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奇聞 › 文章: |
蒲松齡前生與來世的歷史記載(圖)
【人民報消息】作爲中國人大概都知道《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然而知道蒲松齡前生與來世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今天就爲大家簡介一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生於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清康熙十八年,虛歲四十的蒲松齡將收集來的民間傳說與奇聞軼事整理後彙編成冊,定名爲《聊齋志異》。在爲《聊齋志異》所寫的序言《聊齋自志》中,蒲松齡講述了一個關於自己的奇異故事。 蒲松齡出生時,其父夢中見到一位病瘦僧人,穿着僧衣袒露右肩進入屋中。銅錢大小的一塊膏藥粘在乳旁,其父由夢中驚醒,正好蒲松齡出生了,而且乳旁果有一塊黑痣,與夢中僧人所貼膏藥的位置完全一致。原文:「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偏袒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注:「瞿曇」爲僧人的別稱)。他父親由此認爲兒子乃苦行仙僧轉世,便賜其字曰「留仙」,當時很多人也都認爲蒲松齡乃其父夢中所見的僧人轉世。蒲松齡自己也感嘆:「果是吾前身耶?」。 相比蒲松齡前世爲病瘦僧人,流傳更多的是蒲松齡轉生爲文人徐昆的記載。徐昆着有《柳崖外編》、《雨花臺傳奇》、《柳崖詩鈔》等書。徐昆的書《柳崖外編》中有王友亮、李金枝二人所作的兩篇序言,皆稱作者徐昆爲「蒲留仙后身」。這兩篇序言中講訴了一個神奇的故事。 就在蒲松齡去世後的一年,在距蒲家莊百里之遙的濟南城外金家莊,山西臨汾籍商人徐敬軒家中誕生一子。這個孩子過週歲時發生了一件奇事。週歲那天,天下着雨,徐家大擺筵席。正在大門口外迎客的徐敬軒忽見路上有一年輕書生冒雨而行,便頓生惻隱之心,邀這位書生進家來避雨。書生見堂中設筵,便問何故,徐敬軒答道:「兒子週歲」。便抱出讓書生看。本來啼哭不止的嬰孩一見書生便咧開嘴笑。書生忙問:「此莊何名?」答:「金家莊」。書生且泣且喜:「是啊,是啊,您的兒子就是我的老師轉世啊!」徐敬軒驚問其故。書生說:我的老師蒲留仙(也就是蒲松齡),在前年的今日去世,臨終前留下一句:「紅塵再到是金鄉」,我遍訪也沒有尋得,不想今天在這裏遇到。徐敬軒這時才恍然大悟,想起了前年那個神奇的夢。 徐敬軒經商多年,掙下一份家業,可惜膝下無子。前年,他去小峨眉山祈子,偶得一夢,夢中至一處地方,不知是何境界,只見垂柳映清泉。見一老儒生來此,手執蒲扇,笑而不語。徐敬軒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此汝子也」。醒後思索半天,也不知何意。不久,夫人盧氏懷孕。 徐敬軒將夢中所見老儒的相貌一一描述後,書生說:「你所見到的確是我的先師蒲松齡先生」。倆人還悟到:夢中垂柳映清泉,暗喻其號「柳泉」,手執的蒲扇,暗喻其姓爲蒲。徐敬軒大喜,便給兒子取名昆,字後山,號柳崖。(注:蒲松齡號「柳泉」,「泉」爲水,那麼「昆」、「後山」、「柳崖」皆有山的含義,山水相對,前世與今生互補。)於是,人傳其事,事奇人奇,還在襁褓中的徐昆就成了奇人。 說來也真神奇,徐昆這孩子還真不尋常,三歲識字,過目一二遍就可背誦,到十五六歲時,已是少年才子,時人爭相拜訪。連當時的一些文壇泰斗,如錢大昕、朱筠對他評價都很高。