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草鞋神醫神蹟多 虎叼鹿胎膏來謝恩(圖)
孫思邈,隋唐時期著名養生大家,壽逾百歲,道家奉其爲「真人」,醫藥學界譽之爲「藥王」。

【人民報消息】孫思邈,隋唐時期著名養生大家,壽逾百歲,道家奉其爲「真人」,醫藥學界譽之爲「藥王」。 孫思邈的著作《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個部分就有兩篇文章,是談怎樣做個好醫生的。文章中說,「大醫」必須具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是「習業」,一是「精誠」。 孫思邈在高山隨師學醫多年,因爲學得勤奮刻苦,加之人品醫德深得師父讚許,所以盡得師父真傳。臨下山辭別師父時,師父諄諄告誡他:「人間的事皆有定數,不能因爲一時的困難就消磨了濟世救人的願望,相信你更不會做出敗德害人、有辱師門的事來。初衷不改,必有大成。」 孫思邈含淚拜別師父下山之後,謹遵師父的教誨,全心全意地給人們看病。但事與願違,不管他走到哪裏,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一出手,病人就死。人們指責他、謾罵他,後來簡直像躲避瘟疫一樣趕走他。他不但要忍受風餐露宿的苦難,更要承受人們風刀霜劍的折辱。 有一天,孫思邈終於承受不住了,便含淚回山向師父一訴苦衷,師父沒有責備他,只是慈祥地看着他,語重心長地說:「你所受的苦我都知道,但這只是個過程,等你時來運轉的時候一切都會改觀。不要灰心,你的草鞋長到八斤半的時候就好了。」 孫思邈再次拜別師父下山,同樣又經歷了以往的遭遇,但他不灰心、不氣餒,在苦難中激勵自己。有一天他穿行在一個澇泥塘子裏,把草鞋幾乎都拽碎了,好不容易走出塘子,倚在一棵大樹旁用揉韌的草編穿捆綁草鞋,完事之後一看草鞋又肥又重,沒辦法也只好穿在腳上。 過不多時,忽然一隊送殯的隊伍伴着哭聲經過這裏,從抬着的棺材裏還往外滴着血。孫思邈走過去仔細觀察一下血跡,心裏明白人還有救。所以就追上去高喊:「站住!站住!人還有救,人還有救……」人們起先還以爲他是個瘋子在說胡話。他讓人們把棺材放下,人們就更不聽他的了,因爲當地有個習俗,出殯途中放下棺材不吉利。 沒辦法,孫思邈只好邊隨着走邊說:「人是難產死的對不對?不但孩子沒生下來,大人也流血不止疼死了,直到入棺出殯還滴着血。這人還有救,趕快放下棺材,不然就來不及了。」人們聽他說得全都對,就像親眼看見了一樣準,所以便放下棺材,打開讓他治。 孫思邈拿出一根銀針,找準穴位紮了進去,時間不長,便聽見產婦「啊」的一聲醒了過來,衆人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驚呼起來,正在這時,又傳出孩子的清脆哭聲,大人和孩子都得救啦!人們幾乎歡呼跳躍起來。 人們簡直像奉神明般地把孫思邈請回家裏,全家人是謝了又謝,拜了又拜,不知道怎樣盛情款待才能報答這救命之恩。自此以後,一根銀針救二命的事蹟被人們廣泛傳爲佳話。 第二天,孫思邈執意要走,全家人苦留不住。送一些銀錢作謝禮他也堅拒不收,只收下了一雙新鞋。產婦的丈夫想把他的舊草鞋扔掉,孫思邈卻怎麼也捨不得,找秤量了量正好八斤半。 自此他更堅信師父的話,普救世人於疾病痛苦之中。說來也神奇,從此看病真是手到病除,當然「草鞋神醫」的神蹟也越傳越廣。 有一天,孫思邈正在一座高山的小路上行走,抬頭一看,一隻老虎擋住去路。要逃跑已來不及了,只能不知所措地愣在那裏。沒想到老虎並沒有向他撲來,而是半跪兩條前腿,連連給孫思邈叩頭,然後又張開大口給他看。 孫思邈看到老虎瘦骨嶙峋的身形,又看到老虎這些超常的舉動,他斷定老虎是生了病,來找他看病。孫思邈大着膽子上前去看,只見老虎的咽喉處腫脹厲害,細看有一根骨刺橫紮在咽喉上下兩端。他不顧危險用一根鐵棍把虎嘴支住,防止治療時牠因疼痛而咬下造成傷害。然後拔出骨刺,割除爛肉,上上藥,取下鐵棍。老虎掉轉頭跑走了,孫思邈如釋重負般地笑笑。 這座山太大了,用了半天時間才來到山腳下。正走着,又見一隻老虎迎面跑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老虎已跑到面前,放下嘴裏叼着的東西,連連給他點頭,然後幾步一回頭地走遠了。他拿起老虎放下的東西一看,原來是鹿胎膏,這可以說是藥中至寶,打着燈籠也難尋的治病瑰寶。直到這時他才相信老虎是通人性的動物,牠也懂得如何報恩。 又有一天,孫思邈正在路上行走,突然天降傾盆大雨。接着隨着一聲大響,一條巨龍落在面前。他簡直被這意外的場面驚呆了,還沒等他緩過神來,巨龍便探着頭、張着嘴、用一隻龍爪指着自己的嘴讓他看。 這時已風停雨住,他雙手把住龍頭,往嘴裏仔細看去,見咽喉處有一個饅頭般大小的腫塊,並且已開始潰爛。他決定立即實施手術,先用鐵棍支住龍嘴,再用刀子割除爛肉,然後上上藥,取下鐵棍。巨龍上下張了張口,感覺好多了,向他點了點頭。又一陣瓢潑大雨從天而降,巨龍藉着雨勢,駕起雲霧騰空而去。 一個多月後的一天,孫思邈來到一條河邊,發現河水清可見底,也就是半尺來深的水,但河面很寬,足有二里地遠近。他開始涉水過河。