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左孫中山與最信任的摯友廖仲愷合影。 |

葉挺全家照,後排左一是長子葉正大。 |
【人民報消息】「爲人進出的門緊鎖着,爲狗爬出的洞敞開着,一個聲音高叫着──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裏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葉挺將軍寫的這首白話詩《囚歌》,是六、七十年代過來的牆國人都知道的,甚至成爲一些話劇演員們爭相在詩詞朗誦會上表演的節目。但葉挺沒想到的是,讓他與39歲愛妻和一雙兒女「在烈火與熱血中」死去的,恰恰是他準備去延安投奔的毛澤東和周恩來。具有悲劇色彩的是,製造空難的不是葉挺詩中提到的「活棺材」國民政府,而是他一心要效命的西來幽靈中國共產黨。 1946年4月8日,出獄36天的新四軍軍長葉挺乘坐美軍專機飛返延安,同機的還有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代表、中共中央祕書長王若飛;《解放日報》社兼新華社社長、政協憲章審議委員會中共代表秦邦憲,和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鄧發、王若飛之舅父,貴州教育家黃齊生、黃齊生之孫黃曉莊,第十八集團軍參謀李少華、彭踊左以及隨行魏萬吉、趙登俊、高瓊(女)和葉挺夫人、39歲的李秀文及其3歲兒子阿九、9歲女兒葉揚眉以及四名美軍駕駛人員。由於毛周製造的空難謀殺,而全機無一人生還。 毛爲何要製造此空難呢?毛澤東不能容忍別人與他分享權力,而乘坐此飛機的人裏有威脅毛地位的人。 ● 毛澤東不能容忍別人與他分享權力 毛不能容忍別人與他分享權力。即使這個權力本來屬於別人,那也不行。在中共的建黨史上,毛不斷以各種非常殘忍的手段除去那些擁有權力的人,而成爲中國共產黨的「紅太陽」。被毛除掉的最典型例子有陝北最高領導人劉志丹,和建政以後的中共國家主席劉少奇等。 在中共黨史上,劉志丹是唯一一個死在前線的根據地最高領袖。不僅他,他在陝北的左右手都在他死的幾個星期內先後被打死:楊琪死於三月,楊森死於五月初。也就是說,毛光着屁股逃到中國大地唯一僅存的「紅色根據地」陝北幾個月內,當地的三個紅軍最高指揮官都「死在戰場」。這樣的命運在紅軍裏絕無僅有。 而文革的目地就是爲了整掉劉少奇。文革之前,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修養》一書比《毛澤東選集》更受歡迎,而在決策高層,中共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威望遠遠超過「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黨主席毛澤東。這是老百姓不可能知道的動態,也是毛決不能容忍發生的事情。這是黨魁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真實原因,也是中共國家主席劉少奇必須得死在毛、周手裏的根本原因。 ● 比毛澤東資格老的王若飛 王若飛(1896.10.11-1946.4.8),原名王萌生,字若飛,號繼仁,化名黃敬齋,貴州省安順縣縣城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比毛澤東的資格老。他曾擔任中共中央訓練部主任,中共豫陝北區委書記,中共江蘇省委農民部部長和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華北工作委員會祕書長兼任八路軍副參謀長,中共中央研究局黨務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書記。 中共建政前的1944年11月起,王若飛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書記,負責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1945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上又當選爲中央委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王若飛與毛澤東、周恩來一起作爲中共代表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45年10月10日,中共逼迫蔣介石簽定《雙十協定》,同時國民政府同意釋放1941年1月14日被俘的新四軍軍長葉挺。1946年1月王若飛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 ● 要王若飛的命不惜搭上整機人命 此時,還盤踞在延安的毛澤東已經看到了中共建政的希望,決心除掉建政後能威脅他權力的人。1946年4月8日,在毛的命令下,王若飛與秦邦憲、鄧發、葉挺等人乘飛機由重慶飛往延安。在飛機途中加油時,周恩來命人把飛機的磁羅盤和壓力高度表線路破壞,致使飛機撞山,無一人生還。 2009年,據葉挺長子、82歲的航空專家葉正大中將回憶說,1946年4月8日「12時25分,該機由中轉站西安再次起飛向北飛行,又與延安美軍觀察組電臺作過一次聯絡。當時它的位置是延安西南30公里的甘泉附近,飛行正常。黨中央領導同志和『四八』烈士的家屬,包括我的二弟葉正明、四弟葉華明都在機場等候着。當時外面正下着濛濛細雨。我弟弟說他們都聽到飛機隆隆的聲音了,以爲飛機馬上就可以降落,很快就可以見到爸爸媽媽和兩個弟妹了。不知何故飛機隆隆聲卻越變越小,最後就聽不見了。當時大家都以爲,地面下雨飛機不好降落飛到別的機場去了。黨中央發電讓各地數以萬計的軍民到四處查找,美軍也派出兩架飛機查找。4月9日下午,興縣黑茶山地區一位區委書記到縣公安局報告,在黑茶山上有一架飛機碰在山上燒燬。經查證,證明就是『四八』烈士乘坐的飛機,機上人員全部犧牲。」 爲什麼中共黨中央如此大張旗鼓的讓各地數以萬計的軍民去四處查找呢?這與暗殺陝北紅色根據地領導人劉志丹的目的是一樣的,一方面把黨內能威脅到自己權力地位的隱患除掉,一方面把暗殺自己人的屎盆子扣在國民政府頭上。 王若飛死後,毛澤東假惺惺的爲其題詞,「爲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 廖承志夫婦逃過死劫的「救命恩人」是周恩來 此次唯一逃過死劫的是廖承志、經普椿夫婦。 葉挺與廖承志既是同鄉,又是同學。先後被捕入獄,又一同恢復自由。他們平素私交甚好,以兄弟相稱。葉挺的女兒葉揚眉稱廖承志爲「舅舅」。 1941年1月葉挺被俘,1942年廖承志被捕入獄。《雙十協定》後,國共兩黨交換俘虜,1946年1月22日廖承志出獄,準備回延安任新華社社長。1946年3月初葉挺出獄,準備去延安參加全軍整軍會議。兩對夫婦倆原定同機赴延安,心裏非常高興。臨行前一天,已經懷孕的經普椿還特地出去買了延安所沒有的熱水瓶、飯盒。 周恩來查看此專機乘客名單,發現廖承志夫婦的名字後,暗暗吃驚:誰都能死,但廖承志不能死,他將起的統戰作用是誰也取代不了的。廖承志的父親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何香凝夫婦是孫中山的親密戰友,母親何香凝也是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的好友。1928年加入共產黨的廖承志有着如此顯赫的背景,是中共不可或缺的統戰人物。 於是,周恩來馬上親自打電話,以讓廖承志「赴廣東商談東江縱隊北撤事宜」爲名,避免了廖的死亡之旅。由此空出的兩個死亡名額,就補上了王若飛之舅父,貴州教育家黃齊生和他的孫子黃曉莊。 後來,廖承志夫人經普椿在追憶此事時常常感嘆道:「一想起黃先生(黃齊生)我就揪心,倒好像是替我們送死似的」。實際上真是那麼回事。 ● 廖承志的父親廖仲愷爲何被中共暗殺
![]() |
---|
![]() |
---|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