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新聞簡述(圖)
 
畢藤菲
意大利前總理倫齊在辭職不到5個月之後,4月30日輕易贏得執政民主黨的領袖選舉再次成爲黨魁。

【人民報消息】 重返政治舞臺 意大利前總理倫齊再任黨魁 意大利前總理倫齊(Matteo Renzi)在辭職不到5個月之後,重返政治舞臺,4月30日輕易贏得執政民主黨的領袖選舉,再次成爲黨魁。 根據初步點票結果,倫齊在全國各地的臨時投票站獲得72%的選票,大幅領先另外兩名對手,大約200萬黨員進行了投票。司法部長奧蘭多(Andrea Orlando)得票19%,而普利亞大區區長埃米利亞諾(Michele Emiliano)得票9%左右。倫齊在黨總部發表了長篇勝選演說,表示「這是一個全新篇章的開始」。 2016年12月憲法改革公投落敗後,42歲的倫齊辭任總理,由當時的外長吉特羅尼接任。但倫齊很快就開始規劃復出。倫齊現在將領導民主黨參加2018年年初的議會選舉。 防北韓失控 美無人偵察機全球鷹飛抵日本 據《蘋果日報》報導,一架部署於關島美國空軍安德森基地的無人偵察機「RQ-4全球鷹」(Global Hawk),5月1日飛抵東京的橫田基地,預計10月底前暫時配置在日本。 美軍橫田基地第374空輸航空團表示,美國打算把5架全球鷹及相關人員約105人,配置到橫田基地。在48小時內,會有第2架全球鷹也飛抵橫田基地。報導指,雖然第374空輸航空團稱,「是爲了躲避颱風,才暫時把全球鷹部屬至日本」,但《產經新聞》認爲,可能與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升高有關。 全球鷹是由美國軍火生產商「諾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製造,全長約14.5公尺、寬約40公尺,它可長時間進行警戒、監視任務,續航時間逾34個小時。 美國務院再對歐洲下發新旅遊禁令 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5月1日對歐洲下發旅遊警報,要求旅歐的美國公民對歐洲大陸持續的恐襲威脅保持警惕,此禁令到9月1日爲止。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務院在警報中提及最近在法國、俄羅斯、瑞典和英國發生的恐襲事件,並表示伊斯蘭國組織和基地組織有能力在歐洲策劃和發起恐襲。國務院一位官員表示,此禁令並非由於某具體恐襲威脅,而是由於國務院意識到歐洲大陸存在的、持續的恐襲風險而發佈的。國務院的禁令中說歐洲的大商場、政府設施、酒店、俱樂部、餐廳、禮拜場所、公園、機場等場所都可能成爲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 美國國務院曾經於2016年冬天的假期期間下發歐洲旅遊禁令,該禁令到2017年2月份到期。 美俄外長將在阿拉斯加州北極峰會場邊會晤 據東網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週一(5月1日)表示,拉夫羅夫和蒂勒森在電話中交談,討論了5月10日和11日在阿拉斯加舉行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時的會談時間表。與北極接壤的8個國家官員,將聚首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討論北極地區環境保護問題。費爾班克斯會談將是兩國外長一個月內第二次會談。 俄羅斯外交部的聲明,並未透露拉夫羅夫和蒂勒森在阿拉斯加主要會討論什麼問題。在5月1日電話交談時,兩人就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4月26日和27日舉行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交換意見。 報導稱,敘利亞內戰、烏克蘭危機和北約東擴是莫斯科和華府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 白宮幕僚長:川普政府考慮修改誹謗法 白宮幕僚長普里巴斯4月30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採訪時表示,川普(特朗普)政府考慮修改誹謗法,可能限制某些媒體自由。普里巴斯說,媒體需要「對如何報導新聞要更負責任」。 普里巴斯的此番言論正值川普在賓州慶祝自己100天執政活動上。川普說媒體「不及格」,川普也嘲笑《紐約時報》,稱該報紙糟糕的財務狀況迫使它縮減印刷量。「這份報紙越來越小。你注意到了嗎?它開始看起來像一本漫畫書。」 川普曾經在2016年競選期間在得克薩斯集會上表示修改誹謗法。當時,他警告《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它們可能會被起訴。 韓國總統大選民調 文在寅穩坐第一 韓國總統大選將於2017年5月9日舉行,根據新民調顯示,呼聲最高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穩坐第一,排名二、三的國民之黨安哲秀和自由韓國黨洪準杓的差距縮小至誤差範圍。 據報導,CBS電視臺新聞節目委託民調機構Realmeter於4月27到29日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文在寅的支持率高達42.6%,安哲秀的支持率爲20.9%,洪準杓支持率較前一次上升3.7個百分點,達16.7%。和三週前進行的上一次調查相比,安哲秀的支持率大降15.4個百分點。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新聞簡述(圖) 2017/4/26 (51,243次)
新聞簡述(圖) 2017/4/19 (49,332次)
新聞簡述(圖) 2017/4/12 (47,338次)
新聞簡述(圖) 2017/4/4 (51,266次)
新聞簡述(圖) 2017/3/29 (47,957次)
新聞簡述(圖) 2017/3/20 (43,749次)
新聞簡述(圖) 2017/3/14 (44,060次)
新聞簡述(圖) 2017/3/7 (43,485次)
新聞簡述(圖) 2017/2/27 (38,533次)
不可思議的離奇猝死…寫給活人看(上)(多圖) 2017/5/3 (318,206次)
宋美齡評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上) (圖) 2017/5/2 (635,558次)
印度八歲女「猴孩」衣衫乾淨成謎(圖) 2017/4/30 (106,359次)
歐盟離婚條件太…英相哭了,勒龐蹦高兒(多圖) 2017/4/29 (191,871次)
震驚世界的偉大演出 爲何你必看(多圖) 2017/4/28 (282,368次)
意念把四肢擰成麻花 此新聞深具含義(多圖) 2017/4/27 (281,588次)
北極熊的祈禱是人類的新課題(多圖) 2017/4/25 (104,166次)
習近平的這個決定破除上海幫的陰謀(多圖) 2017/4/24 (632,724次)
斥捧殺習近平!人民報銀行帳戶的錢不翼而飛(圖) 2017/4/22 (230,610次)