正走到河中心,突見上游排山倒海般的洪水滾滾而來,前跑後奔都遠遠來不及了,他像泥塑木雕般的站在那裏忘了邁步。 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耳邊聽到驚天的一聲巨響,一條巨龍橫在河流上游,水不斷地往上漲,卻不見往下流。孫思邈這時已來不及多想,趕緊跌跌撞撞地跑到河對面高岸上。這時他向「龍擋壩」處一看,水簡直像小山一樣高。忽然,巨龍藉着水勢一躍而起,激起沖天巨浪一瀉千里地向下遊衝去。 孫思邈倒吸一口涼氣,想到是因自己救龍一難,龍也救自己一命,爲善之報真是如影隨形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春分藥王節(圖) 2019/3/22 (34,936次)
孫思邈與他的養生學說(圖) 2017/11/14 (40,546次)
藥王行善 母親遇難呈祥(圖) 2017/7/14 (41,330次)
神醫治鬼病(圖) 2017/1/19 (44,597次)
書法家傅山是神醫 還會打龍眼紙(圖) 2016/7/29 (29,473次)
荒謬!「藥王」孫思邈被譯爲「毒梟」(圖) 2015/4/15 (28,339次)
古人怎樣教弟子尋找穴道(圖) 2014/7/21 (42,600次)
清代三個小故事,很值得一看(圖) 2014/7/7 (40,081次)
一個能記起16次轉生的著名輪迴案例(多圖) 2014/3/31 (91,118次)
特斯拉見利忘義 被中共砍的第二刀見骨(圖) 2019/4/10 (392,961次)
百慕大三角 誰保護哥倫布死裏逃生(多圖) 2019/4/9 (245,271次)
六道輪迴!老鼠偷幫英老翁整理桌子(圖/視頻) 2019/4/7 (424,894次)
誰之手借地震在沙子上畫出精美絕倫的玫瑰花(圖) 2019/4/6 (245,671次)
人自稱世界上最聰明 爲啥拜蜜蜂爲師(多圖) 2019/4/5 (386,309次)
毛生日異象與宣告死期的隕石雨(圖) 2019/4/4 (279,894次)
別小看這消息!大陸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圖) 2019/3/31 (412,731次)
無解!這傢伙爲何高速逃離銀河系(多圖) 2019/3/29 (390,554次)
他元神離體看到5天后的恐怖攻擊(圖) 2019/3/27 (290,923次)

習近平會回頭嗎?看新華網3月18日頭版頭條(多圖) 2019/3/26 (452,224次)
新華網首頁的這個題目讓人爆笑(多圖) 2019/3/21 (454,637次)
美國女子昏倒後醒來 56歲變18歲(圖) 2019/3/20 (336,228次)
北京支損招 三胖被氣病 習不敢重蹈覆轍(多圖) 2019/3/18 (822,204次)
教宗猴兒急!欲見訪意的習近平被拒(圖) 2019/3/17 (410,031次)
一個沒透露過的密聞!掀起江氏父子往日醜事(多圖) 2019/3/16 (759,686次)
150死!熱帶颶風橫掃中共友邦非洲3國(圖) 2019/3/15 (366,789次)
神派下世 夢助奇才 世界被改變(多圖) 2019/3/13 (388,545次)
一則近似小笑話的真實小消息(圖) 2019/3/12 (492,452次)
川普在剷除人心中的無形監獄(多圖/2視頻) 2019/3/11 (582,322次)
中共和馬杜羅互開一個玩笑(圖) 2019/3/6 (469,988次)
擁抱中共!特斯拉被CCP捅的第一刀(圖) 2019/3/5 (468,960次)
這6項重大發明 竟然來自夢境(多圖) 2019/3/3 (343,749次)
正在發酵!川金二會完成歷史使命(多圖/英文視頻) 2019/3/2 (559,373次)
習仲勳的容和忍與江澤民的戮和狠(下) (多圖) 2019/2/28 (103,235次)
川金二會!傳奇酒店舉行世界傳奇會談(多圖) 2019/2/27 (413,562次)
進入另外時空46年的美國軍艦(圖) 2019/2/22 (351,312次)
中共二便失禁!美朝將互設聯絡處(圖) 2019/2/21 (464,375次)
物理大師束星北與王岐山的小偷論(多圖) 2019/2/20 (953,063次)
人類學家與多貢族智慧老人深談後依然白癡(多圖) 2019/2/17 (600,251次)
川普是對的!澳洲4歲童淚訴曾被流產(圖) 2019/2/16 (468,293次)
宇宙是無神論者的永遠不解之迷(多圖) 2019/2/14 (548,077次)
委內瑞拉誰會當總統!人民報修改紐時漫畫來作答 (多圖) 2019/2/10 (563,992次)
人民報2019中國新年獻詞:沁園春·話豬 2019/2/8 (590,942次)
中共懼川普!達沃斯論壇四易王岐山講稿(多圖/視頻) 2019/2/5 (640,459次)
人民報修改紐約時報的這幅漫畫 (圖) 2019/2/1 (509,18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