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5:43开始是夏至。

【人民报消息】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下午5:43开始是夏至。 夏至,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至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也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今天的《谈节说文》第十八期,我们跟大家聊聊《夏至时分 诗意正浓》。 ◎ 夏至由来 西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夏至这个日子。土圭(tǔ guī 音同龟)是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是一种构造简单,直立的地上的杆子用以观察太阳光投射的杆影,通过杆影移动规律、影的长短,以定冬至和夏至日。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第十个节气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 夏至风俗 一、 祭神祀祖: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史记.封禅书》:「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宋朝百官放假三天,辽代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朝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二、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三、夏至养生: 夏至到,天气炎热,让人烦躁不安,此时养生注重「心静自然凉」。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 夏至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 夏至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损阳气。 ◎ 夏至饮食宜食苦酸咸 1、多吃苦味食物 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哥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2、注意补充维生素 高温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缺乏各种维生素。此时,可以选择性地定量补充一些维生素,最好是食物补充,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皮等,也可以饮用一些果汁。 3、别忘补盐补钾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因此可以酌情有控制地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葱、芹菜、毛豆等含钾也很丰富。茶叶中含有比较多的钾,夏天的时候多喝茶,既可以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4、暑天宜清补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的饮食应该以清补、祛暑化湿、健脾为大原则。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银耳、虾、瘦肉、薏米、鸭肉、鲫鱼等。 5、多吃解暑药粥 夏天不适合大补,夏天吃大补的食物容易让身体不舒服,所以羊肉不宜多吃,尤其是血压高的人。最好是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 夏至饮食应注意 1、少吃凉食凉粉、冷粥吃得太多就容易伤胃。而雪糕、冰砖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作而成,不可以食用过多,否则容易导致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目前市场上的饮料品种很多,但是营养价值不高,还是少饮为好。 2、吃水果应该适度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长期靠「水果化」生存,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产生不利影响。有些年轻的朋友喜欢在夏天的时候光靠吃水果来减肥,其实不是很科学。光吃水果不但会导致很多疾病,而且因为大部分水果含糖量很充足,所以长期大量摄入,并不能达到减肥效果。 3、避免生食水产品像□虾、毛蚶、泥蚶、魁蚶、醉虾、醉蟹、咸蟹等海鲜食品,安全风险较大。因为海鲜中含有很多寄生物,未经高温消毒,吃了容易传染疾病。 再比如: 「夏至吃蛋,石板踩烂」,是说夏至吃蛋,强身健胃,行走有劲。 「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民间普遍要吃凉面,俗称「过水面」,降火开胃,促进食欲。也有吃热面,俗称「锅挑儿」,有辟恶驱邪之意,多出汗以祛除体内湿气和暑气。    「尝新游戏」,有的给小孩煮新麦粒吃。 「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个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吃后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将做好的醮放在水田,并且燃香以此祭祀,祈求丰收。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伏天、三伏天,此时人们食欲不振,俗称「苦夏」,还有苦夏的习俗。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夏至谚语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夏至狗无处走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天地三种精神,人间三大智慧 夏至日:阳极之至,阴气始生。这里蕴藏着古人「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人生智慧。同时也体现出天地精神和人生智慧。 一)阳极之至,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地阳能沛然,君子自当效法天道,奋斗不息。 天地之道,即是人生之道。 孔子勉励弟子:「生无所息」。 人生在世,要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孔子为推行理想,一生奔波,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生苦短,珍惜时光,不负此生。 二)阴气始生,阴阳平衡 夏至,便是独阳到了极限,马上就要终止,阴气开始出现,呈现出阴阳中和的态势。 《易经》里讲「亢龙有悔」,孤高再上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这时,就要开始收敛。 民间在这天要祭祀雨神,祈求降雨,以中和阳气,疏浚河井,使其清澈甘洌。 在中国的传统里,北方属阴,所以夏至日,皇帝要外出去北郊祭天,以调和阴阳。 《道德经》里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阴一阳,此消彼长,万物循环往复,是以生生不息。 这警示人们,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的道理。世界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得意莫嚣张,失意莫沮丧。 三)祷告祈福,结夏安居 夏日炎炎,农作物很容易遭受旱灾,人们又容易遭受毒虫的叮咬。 所以夏至祷告祈福是古代人们的重要活动。 夏至日,人们在门口挂上大蒜和辣椒,以防避害虫。 窗户上挂上红绳和五彩的桃印来辟邪。 还会祭祀祖先和土地之神,祈求五谷丰登。 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因为天气太热,所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差。 此时人很容易脾胃虚弱,没有食欲,也就是所谓的苦夏。 要注意饮食的补养,多吃蔬菜水果,喝点羊汤,吃点姜。 夏属火,火乱心,此时人心浮动,容易心烦意乱。心烦之后,燥热更增。所以要注意正定。 古人说:安禅制毒龙。 夏天的时候,外面毒虫较多,天气又热,不妨结夏安居。 调养自己的身体,安顿自己的心灵, 心静自然凉。 漫漫长夏,要善于调节,多静坐。心清杂念,身清暑热,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夏至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候。△ (转自新纪元周刊《谈节说文》第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