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養肥許家印,許家印拖垮中共
 
顏純鈎
【人民報消息】 近日黨媒與粉紅將許家印命名為「全民公敵」,將經濟下滑歸咎於地產崩盤,將地產崩盤歸咎於許家印,中共便永遠正確。有許家印這個箭靶,中共又好說話了。 大饑荒年代餓死四千萬人,中共說是自然災害與蘇修逼債,文革後經濟崩潰,中共又說是林彪與四人幫搞破壞,都是敵人的錯。中共好景,歸功於黨和領袖的英明領導,一旦碰上麻煩,就找替罪羔羊,連趙紫陽都說,中共是從來不會認錯的。 今日中國經濟破敗,是地產商們造成的嗎?這三四十年來,中共都去了哪裡?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中共大權獨攬,誰曾過問國策?誰左右過政府機器的運作? 從一開始,地產商與中共各級政府就是一種共謀的結構,官商勾結就是中共改革開放的實質,地產商從小到大,就是中共官員扶植起來的。地產商買地建屋﹑賣樓賺錢,積累資本,無序擴張,全都是各級政府一手推動,沒有政府,地產商根本沒有發展空間。 地產商賺錢,政府抽稅,地價上升,地方政府財源滾滾,地方官上下其手,從中賺盡骯髒錢。地產好景時,官商互相照應,生意紅火,盆滿砵滿,官商當人處講國家經濟大話,背人處互相開懷碰杯,以為好日子永遠不到頭。當其時,官媒為何不說許家印是全民公敵?非但如此,許家印還是全國政協委員,國慶節還很風光地上天安門城樓觀禮,中共當初如此厚待許家印,只因為許家印給了中共可觀的回報。 等到地產榮景到頭,地產商「頭頭碰著黑」,中共各級政府欲救無從,自己財源枯竭,貪腐無路,地方經濟疲不能興,那時民怨四起,急需找替罪羔羊時,中共便想到地產商。 網上流傳一份恒大與歷屆中共高層的關係,開列出汪洋﹑胡春華﹑李希﹑賈慶林﹑曾慶紅﹑李強等名單,有的還有具體受賄數字,筆者無法落實,只相信許家印發到「唔清唔楚」,絕不是他特別能幹,只因為他找到一種與政府官員共謀互利的模式。除了上述開列的名單,中下級政府官員不知凡幾,沒有這些官員的積極推動,沒有各級政府刻意扶植,沒有官員們背書向銀行貸款,恒大如何發展到今日富可敵國的規模? 恒大欠債萬億,這個債台不是一日之間高築起來的。銀行要借錢出去,必然要對企業摸底,知道他的資產有多少,負債規模有多大,評估他的還款能力,取得足夠的抵押。銀行要借錢給他,豈不知道他公司的「窿」有幾大?那個「窿」銀行是否承受得起?兩萬多億債務在身,還大方借錢給他,是銀行太蠢嗎?非也,是政府不讓恒大倒下去。 一切都是利益驅動。除了官商互利的動機之外,還有中共從上到下的GDP崇拜在作祟。地方官要看政績升官,中央一級要拿政績來維持政權的合法性,從中央到地方,都希望自己任內GDP數字好看,該升官的升官,該自吹的自吹。為保GDP,不能不保地產行業的表面繁榮,製造社會上的樂觀情緒,鼓勵更多平民百姓投入置產的黑洞,去承受官商共謀下的惡果。 傳說中共老人幫在北戴河會議上撻伐習近平,習近平發牢騷,說自己上任以來一直在收拾前任留下的「蘇州屎」,但習近平已上任十年,前任的「蘇州屎」,尤其是地產商的瘋狂擴張,為何沒有及早得到糾正?就算地產「三條紅線」,也遲至2020年才提出來,在此之前,為何不以強大的行政力量扼止早已供需失衡的地產行業——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包括習近平在內,各級官員都不想看到自己任上發生地產崩盤的危機,因此咬緊牙關死撐恒大,希望有奇跡出現。習近平與中共只看到政權的利益,而不是人民的利益,地產商便成了禍福與共的共謀者。中共把地產商養肥,也把自己養肥了,雖然都是虛胖,但胃口撐大了,減肥很痛苦。於是各級官員都保恒大,銀行繼續投入巨資,大量樓盤空置,爛尾樓遍地,把民間財富都耗光了,就是不讓恒大倒。那能怪到許家印頭上嗎?許家印只不過是中共的奴才。 恒大債務違約的傳聞,至少已經兩三年時間,直至最近,眼看事態已失控,這才想起要找替罪羔羊了,要找替罪羔羊,沒有比把許家印抓起來更省事的了。許家印成了「全民公敵」,中共成了審判許家印的正義代表,許家印罪不可恕,中共「印印腳」走人——可惜這一次,中共也給拖下水了。 把許家印抓起來,還有一個作用,便是防止他對外爆料,若任由許家印以及大小地產商公開官商勾結的內情,那份「全民公敵」的名單,便有「水蛇春」咁長,抓也抓不完。把許家印當作「全民公敵」,共產黨又想逃避歷史清算——可惜這一次,中國人也清醒了。(作者臉書)△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塔利班正商討加入「一帶一路」 評論指中共已成邪惡政權領頭羊 2023/10/21 (36,005次)
中共罪行錄之一百六十八:賀龍之死 2023/10/21 (111,391次)
「出國才知戰狼是最大謠言」 中共籲以色列僑民自行回國 2023/10/21 (39,628次)
美國是普世價值捍衛者,中共是邪惡勢力總後臺 2023/10/21 (38,571次)
中共情不自禁地站在邪惡一邊 2023/10/21 (35,175次)
一帶一路10年 回頭一看只剩中共自己在飛 2023/10/20 (35,632次)
美眾院中國政策領袖:習近平治下的中共是隻怪獸 2023/10/20 (33,096次)
美眾院外委會主席指中共是哈馬斯同謀 2023/10/20 (49,801次)
中國經濟衰退內憂外患之際 當局續為「一帶一路」大撒幣 2023/10/20 (18,033次)
 
