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劉留臺拾金還主 惠澤子孫(圖)
 
慧淳
 
把別人的東西據爲己有,是矇昧良心的做法。

【人民報消息】古代的八德須知,可不是現代人的標準。看看就知道了,真照着做的人可有福了。 劉留臺拾金還主 惠澤子孫 宋朝時代,有個叫劉留臺的人,家裏非常貧困。一天,他在澡堂裏拾到一隻布袋,裏面裝滿金子,他就推託不適,要休息休息,於是坐在那裏等待失主回來找尋。 一直等到第二天早晨才有個商人回來,尋尋覓覓的樣子,急得直抹眼淚。劉留臺走上去問清楚,確認那袋金子是他的以後,就毫不猶豫地把那袋金子還給了他。商人非常感激,拿出一捧金子要酬謝他,但劉留臺卻說什麼也不肯接受。 別人問他:「你怎麼那麼傻,那可是實實在在的金子!」劉留臺平靜地回答說:「把別人的東西據爲己有,是矇昧良心的做法。況且生意人辛辛苦苦,勤勤儉儉,才積蓄下這些錢,一下子丟了,他能不悲痛嗎?要是找不到,沒準會尋短見呢!拿了一袋金子而損失了一條人命,我可不幹這樣的事啊!」大家聽了,都佩服他的高尚和義氣。 後來,劉留臺考取了進士,由於他的仁義,官做到了留守(陪京或行都的行政長官)。他的子孫中也有很多做了官的,真是惠澤及於子孫啊! 魏敬益好義博施 舉世無雙 元朝有個叫魏敬益的,喜歡扶危救困,很講義氣。魏敬益家有良田一千六百畝,算得上是富足之家。但他看到四周百姓生活還十分困苦,心裏很過意不去,總想着怎麼幫助他們。 有一天,他對兒子說:「我上次買了四莊村一千畝田,那些賣了田的百姓,失去田就像丟了命根。他們縱然寬鬆一時,但以後就沒什麼吃的了。都說人不到窮時不賣田,我看他們實在可憐,不如現在就把田還給他們吧!你們只要勤儉持家,不胡作非爲,我們家現有的那些地也足以養活你們了。」 說完,他就讓兒子把四莊村的百姓都叫來,對他們說:「我買了你們的田,致使你們耕無地,食無米。同樣是人,同樣生活在天底下,你們卻過得這樣苦,我看了於心不忍。現在我把田如數還給你們,請你們拿回去吧!」 老百姓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始終不相信眼前的那一幕是真的。魏敬益又說了一遍,他們明白這是真的了,個個都含着眼淚,感激不盡。 魏敬益平時也經常幫助村民,誰家兒女要是到了婚齡,卻因貧困沒法結婚,他就主動拿出錢來,幫他們操辦婚事,做法和禮節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誰家老人生了病,或孩子沒有飯吃,他像自己的親人那樣對待他們。 村民們只要一談起魏敬益都由衷地讚歎道:「唉,他如此博愛,當今世上再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人了!」 魯國有義婦 免受戰亂苦 周朝時,齊國攻打魯國。在路上,齊軍看見魯國一婦人,一隻手抱着個幼孩,另一隻手還領着個孩子,急匆匆逃難去。齊軍派人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情急之下,婦人把手裏抱着的幼孩一丟,拉起領着的孩子,以更快的速度向前逃跑。不過終究跑不過那些士兵,她被抓起來後,士兵問她:「爲什麼把更小的孩子扔掉,反而拉着大些的孩子逃跑?」 婦人答道:「大些的孩子是我哥哥的;扔掉的那個孩子是我自己的。情況危急,如果兩個同時帶上,一定會被抓住。所以,我只好把自己的孩子扔掉!」 齊國的士兵覺得奇怪,問她道:「哥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哪個更親呢?」 婦人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當然是自己的孩子更親。但扔掉哥哥的孩子,卻帶着自己的骨肉逃難,不仁義啊!」 齊軍聽了非常震驚,都說:「魯國是個仁義之國,就連婦人的舉動都如此。這樣的國家不該受到攻打才是啊!」於是,齊軍停止戰爭,班師回朝了。 後來,魯侯聽說這件事也很受感動,賜給那婦人百匹絲綢,並賜封號爲「義姑姊」。 魯國有義婦,免受戰亂苦!仁義之利國益民,可謂大矣! (均據清代蔡振紳《八德須知》)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4/9/11/6014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段子:成龍打臉史(圖)
1. 段子:成龍打臉史(圖) (418,886次)

解讀43個正體變簡化漢字的可怕預兆(圖)
2. 解讀43個正體變簡化漢字的可怕預兆(圖) (417,663次)

李小鵬沒當山西省委書記的真實原因(圖)
3. 李小鵬沒當山西省委書記的真實原因(圖) (404,856次)

醜聞集錦!中共三呆婊江澤民現眼大全(多圖)
4. 醜聞集錦!中共三呆婊江澤民現眼大全(多圖) (403,397次)

