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打碎体制…中青报借题发挥(图)
 
肖自立

中国青年报全文
【人民报消息】1月15日,新华网转载了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死也要死在编制里?》。“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句话是一位研究生说的。

《华商晨报》1月14日报道说:1月4日,哈尔滨448名事业编环卫工正式上岗。此前招聘共有2954名本科生、29名研究生成功报名。其中22个研究生落选,主要因对环卫工作认识不够。落选者之一的王洋称热衷体制内身份不仅为稳定,落户到城市会带来就业、教育等优势,“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中青报的评论就是由此而发的。

中国青年报的署名评论说:有一首歌唱道,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才足够表白。王洋“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表白”,确实是够淋漓尽致、够痛快的。我觉得没必要指责,这种就业观,与其说偏激,不如说是很现实。毕竟,有编制的好处,人人都能感同身受。如同王洋自己所说,没有编制就没有户口,户口的差异带来的是诸如就业、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不同。而有了编制,就意味着有了户口,有了福利,有了社会保障。

评论还说:编制是保障,更是“屏障”。一个小小的编制,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无法跨越,将人与人分为三六九等,制造了不公,隔离了正义。比如,前不久舍身救人被誉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当了五年多的老师了,却一直是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工。没有保险,没有三金,千元月薪,寒酸之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像张丽莉老师这样的精英,因为编制而英雄气短呢?

评论没有接下去说后来发生在张丽莉身上的故事,张丽莉,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临时工语文教师;她已经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执教5年,和当地其他没编制的497名老师一样,一直都没有拿到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她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

这位29岁的临时工老师的舍身救学生义举被大幅度报导之后,身份立即改变成为“编制人员”,医疗费全部报销。2012年5月15日、5月16日,张丽莉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正如薄熙来被开除出党外一样,张丽莉被请进党内。

2012年10月16日新华网透露“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被增选为黑龙江省残联副主席!在百度百科名片“张丽莉”下,主要成就是:黑龙江省残联主席团委员、副主席!

5个月零8天,临时工变中共国省部级高官,这太刺激人了,难怪竞选环卫工的研究生王洋公开自己的决心“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中国青年报的这篇署名评论文章一针见血的说出了中国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是“体制”造成的。

评论说:编制是“爱”,但更是“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既然编制的墙里这么好,这么有吸引力,那必定意味着编制的墙外是另一面。得到编制的人,会爱。得不到编制的人,就会羡慕、嫉妒,最后由爱转为恨,化为社会断裂。按照阿马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一书中的观点,如果那些没有编制的群体收入低,没有保障,就会越来越孤立,越来越被忽略,他们就会恨,他们身上的暴力因此就容易一触即发。“编制”就像是一道无形的沟壑,让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让阶层对立越来越尖锐,让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财富的占有越来越不平衡,让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因为“编制”的存在变得如此之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为“编制”的存在而变得步履维艰。

评论说了实话,把“和谐社会”的美丽面纱撕得粉碎。难道民众都是瞎子看不见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几万网警加班加点的删帖!近日,网上有一个很惹眼的新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大五毛吴法天邮箱被黑客攻入,其收费发微博、开价一条5仟元的丑闻被曝光。从邮箱截图看,有两条关于“重庆双桥区经济纠纷案”的往来信件。

吴法天在“2012年12月17日 16:10(星期一)”的电邮信件是这样写的:“大致看了下,先要确定当初是以个人名义缴纳的钱还是以单位名义,以确定原告主体身份,二是确定被注销公司债权债务的承担者。起诉清算小组肯定属于主体不适格,会被驳回。应起诉公司注销后财产的接收者。此案还有希望。如果代理的话,此案最低收费应该是5万,不含旅差费。个人只是网上发帖(长微博或博客加微博)声援,通常是5仟,两种方案选一。”

一位网友惊呼:进了吴法天的邮箱…快来看快来瞧啊啊,原来丫不是五毛,是5000啊。

体制有的是钱(民脂民膏),就是不能花在“编制”外,而这些钱却恰恰是从编制外的十几亿老百姓身上榨出来的!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文章认为是这个社会制度逼迫一位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得出这样的结论,该谴责的不是王洋,而是这个体制。

