%,这是非常乐观的估计。 但是你看中国每个经济数据都在恶化,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数据都在减少,那成长5.4%是哪来的?请问哪一项数据驱动了这5.4%的成长率? 那可靠的数据在哪里?过去很多年很多经济学家做过分析与估计,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马丁内斯( Luis Martinez)就使用来自卫星图像的夜间光照强度数据进行估计,其结果显示过去 20 年中国的 GDP成长幅度被严重灌水,它现在实际GDP应该只有官方宣布的60%到一半而已。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2个必要条件 其实中国经济衰退的趋势,不只是学者在讲,连中国人行行长潘功胜11月底都说,中国经济未来已很难像以往般的维持高速成长,转型的路艰难且漫长。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衰退不是短期现象,而是长期现象,也就是说它有结构性的问题。 那我们就来看看中国经济有什么结构性的问题,这就得先看过去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引擎是什么? 二战后,亚洲经济成长带头的是日本,之后就是亚洲四小龙,之后就是中国。这三组大概各差了十、二十年,但发展模式非常像。很直观地讲,中国经济成长的模式基本上就是学亚洲四小龙的。 东亚模式的成功可以归因两点:第一,向右转,也就是经济自由化。意思是要发展民营企业,而且要有一定程度的自由环境让商业发展、竞争。如果是搞特许、国营事业为主的经济,民营企业就很难发展。 第二个就是跟国际接轨,就是美国为主的西方市场对你开放市场,也包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外资可以进来安心投资。 这两个是基本条件,符合这两个条件,经济就会有长期成长的契机。 中国经济向左转 先来看看第一个经济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自由化。 过去这段时间以来,中国开始搞向左转。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只是有限度的向右转而已。但是即使是有限度开放,因为毛时代是更糟糕的封闭环境,有限度开放也创造出一定的成长,但原来的结构问题一直没变。 原来的结构问题是什么?中共改革开放虽然搞了一个表面上看起来自由化的经济,但它不是真正的自由经济体制,而是一种裙带资本主义 (crony capitalism)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没有被建立起来,而且政府的对经济领域的干涉严重。 这跟西方的经济结构是很不一样的,譬如说在美国,如果政府要干涉民间的经济活动,你必须要有一个法律授权才能做,譬如说物价膨胀快的时候,美国政府不可以随意去管制物价,它必须要法律授权才能做。 这是美国在结构上对自由化的保证,在中国没有这个结构,中共的权力没有限制,它要毁掉哪个产业就会任意动手。 也就是说中国原来向右转创造出来的荣景,结构上本来就改革不够,现在又向左转走回头路。 不与国际接轨 再来看看第二个经济发展的条件,也就是与国际接轨。 与国际的接轨非常重要,除了资金进来之外,最重要的是引进技术和知识。所谓的知识,就是怎么成功经营企业的想法跟价值观。随著国外的资本、高阶经理人进来后,这些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念跟专业知识会传递到中国的社会里。 可是习近平发动对外企一连串打压,让外资进来更困难,这是主要问题。那些外国的企业家或高阶经理人,在考虑投资时,会计算风险,在一个可控的经济风险环境进行商业决策。 但政治风险就不一样了,政治风险难以预测,你甚至动不动会被以间谍名义被抓,在社群媒体上留言或跟谁见面吃饭,就被列上黑名单。政治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对企业家是很致命的。 同时,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又导致了消费市场对中国缩限,所以外资进不来,商品服务也出不去。 过去经济发展的两个引擎都熄火了,这就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结构的问题。 中共是结构性改革的障碍 这个结构问题为什么一直存在?因为中共一直存在。 经济发展的两个引擎若要继续打开,就会挑战到中共的极权体制。中共不愿意放权,如果真的自由化,民间的力量继续壮大,会对中共统治形成挑战。 中共的目标就是要维持统治,当维持统治与经济发展相矛盾时,经济发展一定会被牺牲掉。只改经济体制不改政治体制,这样做的限制与障碍,现在在习的统治下浮现出来。 巨额债务会让经济衰退很久 另外,中国经济近期另一结构上的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衰退听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原理很简单,就是中国的房地产过去狂飙,吸引资金过度投资,现在房地产大幅回档,造成个人、家庭、企业、投资机构、银行普遍严重欠债。 这导致消费、投资的萎缩,使得经济成长趋缓,预期中国要消化这债务可能会花很长一段时间。 美国在2008年发生过金融危机,也是房地产泡沫导致,规模没有中国现在那么严重。但美国自由经济的体质使得经济很快恢复,成长的动力又出现。 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中共现在不让企业倒闭,银行也一直对地方政府进行纾困,政府还提供各种货币宽松的条件,就是不希望倒闭出现,不希望经济硬著陆。 可是这样就是用长痛换短痛,那些已经经营不善的企业跟机构还在继续经营,让它继续亏钱,如此一来,转型就会更漫长,也更痛苦。 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接下来会有一段低成长、甚至于负成长的年代,可能五年、十年、二十年都不确定,总之是不会是短时间内能解决。 台湾要选哪边站? 中国经济衰退,对美国有没有伤?美国当然希望维持过去二、三十年中国跟西方合作的模式,全球化的模式,但那个闷声发大财的日子恐怕已经回不来了,因为世界的双元结构已经慢慢成形。 这样伤害最大的还是中国,你看中共结盟的对象就知道了,都是俄罗斯、伊朗那些流氓国家,没有了西方对你开放的成长引擎,经济前景很难乐观。 那台湾该如何因应?台湾的发展就是过去全球化专业分工,台湾得到契机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在比较利益上台湾取得了一个高地。 现在世界处在双元结构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台湾还是可以依赖欧美自由世界的市场维持经济成长,因为西方目前也没完全跟中国脱钩,所以台湾跟中国的贸易还是正常进行,虽然比重慢慢下降,但并未出现断裂式的风险,台湾买到一些时间转型。 现在还有人在讲重启服贸,这在一、二十年前或许还有点吸引力。现在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中,那台湾为何要跟中国做高度的贸易跟投资结合,让台湾面对经济与政治的双重风险?我完全看不出来当中的道理是什么,大家得重新思考这问题。△(转自大纪元)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穆迪下调中国信用评级 预测未来数年经济增长持续减速 2023/12/6 (50,859次)
英国宣布重大移民改革 华人或深受影响 2023/12/5 (30,126次)
中国经济坏消息不断 重要指标下滑特别令人失望 2023/12/1 (36,282次)
中国经济低迷 年轻人兴起购廉价军大衣御寒 2023/11/30 (40,657次)
中国经济低迷 年轻人兴起购廉价军大衣御寒(图) 2023/11/29 (75,843次)
习近平去上海 难扭长三角经济颓势 2023/11/29 (41,156次)
阿根廷翻天! 新总统让中共傻眼 2023/11/20 (33,474次)
中共反间谍法和数据法导致欧盟被迫与北京脱钩(图) 2023/11/14 (116,481次)
“双11”冷清收场网友热议 民众对前景无信心 2023/11/14 (116,921次)
 
