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放棄健保求生存,中國經濟真的不行了?
【人民報消息】中國近一年有成千上萬的人退出醫療保險,中國民眾說,即使面對中共統治集團擁有高幹病房等醫療不公的對待,一般民眾其實還是盡可能地「保著」,只求有一個依靠。現在實在是礙於生活所迫,負擔不起節期升高的保費,不得已才會退出。這也說明了中國的經濟確實是不行了。 中國國家健保局的數據顯示,中國有13億人加入國家補貼的基本醫療保險,但2022年全國基本健保人數比2021年少了1,705萬人,其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投保人數更是減少了2517萬人。 在中國,醫療保障制度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員工醫保,佔投保人數的四分之一,另一種是城鄉居民醫保,佔四分之三。居民健保是針對農民和移工以及兒童,也適用於許多民營部門雇主沒有為其繳費的員工。相較於國營企業的城鎮職工和退休人員,以及一些民營企業在職人員的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是比較弱勢的一群。 在上千萬的人退出健保的數據傳出後,關於「居民健保一年減少2,500萬人」的話題隨即登上熱搜榜。有網友說:「誰不想有保障?只是生活很不容易,只能先顧好眼前了。」、「這麼多年了,工資漲,賺得少交得多,減少當然不意外。」但也有人認為:「能交還真的要交,這玩意關鍵時刻真有用,可別賭自己用不著。」 中國人民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對健保的不信任和經濟困難,是民眾退保的兩大核心因素。 醫療不公 住在江蘇的張先生對美國之音說,不信任的根源主要是中國的人分三、六、九等,在醫保統籌基金的分配下,絕大部分醫保都用於中共統治集團的高幹病房,所以對老百姓而言,這項看似普惠性的政策其實真正能起到救助性的作用並不大,因為一般人小病就在家裡待著,真的遇到大病,能夠把病看好的藥基本上都不在健保補貼的範圍內,而是需要額外自費,只有高幹病房的藥可以全額報銷。 他說,醫療產業化也是一個問題,原本是基本民生保障、具有公益性質的醫療變得非常商業化,以最大利益為取向。前一陣子的醫療反腐敗就有上百名的醫院院長、書記被查,一個院長一繳回就是3億元,一個科室主任吃掉的就是幾千萬到上億的錢,他們「割」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這種醫療不公,誰還相信醫保?人民不是傻子啊!」 張先生也說,近年來失去固定工作的人或改做彈性就業的人太多了,這些人通常會先停掉影響退休金的社保,但一般都會繼續保留醫保,以備不時之需。也就是說,即便知道醫療不公,老百姓還是希望能擁有一點「依靠」,但現在會有這麼大量的人退出,實在是因為生活所迫、沒錢了,依靠不上了,也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確實是不行了。 他說,像他有一位朋友在北京當快遞員,一個月的收入大約4000至5000元人民幣,但必須自己負擔醫保,「在醫保和生存之中,他只能先顧好眼前的生存,放棄健保。」 經濟所迫 張先生並表示,以江蘇來說,居民醫保每人每月不低於380元,會隨不同省份、城市而異,這對沒有什麼收入的農村而言,光是家裡兩個老人和兩個小孩的支出就要1千多元,如果沒有生病用到,很多人就會覺得「很虧」,不如把錢拿來做眼下更重要的事。 張先生說:「最關鍵的還是這個醫療產業化跟醫療不公平的原因造成的,再加上現在經濟通縮,整個經濟萎靡,種種因素疊加造成大量民眾退保。」 金融時報說,安徽省的一名衛生官員表示,即使地方政府努力阻止居民醫保的投保人數繼續減少,但是說服農民投保已經越來越困難;安徽省在2022年的居民醫保投保人數已經下降4% 。 中國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參保質量提升,參保數據去重等原因,導致數據上表面參保人數減少,但由於重複參保等情況顯著減少,真實的總體參保人數實際上還略有增加,部分原來參加住民醫保的民眾轉為參加職工醫保,呈現「居民降、職工增」的趨勢。 中國醫護局相關人士也表示,客觀來看,隨著都市化程度的不斷深化,人口老化、少子化的持續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居民健保資料在一定時期內會呈現略有下降的態勢,甚至總參保數據也有可能縮小。 中國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王超群在一篇關於醫保調查的文章中指出,保費持續上漲、中年居民身體健康狀況較好、醫保受益面窄且不解決大病負擔、高齡老人較低的醫療服務費用支出等原因,都是導致居民健保退保的原因。 瞎折騰 住在南京的淑敏就對美國之音表示,醫保的效用與保障遠遠不足,很難令家屬安心,她用「瞎折騰」、「非常荒謬」來形容。 