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如何护卫子民 走出瘟疫灾难(图)
 
允嘉徽
 
2020年2月21日发表
 



宋仁宗爱民如子,当国家遭灾、疫时,诚惧内省,赡养百姓。

【人民报消息】「瘟疫」在古今中外都和历史共存,有的国家民族在瘟疫中灭亡了,有的则走过来了。回首中国历史,北宋盛世仁宗掌朝时也经历了几次瘟疫。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以仁慈宽厚闻名的天子,在瘟疫流行时他是怎样应对的呢?他是怎样护卫子民走出瘟疫的?

脱下龙袍 诚惧内省

据《宋史》记载,宋仁宗知道国土境内发生大瘟疫,百姓受难时,不是下令处罚官吏,也不是照样歌舞升平遮盖灾情,而是「脱下天子的龙袍,暂离正殿,不受朝贺」。宋仁宗诚恳表示愧于奉天行道的天子职责,并责罚自己的失责。他减少自己的膳食、减损美味,同时停止娱乐,诚惧内省,查察自己的掌政是否违反人道?是否符合天道?

关怀灾疫贫病 颁善救方

宋仁宗除了省察责己,更积极赈济救灾。他下诏传达对受灾百姓的悲忧之心、哀怜之情,并且化悲忧为行动,下令救济,实施救灾安民的赈济措施。

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宋仁宗刚刚继统之初,临安(今杭州)发生大瘟疫。仁宗拿出自己的钱给贫民就医买药以及买棺收敛死去的家人,并抚恤死于瘟疫军人的家属。

宋仁宗哀怜灾、疫中生病的百姓缺乏治疗的处方和救命的药物。他为了济救无法得到适当医疗救治的百姓,在庆历八年(公元1046年)颁布《庆历善救方》,并由官方给予病民金钱和药物治疗。

京师发生大瘟疫时,宋仁宗先想到的就是穷困贫病的人家:穷人很可能没钱看病哪,也很可能被庸医贻误病情,甚至夭寿早亡,怎么办?仁宗命令太医找来善于把脉的人,就近在各县衙门为贫民开设公诊、给药,这是免费的「义诊」兼给药,同时又免除租用公家和私屋者十天的房租。仁宗哀怜百姓之情、体恤贫病者的措施都直接使在刀口上。

贵百姓 贱珍药

为了帮助百姓抗瘟疫,仁宗命宫中太医为百姓研究抗疫药方,合出药来。他又命内侍拿出高贵药材,内侍拿来两个犀角,让太医鉴定分析药性是否合用。其中有一个是稀有的「通天犀」,这种犀角中有一孔,能上下通贯出气,也叫「辟水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通天犀角「夜露不濡,入药至神验」,当时仁宗内侍李舜举知道通天犀是珍稀宝药,就请求留下这个犀角供皇上御用。岂知,仁宗皇帝一点都不高兴,说道:「我岂是贵异物而贱百姓的人?」说着就把通天犀打碎了。

在这节骨眼上,让我们回忆起古代西周国邦新建时,召公曾告戒开朝的周武王「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让我们看到宋仁宗这位仁慈宽厚的天子,深明神州古训,而且躬身力行。

出钱赈济灾民

庆历八年年末,异常的大雨连灌成灾,许多百姓的田地被冲毁,谷物歉收,饥民流离失所。仁宗拿出内藏钱币、丝帛给理财的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作为救济灾民之用。仁宗指定这些钱用来贸易、调度谷粮,赈济河北灾民。并令河北官府给流离失所的灾民盖庇护的房舍,安置灾民定居,使他们不再到处流浪。

次年,仁宗又下诏用二十万缗钱买谷种,分配给河北的贫民,重新种植谷物,重新建造新生活。对那些因为水灾造成谷物歉收以致饥饿偷盗的人都从轻发落,所犯的罪不及刑的拘禁犯人都加以释放,监狱中囚禁的罪人都减罪一等。仁宗曾赈济受灾严重的瀛、莫、恩、冀等州两万缗钱,给饥民赎回自己的孩子。

赡养百姓为怀 多管齐下

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河北发生瘟疫,仁宗遣帕特使颁药赈灾;七月时,下诏各州买药治疗百姓的疾病。除了医疗安民,仁宗还有及时的实质救济措施,该年六月,下令免除河北复业老百姓的租赋两年,到了十一月仲冬,仁宗下诏赈济河北灾民,凡是年纪八十岁以上和重病不能自理者,都可得给米一石、酒一斗。

嘉佑年末(公元1063年),仁宗下诏给无主的死者埋葬尸体,一棺给钱六百,小儿棺三百。

仁宗处处以赡养百姓为怀,对百姓的生死大事,思虑周到,施惠百姓也很宽厚。

庆历初年,仁宗就下诏国内各地立义仓,到了嘉佑二年,仁宗又诏天下设置广惠仓。这些义仓在灾害发生时都能及时发挥效用,使得老幼贫疾这些人都能得到养护,这种制度影响有宋一代,累朝相承。

在宋仁宗宽厚为民的亲政下,许多忠臣、贤良官吏都得到鼓舞,响应仁政,就如「圣代无隐者」的写照。例如,富弼治理青州(山东省旧府名),置房舍十多万间收养流民重建生活,救活五十余万人;治理郓州(春秋时鲁国邑地,在今山东境内)的刘夔开仓廪发粮赈济饥民,救活无数人民,让沦为盗贼者走回正路。

(参考数据:《宋史》)△

(有删减)

 
分享:
 
人气:19,72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