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報消息】萬里2015年7月15日12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臨終前他不讓繼續搶救,不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過多的負擔。 7月22日,爲悼念萬里,首都天安門、新華門、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邊境口岸、對外海空港口,中國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 同一天,萬里的遺體在八寶山火化,習近平等前去送行。習仲勳夫人齊心率全家送花圈、胡耀邦夫人李昭送花圈致哀。送行的人非常多。 ● 沒有萬里,就沒有小崗村

據泰山晚報微博,萬里之子萬曉武在朋友圈回應小崗村民弔唁,「無論來多少小崗人,我們都熱烈歡迎」「您們能來,證明還沒有忘記老爺子!」 中新網7月17日以《小崗村「大包乾」發起人:沒有萬里,就沒有小崗村》爲題,回憶爲什麼小崗人舉着「要吃米,找萬里」的標語去八寶山悼念萬里。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萬里於1977年2月任輕工業部第一副部長。同年6月,萬里調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兼安徽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安徽省革委會主任。他以寧摘烏紗帽也要讓農民吃飽飯的勇氣,大力支持、推廣肥西縣「包產到戶」和鳳陽縣小崗村「包乾到戶」的做法。 1978年,安徽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人民生活出現嚴重困難。這年冬,安徽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現小崗村)的18位農民按下手印,分田到戶,率先實行農業「大包乾」。此舉在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的支持和推廣下,恢復了中國農村的本來生存面目。 時任小崗生產隊隊長、「大包乾」發起人之一的嚴宏昌2015年7月16日回憶了「大包乾」的「前世今生」。「大包乾」即「包產到戶(分田到戶)」。 嚴宏昌說:「可以說,沒有萬里,就沒有小崗村。萬里的話起到了拍板定論的作用,給小崗村的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可以想象當時他這麼做,承擔着多大的『風險』。」 回憶起萬里1980年元月到他們生產隊視察時的情景,嚴宏昌表示,「我向萬里彙報大包乾的相關情況時,他說,『做得好,我早就想這樣做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