錢大昕稱讚他的書:「讀後山之說,使人油然有得」。朱筠稱他是「山右之名士,蒲留仙后身也」。 蒲松齡轉世爲徐昆之說在民間也愈傳愈廣,徐昆本人也深信輪迴之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當時的暢銷書。於是,模仿之作叢出。可惜這些仿作「筆墨既無可觀,命意不解所謂」。徐昆覺得作爲蒲松齡轉世,自己有責任寫出一部真正的聊齋續篇來「記我前生事,鴻文序外編」,於是收集各種神奇超常之事爲素材,耗費心力,終於彙編成《柳崖外編》一書。 《柳崖外編》共十六卷,二百九十二篇,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完成一至八卷,相隔十二年後完成九至十六卷。《柳崖外編》與《聊齋志異》相比,風格不盡相同,然而文筆同樣流利酣暢,人物刻畫一樣精細。因此,一問世就獲得了「無愧《聊齋》再世」的讚譽。當時著名學者錢大昕爲他題詩稱讚說:「聞說家園似輞川,天機清妙有仙緣。閒中小試生花筆,補入《聊齋志異》編」。 另外,徐昆的婚姻竟然也是神奇之事。徐昆少年時,遵父母之命從山西老家迎娶劉氏六娘爲妻。不久,劉六娘病逝,臨終前對婆婆說:「請您把我的骸骨收埋好,我來世再到您家來」。徐昆的父母感其言,遂將劉氏埋於蓮花溝上。後來,徐昆繼娶高氏爲妻。 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徐昆回到老家臨汾,過着歸隱田園的恬靜生活。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寫作、創作上,同時潛心於刻書印書。《柳崖外編》的大部份就是在這裏完成的。他寫的戲曲《雨花臺傳奇》成爲當時最爲流傳的劇本,深受人們的喜愛。 一日,鄰縣襄陵(今山西襄汾縣),正在演出徐昆的《雨花臺傳奇》,劉六孃的母親前去觀看,遇到一看戲的女孩,其神態極似自己去世多年的女兒,不由得駐足端詳。女孩也頻頻注視着劉老夫人。散戲後老夫人尾隨她來到女孩家,拉着女孩的手哭着說:「妳不是我的女兒,但爲什麼神態這麼像我女兒呢?」女孩聽後不禁潸然淚下。女孩名叫李窈,年方十四,就是劉六孃的轉世,她能記得自己前生之事,常常獨自嘆息:「六兒,六兒,今生怎生啊」。今日遇到前世的母親怎能不激動呢。劉老夫人說:「妳知道這個《雨花臺傳奇》是誰寫的嗎,他就是妳前生之夫啊,現在雖然他已經另娶妻室,但這個高氏很賢淑,我還是想完成妳前生的願望,讓妳回到徐家,與高氏以姐妹相稱。」當時,李窈的母親不太願意,可劉老夫人千方百計託人作媒,第二年,十五歲的李窈成了徐昆的妻子。這時,徐昆已經四十多歲了。 李窈「柔嘉多才」,深得徐昆母親的喜愛,與高氏相處得也很好。有一年清明上墳,路過劉六娘墓,李窈流着淚對高氏說:「這是妹妹我的前生,如同花落入泥啊」。說完淚流不止。高氏問她爲何這麼傷感,她說:「記得我從陰間往陽間轉世時,袖中有竹籤二十多枚,其中有九枚合歡竹。恐怕我與徐郎的姻緣只有九年啊」。高氏只得勸慰說:「這些不足爲信」。 乾隆三十五年徐昆中鄉試第二十五名舉人。不久,他攜家眷到京城。兩年後,李窈在京城病逝,享年二十四歲,與徐昆正好做了九年夫妻。徐昆悲痛不已,將她安葬在北京城外的陶然亭畔。徐昆的好友爲墓碑作圖,繪有李窈的畫像,周圍綴有李樹、柳樹、合歡、落花。題爲「花落餘芳」。爲紀念這位兩世皆鍾情於自己的女子,徐昆爲其寫了一部劇本《合歡竹傳奇》共二十四出。 徐昆的夫人李窈有前世記憶,記的轉世時袖中有竹籤二十多枚,其中有九枚合歡竹,結果真的只活了二十多歲,與徐昆只做了九年夫妻,可知壽命、姻緣都是安排好的,冥冥中有定數。△ (有刪減)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