咋回事!英脫歐至今眉毛眼睛看不清楚(圖) 2017/4/21 (199,170次)
臺灣政黨呼籲生育並堅持立法同性結婚(圖) 2017/4/20 (198,226次)
人各有命!從碾軋不死的娃說起…(多圖/2視頻) 2017/4/17 (264,620次)
朝鮮再試射導彈 被美原地爆頭(多圖) 2017/4/16 (207,752次)
厲害!川習會一對一的進行了交流(多圖/視頻) 2017/4/13 (742,759次)
每日郵報涉誹謗 美第一夫人獲賠償(圖) 2017/4/12 (200,092次)
描述敘利亞戰爭苦難 普京辯不過卵石(16圖) 2017/4/11 (274,544次)
川普給阿薩德吃了59個大黑棗之後(多圖) 2017/4/10 (217,799次)
銀河系被誰推動 科學家的解釋笑掉大牙(多圖) 2017/4/6 (276,688次)
清明節江系在新華網暗咒習近平(多圖) 2017/4/5 (215,034次)
三條腿的倫蒂尼靠他自己的殘疾爲生(圖) 2017/4/4 (86,835次)
明鏡被封!何頻無意點火燒到江老闆(圖) 2017/4/3 (637,046次)
天上三恆星衝突 人間英格蘭奪位(多圖) 2017/4/2 (281,556次)
不同時期的11張古地圖讓我們學會謙卑(多圖) 2017/4/1 (294,077次)
小笑話:港人"治"港 林鄭被任命(圖) 2017/4/1 (298,807次)
今年七一宣誓就任港首的不是曾俊華(多圖) 2017/3/31 (219,488次)
新華網透露中聯辦張曉明成臭襪子(多圖) 2017/3/28 (200,499次)
小笑話:得罪誰,林鄭也不敢得罪他(圖) 2017/3/27 (297,406次)
新華網首頁這宣傳畫要整死習近平(多圖) 2017/3/25 (250,774次)
慘不忍睹的NASA新發現(圖) 2017/3/24 (276,696次)
習近平,香港什麼時候不再需要一國兩制(圖) 2017/3/23 (204,650次)
四位因公殉職的優秀共產黨員猝死(多圖) 2017/3/22 (310,275次)
南蘇丹客機墜毀只剩尾巴 全部逃生(圖) 2017/3/21 (77,779次)
神的眷顧!美國男子神奇打盹逃過死劫(多圖) 2017/3/21 (111,731次)
大難正在臨頭!加州沙漠成花的海洋(多圖) 2017/3/20 (302,173次)
《麻醉師》全國巡演 爲抖落江那點醜事(圖) 2017/3/19 (612,01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