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神人授书(图)
 
2014年10月14日发表
 
张良终于比老人先来到桥上,这次老人高兴了,送给张良一部书。

【人民报消息】 河上公授书汉文帝 河上公也被称作「河上真人」,他修仙得道在山东琅琊天台山,那里至今留有很多遗迹。河上公是最早为老子的《道德经》作注的,因为他是站在仙家的角度来注释《道德经》,所以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其名曰《道德经章句》,是最古老的《道德经》注本。 当时汉文帝对老子的《道德经》推崇备至,不仅自己熟读,还要求王侯大臣们都要诵读。但《道德经》中有些地方当时谁也弄不懂。后来文帝听人们都说河上公非常精通《道德经》的精髓,就派人拿着几个不懂的问题找河上公请教。 河上公对使者说:「研究老子的经典是件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怎么能通过别人来代问呢?」于是文帝驾临河上公的河边小茅屋,亲自向河上公求教。 但文帝仍心有不甘,说:「《诗经》上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子也说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也是『四大』之一。你虽然懂得道学,但你也是我的臣民,为什么不能尊重我,却这么高傲呢?」 河上公就拍手坐着慢慢腾空而起,离地有好几丈高,低头看着仰视他的汉文帝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间又不牵累人世的事,怎么能算你的臣民呢?」 文帝大惊,才明白触犯了神人,马上下车向河上公跪拜谢罪:「我实在是无德无才,承蒙祖上福荫,继承帝业,但我才疏学浅,深忧难堪重任。虽然我忙于治理世事,可我一心向道。由于自己无知愚昧,难以明了经书的真义,祈望您能给予教诲。」 河上公见文帝一片诚心,就把《道德经章句》二卷授予他,并对文帝说:「回去后好好研读这两卷书,《道德经》中的疑难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两卷著作,我写了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只传了三个人,加上你才四个人,切记,万不可显示予他人!」 文帝跪受经书,抬头再看时,只见云雾蒸腾,天地一片迷茫,河上公已经不知去向了。文帝后来十分珍视那两卷书,精心钻研《道德经》,手不释卷。汉文帝开辟的文景之治与河上公的教诲有很大关系。 张良拜师 张良是秦汉时期沛国人。童年时,有一次他要经过沂水桥到下邳,当时是风雪正猛的冬天,他遇见一个身穿黄单衣头系黑巾的老人。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桥下,看着张良说:「你这个小家伙,到桥下把我的鞋捡回来!」 张良没有丝毫不愿意,跑到桥下把鞋拾上来递给老人。老人不接鞋,却伸着脚让张良给穿上,张良恭恭敬敬地把鞋给老人穿上了。 老人笑笑说:「你这孩子可以做我的学生了。明天早上你还到这儿来,我将会教给你一些什么。」 张良天不亮就赶到桥上,见老人已经坐在那里了。老人说:「你比我来得晚,今天不能教你。」就这样让张良白跑了二次,第三次张良终于比老人先来到桥上。这次老人高兴了,送给张良一部书,并说︰「你读通这部书,就能给帝王当军师了。以后如果再找我,我是谷城山下的黄石公。」 张良回去后钻研那本书,掌握政治和军事争战中的各种应变策略,后代把老人给他的那部书称为《黄石公书》。 据《太平广记》记载,张良除了成为谋士,还按照黄石公留下的书修炼,他没有远离浊世,没有被繁杂的尘世所迷惑,而是把遇见的事当作修炼的契机,从而升华自己。 如此的悟性和智慧,终于成就了一位非同寻常的修炼者,张良成仙以后,作了天宫的童子,常跟随太上老君在天界遨游。△

 
分享:
 
人气:34,52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