起底央視前主播沈冰:女兒是周永康的(圖)
5. 起底央視前主播沈冰:女兒是周永康的(圖) (362,527次)

馬總理製造空難助江 馬航近200空乘辭職(圖)
6. 馬總理製造空難助江 馬航近200空乘辭職(圖) (339,215次)

慢慢懂!習咋把黨未來的接班人都收拾了(圖)
7. 慢慢懂!習咋把黨未來的接班人都收拾了(圖) (321,027次)

王冶坪密友爆驚天內幕!江爲何晚宴嗖的站起高歌(多圖)
8. 王冶坪密友爆驚天內幕!江爲何晚宴嗖的站起高歌(多圖) (301,754次)

王冶坪對老姐妹訴苦:他都沒這樣看過我(圖)
9. 王冶坪對老姐妹訴苦:他都沒這樣看過我(圖) (291,420次)

成功轉移全球視線 江贊普京
10. 成功轉移全球視線 江贊普京"夠義氣" (267,289次)

羅平生物羣與人類 觸摸億萬年前的生命(上) (多圖)
11. 羅平生物羣與人類 觸摸億萬年前的生命(上) (多圖) (251,202次)

內幕:江沒緊急入院 周沒絕食上吊
12. 內幕:江沒緊急入院 周沒絕食上吊 (246,363次)

歎爲觀止的世界最大鳥巢 設計超過人類(圖)
13. 歎爲觀止的世界最大鳥巢 設計超過人類(圖) (228,761次)

羅平生物羣與人類 觸摸億萬年前的生命(下) (多圖)
14. 羅平生物羣與人類 觸摸億萬年前的生命(下) (多圖) (227,086次)

小笑話:李長春向張德江傳授升官祕訣(圖)
15. 小笑話:李長春向張德江傳授升官祕訣(圖) (224,839次)

一枚
16. 一枚"史上最大蛋"令科學家來回轉磨磨兒(多圖) (213,696次)

貌似小笑話的新聞:普京追着冷屁股貼熱臉(圖)
17. 貌似小笑話的新聞:普京追着冷屁股貼熱臉(圖) (213,373次)

恆星被黑洞吸積而死亡的那一刻(多圖)
18. 恆星被黑洞吸積而死亡的那一刻(多圖) (208,141次)

中國著名律師高智晟致胡溫第三封公開信(圖)
19. 中國著名律師高智晟致胡溫第三封公開信(圖) (189,777次)

環球時報驚呼:這樣對待老江太殘忍(多圖)
20. 環球時報驚呼:這樣對待老江太殘忍(多圖) (164,628次)

廣州一把手新任三天 羊城晚報給老江報喪(圖)
21. 廣州一把手新任三天 羊城晚報給老江報喪(圖) (156,615次)

李肇星突然從雲層跌下來的祕密(多圖)
22. 李肇星突然從雲層跌下來的祕密(多圖) (154,030次)

敗壞教育!與江通姦的陳至立必須伏法(圖)
23. 敗壞教育!與江通姦的陳至立必須伏法(圖) (146,365次)

江系再次攪局 空穴編造湯燦逃日(多圖)
24. 江系再次攪局 空穴編造湯燦逃日(多圖) (145,015次)

新華網有個信息量極大的消息:成龍危了(圖)
25. 新華網有個信息量極大的消息:成龍危了(圖) (136,187次)

轟動世界 科學無法解釋的兩個奇聞(多圖)
26. 轟動世界 科學無法解釋的兩個奇聞(多圖) (136,166次)

哈國總統驚呆!普京與烏克蘭總統的握手瞬間(圖)
27. 哈國總統驚呆!普京與烏克蘭總統的握手瞬間(圖) (134,300次)

CEO發刊辭驚世!澎湃網是江臨死前踹腿用的(多圖)
28. CEO發刊辭驚世!澎湃網是江臨死前踹腿用的(多圖) (128,061次)

周永康落馬之後 水煮金蟾的時刻來臨(圖)
29. 周永康落馬之後 水煮金蟾的時刻來臨(圖) (128,020次)

新華網:老江臨到天亮了卻尿了床(圖)
30. 新華網:老江臨到天亮了卻尿了床(圖) (126,305次)

烏克蘭要加入北約 普京恐嚇扔原子彈(多圖)
31. 烏克蘭要加入北約 普京恐嚇扔原子彈(多圖) (121,517次)

哈!習批准
32. 哈!習批准"不允許有不接受監督的特殊黨員"(圖) (116,762次)

新中國近65年 老師如何着裝已懵瞪(多圖)
33. 新中國近65年 老師如何着裝已懵瞪(多圖) (98,943次)

思科助惡爲虐 營收下跌 再遭報(圖)
34. 思科助惡爲虐 營收下跌 再遭報(圖) (95,931次)

千金良方--德(圖)
35. 千金良方--德(圖) (52,965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