评论是这样说的: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机会的社会,上升的阶梯不是一处,而是比比皆是。社会成员的竞争机会也是公平的,上升的渠道应该是多元的。“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这种让公民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就业环境,显然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这与公民的个人就业观没多大关系,是这个现实的社会,是制度的弊病,让年轻人不得不做出“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样决绝的选择。

评论文章最后说:编制,就像一堵墙,一道屏障,人为地割裂着现代社会,而且越来越与开放的社会和市场经济不合拍。这些年,公共管理部门也一直在推进编制体制改革,但无论是事业编制,还是行政编制,都陷进了越改越多的困境;而编制所蕴含的附加值也不减反增。推掉包括编制、户籍等在内的隔墙,剥离隐藏在这些墙上的附加值,公民才会有自由的选择和更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篇好文章,它好就好在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的告诉中国人:咱们要想有自由的选择和更美好的生活,就得打碎这个体制。△

(人民报首发)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中青报叫冤!宋祖英当政协委员 周星驰被娱乐 2013/1/18 (38,971次)
别不知足,北京瞧见蓝天啦(多图) 2013/1/18 (220,027次)
党纯洁到这种程度了(多图) 2013/1/17 (65,755次)
揭开寮国石缸阵之迷(图) 2013/1/17 (73,458次)
好离奇的故事!人的生命是脆弱还是坚强(多图) 2013/1/17 (56,355次)
不笑话:刘云山当政治局常委的秘诀(图) 2013/1/16 (179,029次)
打碎体制…中青报借题发挥(图) 2013/1/15 (34,698次)
一个神奇的国度!GDP就这样噌噌上去了(多图)更新 2013/1/15 (212,730次)
中国再度进入口罩受宠爱时代(图) 2013/1/15 (214,343次)

蹶起!2013口罩完胜2003口罩(图) 2013/1/14 (258,096次)
中共为何至今还不敢提胡耀邦(图) 2013/1/14 (83,927次)
16年最倒霉市长 任职48天被双开(图) 2013/1/14 (38,487次)
疯狂新闻!与郎朗合作表演的竟是陈光标(多图) 2013/1/13 (51,579次)
赵本山怂了!为上春晚还得携手"梦中情人"(图) 2013/1/13 (45,614次)
惊心动魄的北京空气重污染(多图) 2013/1/12 (222,899次)
2013献丑!中共在美国玩恐怖…未遂(图) 2013/1/11 (39,498次)
胡锡进一头雾水 庹震马屁拍上马腿(图) 2013/1/11 (38,580次)
潇湘晨报一幅漫画把啥都说明白了(图) 2013/1/10 (76,210次)
党窜稀 新华网拆裤裆(图) 2013/1/10 (69,301次)
继大裤衩之后 北京拥有半截大肠(图) 2013/1/10 (88,375次)
10万年前电插头 疏通死硬脑筋(图) 2013/1/9 (93,344次)
剖腹产时,胎儿伸出小小手感谢医生(多图) 2013/1/9 (66,459次)
南周勾结的“外国势力”原来是他(图) 2013/1/9 (70,902次)
宣布辞职 新京报社长拒绝转载此屎文(图) 2013/1/9 (67,235次)
动荡起来!环球飞狗 笑翻网民(多图) 2013/1/9 (78,645次)
疯啦! 金三胖专机送2斤糖(图) 2013/1/8 (76,542次)
环球时报给党温柔一刀(图) 2013/1/8 (37,737次)
不可言表的美妙(图) 2013/1/8 (53,452次)
时辰到了!媒体开始觉醒 南周吁改朝换代(图) 2013/1/7 (42,069次)
宋祖英这一声喊 吓坏江家帮(多图) 2013/1/7 (198,027次)
习近平对新中委讲话有点嚼头(图) 2013/1/6 (44,642次)
等待奥巴马的回音(图) 2013/1/5 (42,559次)
半笑话:庹震是谁的人马(图) 2013/1/5 (176,458次)
查韦斯呼吸困难 但充满斗志(图) 2013/1/4 (41,204次)
气管切开 查韦斯陷入昏迷(图) 2013/1/3 (38,665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