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知返 居安思危(图)
 
2023年10月4日发表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看中国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二十四史》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包含了四千多年的历史,历时十九个世纪。阅读《二十四史》名句能使人知晓道理,其思想内涵在当今都有极大助益。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春秋时期,齐景公登牛山游玩,向北眺望国都临淄城而流著泪说:「真美啊,我的国都!草木浓密茂盛,无奈我一天天衰老,终将死去,假如自古以来人都不死,那该多好啊!」

跟在他身边的臣子史孔和梁丘听了也流著泪说:「我们依靠您的赏赐,可以吃到粗糙的饭菜,可以乘坐简陋的车子,尚且不想死,何况君主您呢?」

晏子独自在旁边笑著。齐景公擦掉眼泪,回头望著晏子问:「我今天游玩,心情悲伤,史孔和梁丘都很能体贴我的心情而跟著哭泣,你却独自发笑,为什么呢?」

晏子回答:「假如君主都能够长生不死,那么您的先人齐太公、齐桓公都永远拥有王位,您怎么能够像现在这样即位为君呢?现在您即位为君,却想长生不死,这是不仁的表现。我看到不仁的君主您,又看到阿谀奉承甚至跟著流泪的两位臣子,正是我独自发笑的原因。」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惭愧,举起酒杯自罚自饮,然后又对史孔和梁丘两个大臣各罚两杯。

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译文:迷途知返,能够醒悟过来往正道上走,离得道的日子就不远了。「迷途知返」比喻犯了错误能够觉察,愿意改正。

清乾隆年间阿桂,历任伊犁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他曾经奉命修筑青龙冈的大坝,他的副将李荣吉认为施工进度太快,应缓慢施工以防止崩塌。阿桂斥责李荣吉阻挠施工,扰乱军民,并且再次下令要加紧施工。

修筑堤坝或围堰时,人们把留在最后的缺口叫「龙口」,因此把大坝封口截流叫「大坝合龙」。到了大坝合龙的那天,文武百官都来向阿桂道贺,只有李荣吉不知去向。

阿桂于是派人去找李荣吉,李荣吉在大坝上向使者拜谢说:「您替我谢谢公相(对官长的尊称),现在大坝还不稳固,我不敢离开这里去道贺啊!」说完便继续在大坝上督促众人追加土料加固大坝。

这样持续了两天,大坝最终还是崩塌了,阿桂半夜听说大坝崩塌后,立即飞驰赶到坝上,只见李荣吉已经被冲到水里,阿桂急忙下令:「能救他上来的官升二等,兵吏赏千金。」

经过一番救援,李荣吉终于被救了上来,阿桂哭著为其脱去湿衣服,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黑狐礼服给其披上取暖,过了很久,李荣吉才苏醒过来。阿桂诚恳地向他道歉,还向朝廷检举自己的过失,并且推荐李荣吉替代自己的职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译文: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帽;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的兴衰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得失对错。

这经典名句记载于后晋刘昫的《旧唐书.魏征列传》,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悼念敢言忠臣魏征之死。

唐初,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甚至上疏数十,直陈皇帝之过。唐太宗也因为能听进与善取各种献议,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

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唐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地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而出自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二魏征》则记载:「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讲的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

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

译文:能思考发生危难的原因,才能够保持平安;能思考发生祸乱的原因,才能够保持太平;能思考导致灭亡的原因,才能够保持长存。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英明能干,重用贤臣,整顿吏治,这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空前繁荣,史称「开元盛世」。

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然而这也导致唐玄宗晚年的自大和骄狂,越来越爱听阿谀逢迎之词,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奸臣;朝廷安于现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氛围之中,终于导致「安史之乱」,盛世辉煌不再。△

 
 
分享:
 
人气:35,74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