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德音之谓乐(图)
 
2016年2月24日发表
 
古人以乐修身,以乐祭祀天地,其丰富的文化涵载是儒、释、道三大家传统文化在乐中的结晶,道法 自然,与天地合其德,讲求中正平和,以善感化,天人合一,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

【人民报消息】《乐记》云:「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是说德性是人性内涵的根本,音乐是德性外观的光华。乐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义。古人以乐修身,以乐祭祀天地,其丰富的文化涵载是儒、释、道三大家传统文化在乐中的结晶,道法自然,与天地合其德,讲求中正平和,以善感化,天人合一,「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 关于乐的起源,《乐记》记载:凡「音」,乃是生于人心直观感触,而「乐」则是通乎伦常大道。乐音种类很多,有不同的层次,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称为乐,并明确界定说「德音之谓乐」。 高层次的乐音是天道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悖逆天道原则的低级乐音,使人听后意志颓废或骄横,走向堕落。所以《乐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唯君子为能知乐」。主张音乐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因此,对乐音要有所选择,惟有君子才懂得真正的乐。 乐具有教化的社会功能。乐之所以能为教,是因为乐的形式最为人民喜闻乐见。乐有音调,有节奏,有强烈的感染力,闻声而心从,润物细无声,「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 华夏古圣人最为看重人心的教化,因此非常注重音乐,用其善化民众。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是一切理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圣人有德而且行道,其乐教体现出对天道真理的追求、体悟和对道德正义的彰明。 古时广义上的「乐」,不仅是单纯的音乐,而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总称。圣人作乐敬天事神,乐在礼仪中成为沟通人和天地神明的桥梁与纽带,成为中国古代雅乐的一种典范。《易书》云:「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如黄帝之乐《咸池》、颛顼之乐《承云》、尧之乐《大章》、舜之乐《韶乐》。 人们听其声,眼观威仪之礼,行止唯恭,言出必仁,淫邪不入,感到心胸宽广。因此先圣制礼作乐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口腹耳目的嗜欲,而是用以教导人民明辨是非真妄,回归天理正道,做到普天之下互相敬爱,感召上下神祇;圣人使用礼乐时,天地神明都帮他彰明教化,天地欣然和谐,万物欣欣向荣,达到人神相和的境界。这也是乐的主旨精神之所在,因此说「乐的道理太深奥了」。 孔子尤其看重音乐实施的道德含义,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孔子观看《韶乐》时称赞「尽美矣,又尽善也」,以至于使他「三月不知肉味」。此后,「尽善尽美」不仅成为一句成语,更成为美学史上关于评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标准。凡合乎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圣贤之道及其圣人境界、伦理道德,蕴含在美的旋律中,使道德渗透进音乐,「美」与「善」在这里已经以一种更高的层次合一了,「善」的内核与「美」的形式已经无须区分了。孔子整理《诗经》并将其制为琴歌,「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子夏谈雅乐与溺音的区别。魏文侯问子夏说:「古乐与今乐有什么不同?」子夏回答:「古乐是黄帝、尧舜以来,圣贤相传的雅乐。节奏平和而庄重,富有寓意。乐声谐和,气势宽广,弦匏笙簧一应管弦乐器都听拊鼓节制,以擂鼓开始,以鸣金铙结束,舞姿迅捷且雅而不俗。《诗经》中说:『肃静宁定的德音啊,其德行能光照四方,能慈和服众能择善而从。』所谓的今乐,有些只能称之为溺音。表演时行伍杂乱,奸声滥溺,表现出满足种种物欲的狂热,毫无思想内涵可言,完全悖逆于德,不能称为乐。」 师旷制止溺音。春秋时晋国的师旷被后人称为「乐圣」。一次,卫灵公访晋,令师涓演奏乐曲,刚开始演奏,师旷就急忙制止说:「快停住!这是《清商》,商纣的朝歌北鄙之滥曲,是不祥之音。音乐是来传播德行的,有害德行的溺音千万弹不得呀!」晋平公于是向师旷说:「那你演奏一个吉祥的曲子。」师旷于是演奏《清征》,但见祥云缥缈,瑞霭纷纷,有数只玄鹤飞来展翅起舞。此后,人们常用「玄鹤降云」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动听。师旷还创作了《阳春》、《白雪》等清逸迥然、曲高和寡的雅乐,表达君子高洁的志向。 闻乐知德、闻乐知风。春秋时吴国季札来鲁国观赏周朝的礼乐,演出时他并不知道每组诗章的题目,但他却能心领神会,辨别出十五国风,透析礼乐之教的深远蕴涵。如演奏《齐风》时,季札说:「真美呀!好洪亮啊!这是东海表率,大概是姜太公吧?他的国家前途不可限量啊。」演奏《大雅》时,他说:「宽广呀!声音多么和谐。曲折舒缓而本体刚健正直,大概是文王的节操吧?」《韶乐》体悟的是天地之心志,季札观赏《韶乐》时叹为观止:「完美啊,广大无边像上天一样覆盖一切,像大地一样承载一切。这是上天的盛德吧?!」 音乐的内容内涵是主要的,演奏者的道德修养是重要的。自古以来的杰出音乐家不仅音乐造诣高深,而且品行高洁。春秋时师文向师襄学琴时,每日静心体悟音乐表达的意境,不断完善修养。 不久,他开始演奏,首先奏响属于金音的商弦,发出南吕乐律(八月律),只觉琴声挟着凉爽的秋风拂面,草木都要成熟结果了。面对这金黄收获的秋色,他又拨动属于木音的角弦,发出夹钟乐律(二月律),随之好像有温暖的春风缓缓吹来,草木发出嫩芽。接着又奏响属于水音的羽弦,发出黄钟乐律(十一月律),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冻。再往下,他叩响了属于火音的征弦,发出蕤宾乐律(五月律),又使人仿佛见到了骄阳似火,坚冰消释。 最后,师文又奏响宫弦总括以上四种音律,顿时感觉四周有南风轻拂,祥云缭绕,甘露从天而降,清泉于地涌出。音乐艺术之高超,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在于「得心应手」,用正心、正念以达到宁静致远,心身和一,与天地相和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人有喜爱音乐的传统。如春秋时伯牙弹琴钟子期善听的传说:伯牙鼓琴,意在高山,钟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志在高山」;意在流水,钟子期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乐曲《高山流水》也流传后世。 西汉以后,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君子礼乐一刻不离自身,即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 三国时嵇康写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表达出其对超然玄远的境界──道的追求。白居易《对琴待月》诗:「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描绘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物我相知,天人合一」的意境。 艺术的意境和境界在于使人的思想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以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水平,领悟蕴含和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义的更高境界,从而实现对天道的领悟而把握永恒。真正的艺术源于伟大的神传文化。△

 
分享:
 
人气:21,477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