她說,她的父親患有輕微的阿茲海默症,幾年前摔倒骨折,需要長期住院復健,屬於康復型入院,但他們每半個月就必須轉院,因為醫保轉院是以額度來控制,例如復健病人入院每個月只要超過6000~8000元的醫療費用就必須轉院,而這些費用包含了診療費、藥費、護理費、床位費等全都包含在裡面,費用一到點就必須轉院。 她表示,去年8月政府突然「出了一個壞主意」,要求同級別的醫院不能轉院,以致他們本來在社區醫院裡住得好好的,非得要轉到高級別的醫院去「過渡」一下,然後再回到社區醫院。但其實他們不喜歡去住三甲醫院,因為大醫院的床況非常緊張,人很多、住宿條件特別差,又有很多過度治療的手段,是他們這種康復型病人根本不需要的。 淑敏說,後來轉著轉著,有一些醫院就建議他們不要以康復型病人入院,而是改用阿茲海默症來入院,因為如此醫保額度可以變成2萬2千元。這意味著從前只能住院半個月的時間,現在可以拉長到20多天、將近一個月再轉院。 淑敏說:「有一個醫院的醫生就告訴我,對於病人來說,身上的毛病越多越好,他們會選擇一個月可以使用額度最高的來入院,所以就變得非常荒謬!」 董思齊並說,在中國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這些選擇退保的民眾通常是為了要把現金拿在手上、不想去做沒有必要的消費,才會沒有能力去顧及以備不時之需的醫保。但這將導致兩個情況,一個是民眾為了要預防之後可能會遇到的一些緊急狀況,所以把錢存著而不願意消費;第二個是手中的現金其實已經沒有那麼多了,所以也沒有能力消費。這都將導致中國的消費更加積弱不振,對中國下行的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無法往善的循環走。 董思齊說:「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說,這個中國自詡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這一個社會福利的經濟體,但是在這個疫情之後,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 」 他說,員工醫保的備用金在3年疫情之下被挪去做別的用途,而居民醫保如果要到大城市去做醫療行為的話,有時還須承擔50%至70%的醫療費用。另一方面,疫情也讓許多企業營運受到影響,而無法替職工分擔醫保;地方政府也因為財政崩潰,所能提供的醫療保障變得越來越有限,民眾的自付額變得越來越高;居民健保也寧願把錢省下來拿去做其他用途。加上中國的納保方式可以等到生病後再去補繳醫保,也讓很多人覺得現階段不用參保,等到生病了再臨時加保就好。 經濟雪上加霜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中國的居民健保費用在20年間從10塊漲到380元,但移工的平均薪資僅成長24%,持續上漲的保費可能會對有些人構成壓力,尤其是對農村地區有些成員較多的家庭,更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儘管如此,健保由國家負擔的比例還是比人民負擔得多,所以有這麼多人退保顯現出來的是對於社會保障體系的不信任,因為認為效果有限。 但她也說,儘管如此,「有保還是比沒有保好」,因為還是有一部分的醫療費用是可以報銷的,所以會到退保的程度,肯定是失業、經濟困難,「我也覺得非常能理解。」 淑敏說,這3年來她變的神經很緊張,因為每到了1月份,醫生就會告訴她馬上要實行新的政策,然後多半是從農曆春節後開始實行。但去年起,政策變化變得越來越頻繁,不再是在跨新年度時做更改,而是隨時說改就改,這對老百姓和院方而言,都是措手不及,所以她整個生活都在焦慮和嚴重的不安全感中。 她並表示,近年來明顯感覺到政府沒錢了,所以設置種種障礙,提高民眾自費比例。例如她父親用量最大的一種常規用藥從今年開始變成全部自費,他們只好換藥,但醫生說其實原來那種藥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另外還包括健保額度提供的項目越來越少,像是兩年前的復健運動手法本來是一天兩次,現在變成一天一次;物理治療輔助項目也從原本的一天兩次,變成現在一天一次。△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超級搞笑:國安是振興中國經濟最大殺手鐧 2023/12/16 (46,027次)
經濟學家揭祕為何中國經濟刺激內需不起作用(多圖) 2023/12/16 (52,505次)
微博警告大V不得唱衰經濟 國安部親自上陣恐嚇(多圖) 2023/12/16 (181,783次)
中國煤礦工人的心酸故事:在悲劇中求生存 2023/12/11 (46,023次)
獲獎經濟學家吳敬璉就中國經濟發出警訊(圖) 2023/12/9 (36,491次)
穆迪下調中國信用評級 預測未來數年經濟增長持續減速 2023/12/6 (50,859次)
到底是誰扼殺了中國經濟? 2023/12/3 (42,172次)
中國經濟壞消息不斷 重要指標下滑特別令人失望 2023/12/1 (36,282次)
中國經濟低迷 年輕人興起購廉價軍大衣禦寒 2023/11/30 (40,657次)
 
劉鶴生父文革被整亡,半年無人奔喪!身為兒子的他,為何還致力效命中共?
