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北大博士夫妇为何弃职隐居山林20年?(图)
唐师曾在博客中透露,王青松,原籍河南信阳,少年曾在少林寺学武,考入北大前是地委机关干部,1979年考入北大国际政治系,89年在读哲学博士,曾任班级共青团书记,属当年北大风云人物。1989年六四事件后,王青松携当时任北大英语系教师的张姓妻子,双双辞去北大教职,一起退隐河北深山。 这个新闻出现在网络,被多个网站转载和媒体报导,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人们对王青松夫妇隐居中的生活很感兴趣,比如王青松与其妻和泥筑屋,开荒蓄水,植草种树,耕牧读书,连生儿子都是自己接生。全家风生土长,与大自然为友。无电、无电视、无网络……唯一进口的物资是食盐。土地没有农药、化肥,环保而脆弱。进出大山的物资,全部是王青松用担子挑出挑进。目前,王青松家有数百只黑山羊,三头猪,几十头黄牛,几匹骡马驴。放羊基本靠8岁的儿子一人负责等…… 引起我对此事兴趣和关注的是王青松夫妇隐居的时间背景和原因。 王青松夫妇选择在1989年的六四之后归隐,是身处那个时代知识份子无奈的选择。 中国传统社会讲“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其中“士”简言之就是知识份子。“士大夫”阶层是道统的承担者,因此从道德角度来看,他们甚至比统治者更有话语权。知识份子一直是社会思潮的领导者,一直是社会问题的发言人,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论述者。 “知识份子”曾经是一种道德的同义词,表达的是清贫、正义、知识、涵养、不趋炎附势的社会形象。 中共建政后,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对中国的几代知识份子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打压,那些能够幸存下来的人,从此战战兢兢,不敢再提传统的价值,不敢再坚持知识份子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例如冯友兰、郭沫若,仅仅因为毛泽东的一句批评便吓得赶紧改变自己的学术观点。对于知识份子而言,独立的思想与人格就等于生命。这种摧残造成知识份子的内心苦痛绝对是无法形诸笔端的。 1989年六四屠杀后,许多良知尚存的知识份子包括王青松夫妇就处在这样的痛苦之中;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境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面对残暴的专制极权,王青松夫妇无奈之下选择了归隐,回归自然,选择了孤独寂寞恬淡艰苦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实践着传统知识份子的理想。 还有另外一批良知不灭的知识份子,在肃杀的环境中忍辱负重,在体制内最大限度地艰难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虽然用的是最温和与合法的方式来监督政府,希望用改良的方式改变中国的现状,但是这些人一无例外地遭到统治者打压与封杀,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如昔日客死它乡的刘宾雁,近日被迫从南方周末离职的长平、笑蜀。 还有另外一类知识份子,坚决不和专制极权有任何妥协,用勇气和良知突破当局的言论底线,大胆的讲出令统治者恐惧的真相,而遭到当局的残酷迫害打压,他们或失去自由或失去生命,如高智晟、胡佳、力虹等,他们是在用生命实践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的信念。 剩下的还有一类人,他们在政治舞台上是抬轿子、吹喇叭的匠人,辅佐的不是圣贤之君,而是鸡鸣狗盗之流,于是这帮文人发明了所谓的“三个代表”。这些人为专制极权背书,不遗余力地帮助统治者出谋划策镇压异己残害人民,他们不仅从政治上葬送了国运,而且从道德上沾污了知识份子必须具有的清白。如何祚庥、余含泪之流。 时至今日,中国的“专家学者”早已不同于那些继承了深厚正统文化和行为方式的知识份子,其中绝大多数经过中共无神论、斗争哲学、社会发展史洗脑,他们只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专业人员,对正统的儒释道文化并未做过深入研究,更未将其融入生活。 中国历史上久诵不衰的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人格尊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品格,就这样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王青松夫妇为避乱世,隐居深山,他们能够找到这样一处归隐的田园让同道中人钦羡不已,如今媒体报导了他们的行踪,不知道会对他们的隐居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他们的校友和朋友唐师曾在博客上公开了他们的信息,也可能得到了他们的同意,难道他们在深山中,也嗅到了一丝气息,感受到了那即将到来的世事的巨变?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