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拿下薄熙来 黑打内幕真报导才见天日(图)
 
2012年3月19日发表
 

深圳《晶报》记者写于2年前的一篇重庆打黑深度报导稿,做好的报纸版面被撤下。近来薄熙来丢官,该报导得以见天日。

【人民报消息】深圳《晶报》记者写于2年前的一篇重庆打黑深度报导稿,做好的报纸版面被撤下。近来薄熙来丢官,该报导(“重庆扫黑风暴系列深度报导之三:打黑颂扬声后的坊间争论”)得以见天日。报导表示,从重庆唱红打黑一开始,争论和非议就在坊间流传。此外,该报导还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重庆官场“黑打”内幕。

“打黑”时期重庆官员都害怕开会

2009年10月25日晚,在重庆市渝中区的一家酒店里,重庆一家媒体的采访部门负责人,向《晶报》记者讲述了他所亲见的一个场景:

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和公安局副局长彭长健被抓后,“打黑英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召开了一次全市公安系统处级以上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事先都安排好了座位。会议开始,王立军提醒,各人都要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千万不要坐错了位置!参会人员到齐后,进来一排武警,站到了6个人中间。这6个人顿时吓得浑身发抖,手脚哆嗦。但那些武警却没有任何动作。过了一会儿,坐在武警旁边的其中一个人精神崩溃了,伸出双手对武警说:“你把我铐住吧。”武警说:“不是来铐你的。”那名参会人员说:“铐我吧,不管你们是不是来抓我的,我都坦白,我有问题……”

这位重庆媒体记者告诉《晶报》记者,在打黑开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重庆官员都特别怕“开会”。因为文强、彭长健、徐强等被抓的政府官员,都是在开会时被带走的。这个场景,就是在强大的打黑气氛威慑下,重庆官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的一个小小缩影。

一位身居高位的重庆官员苦笑着说,“打黑”成了一场政治运动。写保证、自我交待、检举揭发他人、签保密协议,类似于“文革”时期了。

8千司机罢工事件被列为打黑第一案

2008年6月开始,重庆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唱红”运动。然而2008年11月3日,重庆便爆发了规模庞大的全城8000辆的士司机罢运事件,引发海南三亚、甘肃永登、云南大理等全国多个城市的的士罢运连锁反应。

事件平息后,重庆市领导座谈会上,重庆渝强公司的代表黎强拍着桌子吼道:“你刚来重庆,对重庆的情况不了解,我来说给你听!”

据说,这成为引发重庆打黑风暴的导火索。有消息证实,最开始,黎强案即被列为重庆打黑第一案。后来,因牵出文强,黎强案才退居第二位。

赵长青等律师否定黎强“黑社会”

2009年10月26日,《晶报》记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记者一起,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了黎强案的开庭审理。走出法庭,不少记者私下交流,大家都一个共同感受:黎强不像是黑社会。

在中国,75岁的赵长青对什么是黑社会犯罪,可谓是最权威的研究者和解释者之一。他完全否定了检方对黎强“黑社会”罪名的指控。

除赵长青外,黎强案中的其他42名律师,事前互相之间并未经过任何沟通,也都在庭审中全部否认了检方对各自当事人的黑社会犯罪指控。

媒体沦为打手和工具 中国媒体界的耻辱

重庆打黑的非议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多。北京律师李庄的被拘,使坊间对重庆打黑的非议之声达到了顶峰。

2009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以《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律师李庄、马晓军重庆“捞人”被捕记》为题,报导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庄,因帮助被告与他人串证,教唆龚刚模编造被公安机关刑讯逼供等谎言,唆使其向法庭提供虚假供述,被检察机关逮捕。

这篇报导的内容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中国青年报》这篇报导本身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该报导被指为“文革”腔调,是一篇“专政报导”。

当天晚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教授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中,作为节目嘉宾对这篇报导存在的问题予以了批驳。

12月17日,《新京报》刊发报导指,李庄被批捕当日,重庆警方曾组织人员写了两篇通稿,其中一篇与《中国青年报》的报导基本一致,只是略有删改。

在大陆新闻业界的专业论坛上,业内人士发出长叹:一家传统的大报,在此次事件中沦为警方的打手和工具,这是中国媒体2009年最大的耻辱。

文强被双规 官方匿名发布消息

《晶报》的报导还指出,实际上,重庆打黑开始以来,一只无形之手一直在操控着舆论的进展。

最早的案例发生在文强被双规之时。不是记者,而是官方主动但匿名地在网上公布了文强被双规的消息,以试探群众的反应、搜集更多的证据。

重庆华龙网是重庆有官方背景的新闻网,其“打黑论坛”堪称重庆打黑的“权威消息来源”,经常有用官方语言写作的“网友”,在上面披露一些打黑的零星独家消息,而且几乎都和后来官方正式公布的完全吻合。显然,这些“网友”不简单。

(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

 
分享:
 
人气:45,56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