令計劃之禍(1)圍繞車禍的爭奪戰!
令計劃之禍(1)圍繞車禍的爭奪戰!
🔥清華書記、特工出身,袁永熙之悲催人生!他胸懷理想為何卻走入歧途?
🔥清華書記、特工出身,袁永熙之悲催人生!他胸懷理想為何卻走入歧途?
🔥朝野上下失信心!習當局「回鍋」毛主義的行為,
🔥朝野上下失信心!習當局「回鍋」毛主義的行為,
💥以巴衝突擴大、普京失去權力!
💥以巴衝突擴大、普京失去權力!
以色列被襲,幕後是否有黑手?在國際譴責聲中,中共表態微妙,
以色列被襲,幕後是否有黑手?在國際譴責聲中,中共表態微妙,
「我爸是李剛」成流行梗 ,「官二代」囂張是常態。
「我爸是李剛」成流行梗 ,「官二代」囂張是常態。
 
下架新書《崇禎》 習中央再出昏招(視頻) 2023/10/20 (77,757次)
越來越多中國富豪 透過地下金錢轉移資產(視頻) 2023/10/20 (66,870次)
清華書記 特務出身 袁永熙之悲催人生(視頻) 2023/10/17 (70,690次)
習近平與毛澤東晚年的相同與相異(視頻) 2023/10/5 (85,936次)
亞運「64」圖片遭封殺 7月1日將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圖/視頻) 2023/10/4 (103,840次)
【內幕】習近平放棄政治承諾 步入險境(視頻) 2023/9/29 (72,013次)
清洗帶弓軍人 習近平著魔(視頻) 2023/9/28 (73,609次)
預製菜進大陸校園 家長強烈抵制 網友炮轟(視頻) 2023/9/24 (73,672次)
江蘇罕見龍捲風 畫面如末日電影(視頻) 2023/9/21 (74,350次)

試解《推背圖》第四十六象 習近平的結局如何?(多圖) 2023/9/16 (188,869次)
一碗水端平!毛澤東嫂子是革命專嫁戶(多圖) 2023/9/4 (78,538次)
聽信共產黨大V被禁言 與中共對着幹武漢人變聰明(多圖) 2023/9/2 (56,468次)
催人淚下!中共「刃民政府」無視「忍民」的悲慘生活(多圖/視頻) 2023/9/2 (202,587次)
從沒看到過這樣的場面,整個人都驚住了 2023/9/1 (143,549次)
習總書記有了新的封號——總負責師 2023/8/31 (109,953次)
一定得看!兩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圖) 2023/8/31 (143,783次)
美國史無前例大動作 中共又要跳腳說瘋話(圖) 2023/8/31 (48,275次)
火箭軍高層暗殺習遭一鍋端 推背圖預言軍人政變 習膽戰心驚 2023/8/31 (131,006次)
習近平出訪南非前 出現多個危險信號(圖) 2023/8/30 (51,356次)
習近平南非大撒140億美元 厲害國網友因一則視頻哭斷腸(多圖/視頻) 2023/8/29 (227,170次)
十年前將軍擬問鼎白宮 中共派八戒二姨上床(多圖) 2023/8/28 (67,720次)
美麗模特多重性格 原來是22鬼上身(圖) 2023/8/28 (93,078次)
老毛的膽突突與習近平的肝顫顫 2023/8/27 (73,113次)
習近平憂心忡忡防暗殺 武攻臺灣將撞死在「山這邊」(多圖) 2023/8/27 (86,152次)
中國留學生愛上沒有雷鋒的南韓(圖) 2023/8/27 (101,440次)
真是一隻虎!意大利總理替國人買單 挽回尊嚴(圖) 2023/8/23 (28,236次)
真男兒!拒當共產黨順民 抗暴致富保宗祠(多圖) 2023/8/22 (34,394次)
扳倒秦剛,反對派和習近平權斗的轉折點 2023/8/21 (103,069次)
小笑話:江綿恆問鄧文迪被退貨原因(圖) 2023/8/21 (90,387次)
中共國反戰聲浪:窮人上戰場賣命 有錢人都跑了 2023/8/21 (32,221次)
拜登口吐「真言」 三點習近平死穴
 2023/8/17 (64,282次)
中共的承諾不值錢 中融國際信託拒絕履行還款義務(圖) 2023/8/17 (40,438次)
默多克鐵樹又開花 紅娘竟是中共間諜前妻鄧文迪 2023/8/17 (36,659次)
央視「加速」證實 黨要「總加速師」當民憤的標靶(圖) 2023/8/17 (63,123次)
歷史回顧:胡錦濤黃海驚魂(多圖) 2023/8/15 (117,19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