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灾祸 › 文章: |
董乐山为何拒绝把骨灰埋在中国(图)
【人民报消息】中国人爱说叶落归根,所以有些海外华人到了晚年,会选择回国定居,有些人即便死在国外,也会让子孙把骨灰带回祖国安葬。与他们相比,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临死前他竟留下遗言:骨灰不埋在中国。董乐山的儿子董亦波在一篇题为《与命运抗争》的序文中告知世人:「1999年3月的一天,董乐山的家人将他的骨灰带离祖国。他在这片土地上的使命已经结束。」 那么董乐山为什么拒绝把骨灰埋在祖国呢?我相信,像他这样一个著名的文化人,如果不是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有过痛彻心扉的大悲凉大绝望,是绝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 让我做出这种判断的根据是董乐山独特的人生经历。 1924年,他出生在一个逐渐没落的宁波中产商人家庭,年轻时思想左倾,在上海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虽然后来因故失去了联系。1949年,许多朋友劝董乐山去香港,但被急于投身为新政权服务的他断然拒绝了。1950年,董乐山考上了新华社外文部,马上一封信把五妹董木兰从上海叫去:「只有参加革命才是出路」。过了两年,四弟董名山从浙江大学毕业后也分到了北京。董乐山嘱咐他:「一旦你入了党,就要一辈子为共产主义理想服务。」 然而,董乐山热烈拥抱的新时代和新政权却很快对他本人露出了狰狞。1957年,刚在中共「八大」上与钱钟书等人一起担任过英文翻译的董乐山被划为右派。直接原因是:他主张职业自由,开放职业市场,并认为苏联的产品质量不好。「董乐山那人性格特别耿直,孤傲。这样的人不当右派,谁当?」他的妹夫,同时被划为右派的伍文煦说。 「文革」期间,有位友人因受不了逼供,胡编乱造,编出了一个子乌虚有的特务组织,董乐山的名字也列在其中,于是他被关入了牛棚,受到长期关押、审讯和逼供。因为不肯诬告他人,董乐山一直被关到只剩他一个人。再后来,他又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期间因疲累过度,从拖拉机上摔下来断了一只胳膊。 受董乐山影响来到北京工作的四弟五妹,也都没有躲过一轮轮的政治运动。董名山质疑苏联出兵匈牙利,董木兰对当时的支部书记提意见,后果可想而知。后来,有一次相见,董乐山抱歉的对妹妹说:「我对不起你,把你叫到北京来……结果你们都成右派了。」 文革后,平反了的董乐山可以说是时来运转功成名就,他翻译的《1984》、《光荣与梦想》、《中午的黑暗》、《第三次浪潮》等外国名著风靡一时,但他耿直孤傲的内心却并没有因此从毛时代的创伤中平复过来,不但没平复,越到晚年还变得愈发敏感抑郁。 据说,董乐山生前很少向人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即使他的亲哥哥董鼎山从美国归来,想要了解弟弟所遭受的苦难,他也只是稍微讲了一些皮毛,「此后就封口」。在亲人们的回忆中,董乐山忧郁焦虑,「好似有种有苦难言的神态,他的愁眉苦脸好似已经成型,笑颜难开。」即使到美国旅行探亲,董乐山也常常陷入忧思,对观光毫无兴趣。只有在和侄儿董森林的一次谈话中,他才偶然袒露心迹。据董森林回忆:「一九九八年,三叔病重,我去京探视。……那天他精神尚好,对我说,二十世纪是黑暗、恐怖、杀人、专制的世纪。他一生追求社会公正、公平的理想已付之东流。」有论者分析,董乐山说上面这段话的时间是1998年。如果说,像他这样在八十年代平反的老右派,在当时还曾对共产党的改革寄托过一点希望的话,到了「六四」镇压之后,他对那个政权已经彻底绝望。这个分析我想是有道理的。 在董乐山翻译的诸多外国名著中,有不少都极权主义有关,这一点绝非偶然。其实,何止是他的译着与极权主义有关,他的一生不亦如此吗?他的大悲凉大绝望,乃至他拒绝将自己的骨灰埋在祖国,都可以从中得到解释。 清人有咏梅诗云:「老死空山人不见,也应强似洛阳花。」1999年1月16日,病入膏肓的董乐山拒绝了最后抢救,静静的在北京一家医院去世。如今,他长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近太平洋的一个山岗上的陵园里。骨灰安放处座东朝西,面对太平洋遥望着中国。△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