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文化 › 文章: |
君子重诺守信 天报厚德(图)
【人民报消息】「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认为承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君子不轻诺,做不到就不随便说,但只要是答应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办到。 朱晖信守承诺 汉代时的朱晖在读太学时,结识官职显赫的张堪。张堪钦佩朱晖的品行,很器重他,但朱晖认为自己是一名太学生,不敢与张堪交往过密。 一次,张堪对朱晖说:「你真是一个自持的人,值得信赖,我可以将我的妻儿托付给你。」对朱晖来说,张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朱晖对此重言不知如何反应,只是恭敬地拱手相应。 张堪去世后,因为官清廉没留下什么财产,朱晖听说张堪的家庭贫困,便亲自去探访并时常以钱粮接济。 朱晖的儿子不解地问他:「您和张堪有什么厚交?」 朱晖说:「张堪曾对我有知己相托之言,我心中已经信受了!」 朱晖还有一个朋友叫陈揖,陈揖过早谢世了,留下儿子陈友,朱晖尽一切力量帮陈揖尽父责。 有一次,南阳太守聘请朱晖的儿子出来当官,朱晖推辞而推荐陈友。 有一年,南阳发生大饥荒,朱晖把家中的钱财全部拿出来,救助周围百姓。 后来,朱晖当了尚书令,他儿子朱颔当了丞相,孙子朱穆出任冀州刺史,人们说这是朱晖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德行积累所致。(参考数据:《后汉书》) 杨公不贪财 明朝名臣杨博的父亲杨公是个商人,曾在淮扬地方经商,当时有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将一千金的钱寄放在杨家,请杨公暂时代为保管。 不料那盐商离开以后,竟然一去不回,杨公不知如何才好,便将那一千金埋藏在花盆中,上面种植花卉。并派人到关中去寻找,后来找到盐商家,不料那盐商已经去世了,家中只有一个儿子。 杨公得知消息后,便邀请商人儿子到杨家,杨公指着花盆说:「这是你父亲生前所寄托的金钱,现在就交由你带回去吧!」 商人的儿子非常惊讶不敢收取,杨公说:「这是你家的财物何必推辞呢?」因此说出原由,商人的儿子非常感动,于是叩谢携带那笔金钱回去。 后来杨公的儿子杨博中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杨博的儿子杨俊民也中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参考数据:《德育古鉴》) 天佑善心 徐少渔是钱塘人,光绪庚寅八月初,他向彝斋借了一百圆银币,没有立借据,只口头约定一年以后如数偿还。第二年八月初,徐少渔病倒了,危在旦夕之际,躺在病榻上的他一直喃喃自语:「还钱的时间快到了,我如果死了怎么办啊?」 其妻听后对徐少渔说:「你借的钱没有借据,没有履行约定的必要,你就不要愁了。」 徐少渔说:「他因为相信我,所以才没要借据,我怎么能自己不守信用呢?」于是让妻子将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两件狐裘拿去卖了,共卖了九十银圆,又从别人那里借了十圆,最终在约定的日期如数偿还给了彝斋。 没过几天,徐少渔的病痊愈了。 季札挂剑 有首古歌谣叫「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唱的是封地在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 季札是吴国第十九世君王最小的儿子,季这个字有最小的意思。有一天,季札到鲁国出访,中途经过吴国的附庸国徐国。宗主国的贵公子来了,徐国的国君自然热情欢迎招待一番。这期间,徐国君王喜欢上了季札的一样东西──他腰间佩带的宝剑。 于是季札决定,回国时再将宝剑送给徐君。不过,他只是心下暗许,并没有说出口。 一年之后,季札回到徐国,徐君却去世了。可是,宝剑还是要送给徐君的。后来他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然后离去。 季札说:「上次我经过徐国的时候,从徐君的神情上知道他很喜欢这把剑。但我还要出使,不便把剑送给他。虽然这样,但我在内心里已经将剑赠予徐君了,不能因为他的亡故就违背原先的承诺。」△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