劉鶴生父文革被整亡,半年無人奔喪!身為兒子的他,為何還致力效命中共?
親兒子崩潰 母親離世留下16萬存款 開20個證明也取不出來!
親兒子崩潰 母親離世留下16萬存款 開20個證明也取不出來!
三天餓五頓,睡橋洞,靠日結,吃上頓沒下頓的「三和大神」| #人民報
三天餓五頓,睡橋洞,靠日結,吃上頓沒下頓的「三和大神」| #人民報
經濟寒冬 上海高級金領也慘了;河南現「雷打雪」異象!疫情持續升溫
經濟寒冬 上海高級金領也慘了;河南現「雷打雪」異象!疫情持續升溫
深圳街頭網紅乞討 廣東三和大神住橋洞遭驅趕!北京房價 斷崖式下跌
深圳街頭網紅乞討 廣東三和大神住橋洞遭驅趕!北京房價 斷崖式下跌
北京 上海都扛不住了,暴跌崩盤!中國又一地產巨頭暴雷,挺不住了 ,
北京 上海都扛不住了,暴跌崩盤!中國又一地產巨頭暴雷,挺不住了 ,
 
中共權鬥險惡 胡錦濤之子仕途遭冷凍(多圖/視頻) 2023/12/17 (59,584次)
日本網友歡呼:「習維尼」讓小粉紅倒大楣(多圖) 2023/12/16 (62,085次)
日本餐廳貼「習維尼」輕鬆搞定小粉紅(圖) 2023/12/16 (62,589次)
以色列送哈馬斯支持者回加沙 網友一片叫好(視頻) 2023/12/15 (54,828次)
劉鶴生父文革被整慘亡 半年無人奔喪(視頻) 2023/12/15 (68,206次)
日媒:中共幹預臺大選事態嚴重 國臺辦認了?(圖) 2023/12/14 (57,239次)
生倆娃有利長壽?網民:騙生沒招了(圖) 2023/12/13 (141,808次)
香港影星周海媚57歲在北京病逝(圖) 2023/12/12 (95,380次)
牆倒眾人推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圖) 2023/12/12 (211,180次)

臺退將︰中共暗地策反臺軍 叛逃軍人不獲信任(圖) 2023/12/12 (57,364次)
秦剛被注射氰化鉀 十名將官一同被處死(圖/視頻) 2023/12/11 (202,226次)
房價頂不住!700萬買的 300萬賣掉(視頻) 2023/12/11 (69,465次)
中國年輕人無力生養「金寶寶」(多圖) 2023/12/11 (57,213次)
撤陳峰王健林等名字 哈佛被中共滲透水很深 2023/12/11 (59,222次)
中國「結石寶寶」家屬為何索賠難? 2023/12/11 (57,513次)
習近平親自領導之下中國政軍經呈現亂局 2023/12/10 (59,100次)
關於朝鮮戰爭之十大真相 2023/12/10 (71,248次)
秦剛死訊中共不敢回應 大膽推測:與政變有關係?(圖) 2023/12/9 (65,105次)
中共大清洗!秦剛恐已身亡?(視頻) 2023/12/8 (75,366次)
一個比一個多 中共高官的私生子(視頻) 2023/12/8 (61,538次)
失業風暴!中國就業困境(視頻) 2023/12/8 (72,052次)
中植系爆雷 富人也被收割 投資者經濟損失或超過75%(視頻) 2023/12/7 (69,478次)
驚掉下巴!戰狼學者李毅發表驚人言論(圖/視頻) 2023/12/7 (74,921次)
不守規矩要吃虧 中國遊客威尼斯翻船落水(圖) 2023/12/6 (53,630次)
幽默視頻:病的不輕 中共黨魁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圖/視頻) 2023/12/4 (68,899次)
過不下去了 移民吧!(視頻) 2023/12/4 (73,601次)
做飯也能觸動中共禁忌 美食網紅無奈發視頻宣佈不再做蛋炒飯(視頻) 2023/12/3 (73,015次)
越來越不受待見! 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視頻) 2023/11/30 (70,403次)
為中共黨魁畫像 知名畫家罹癌病亡(視頻) 2023/11/28 (75,390次)
吃蛋炒飯再加一動作 給中共消風(圖) 2023/11/28 (56,212次)
新一波疫情洶湧而至 救世防疫有良方(圖) 2023/11/28 (92,730次)
「辱母案」中的於歡怎麼樣了?(視頻) 2023/11/27 (72,036次)
「悲劇英雄」孫志剛(視頻) 2023/11/23 (74,045次)
中共又鬧笑話 《上甘嶺》暫停播出(視頻) 2023/11/23 (106,294次)
人民報恭祝各界朋友感恩節快樂 2023/11/23 (21,486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