恐怖笼罩中国:凶兆 北京现血色天空;民众恐慌 多地爆核酸
恐怖笼罩中国:凶兆 北京现血色天空;民众恐慌 多地爆核酸
过不下去了,移民吧!大批中国富人逃离带走1500亿美元。金条、
过不下去了,移民吧!大批中国富人逃离带走1500亿美元。金条、
外国人出入境中国 人数腰斩 中国航空巨头血亏 ! 北京再好
外国人出入境中国 人数腰斩 中国航空巨头血亏 ! 北京再好
做饭也能触动中共禁忌!美食网红无奈发视频宣布不再做蛋炒饭。|
做饭也能触动中共禁忌!美食网红无奈发视频宣布不再做蛋炒饭。|
北京家长包围医院  抗议候诊10几小时!
北京家长包围医院 抗议候诊10几小时!
上海血槽女看病 警车开道 惹疑:李克强都没这待遇!中国餐饮业成排倒闭
上海血槽女看病 警车开道 惹疑:李克强都没这待遇!中国餐饮业成排倒闭
 
不守规矩要吃亏 中国游客威尼斯翻船落水(图) 2023/12/6 (53,630次)
幽默视频:病的不轻 中共党魁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图/视频) 2023/12/4 (68,899次)
过不下去了 移民吧!(视频) 2023/12/4 (73,601次)
做饭也能触动中共禁忌 美食网红无奈发视频宣布不再做蛋炒饭(视频) 2023/12/3 (73,015次)
越来越不受待见! 中共党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视频) 2023/11/30 (70,403次)
为中共党魁画像 知名画家罹癌病亡(视频) 2023/11/28 (75,390次)
吃蛋炒饭再加一动作 给中共消风(图) 2023/11/28 (56,212次)
新一波疫情汹涌而至 救世防疫有良方(图) 2023/11/28 (92,722次)
“辱母案”中的于欢怎么样了?(视频) 2023/11/27 (72,036次)

“悲剧英雄”孙志刚(视频) 2023/11/23 (74,045次)
中共又闹笑话 《上甘岭》暂停播出(视频) 2023/11/23 (106,294次)
人民报恭祝各界朋友感恩节快乐 2023/11/23 (21,486次)
“时光倒流”奇闻-他们到哪里去了?(视频) 2023/11/22 (73,527次)
普丁真命危? 习近平见的普丁是替身?(视频) 2023/11/20 (90,304次)
刘源发文反对个人专断 中共内斗剑拔弩张(视频) 2023/11/14 (79,455次)
最新预言 罕见天象(视频) 2023/11/12 (91,076次)
作家忆前世:我在母亲怀孕4个月时投胎(视频) 2023/11/9 (73,291次)
李克强没有汲取父亲的教训(视频) 2023/11/9 (74,632次)
曲线救国不成 李克强窝囊死(视频) 2023/11/8 (74,576次)
令计划之祸(2)令计划游刃于江胡之间(视频) 2023/11/7 (82,484次)
无神论画家 垂死之际被神拯救(视频) 2023/11/5 (77,834次)
京官怪事多 李克强“被害死” 习“跳进黄河洗不清”(视频) 2023/11/4 (81,349次)
李克强猝逝 死因蹊跷 或涉高层博弈(视频) 2023/11/1 (144,357次)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 一夜回到疫情前(视频) 2023/11/1 (132,408次)
内幕越扒越多 许家印父子癖好再曝光(视频) 2023/10/28 (73,229次)
李克强猝死!中共要大地震?(视频) 2023/10/27 (73,633次)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习近平一软肋(视频) 2023/10/26 (121,342次)
中共国务院秘书大洗牌 内斗新动向(视频) 2023/10/21 (74,051次)
下架新书《崇祯》 习中央再出昏招(视频) 2023/10/20 (77,688次)
越来越多中国富豪 透过地下金钱转移资产(视频) 2023/10/20 (66,806次)
清华书记 特务出身 袁永熙之悲催人生(视频) 2023/10/17 (70,631次)
习近平与毛泽东晚年的相同与相异(视频) 2023/10/5 (85,850次)
亚运“64”图片遭封杀 7月1日将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图/视频) 2023/10/4 (103,759次)
【内幕】习近平放弃政治承诺 步入险境(视频) 2023/9/29 (71,937次)
清洗带弓军人 习近平著魔(视频) 2023/9/28 (73,549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