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拿納稅人的錢不幹人事 美國之音越來越象新華網(圖)
 
張目
 
2011年3月28日發表
 

前湖南省省長周伯華,現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中共中央委員。
2007年8月27日接受美國之音的記者採訪時,對中共高級黨官周伯華的假
話大話,「美國之音」的記者在旁邊不斷點頭稱讚。中國大陸媒體記者採
訪時都沒這麼發賤和討好!

【人民報消息】2011年2月14日,美國廣播事業管理委員會向國會提交了一份議案,其中一項內容是:美國之音從2011年10月1日起撤銷其普通話和粵語廣播及電視節目。據說這個決定是爲了節省一年八百萬美元的財政開支,以及網絡時代對華廣播無必要等理由。於是引起軒然大波。

很多人對「美國之音」的感情來自在中國大陸偷聽短波的六、七十年代,那時爲了聽到真實的消息,很多北京人買「半導體」時專門要多花幾個錢,買個能聽短波的。我常常看到父親拿着半導體聽「美國之音」。中共干擾的太厲害,爲了聽的清楚點,父親不得不滿地轉悠着找收聽位置。我在老遠的地方都能聽到那強大的「滋拉滋拉」干擾聲,有時父親聽到一些新聞,會偷偷告訴我,說跟國內報導的一點都不一樣。那時「美國之音」在我的心裏是正義和良知的象徵。

近年來,在有的網站不時看到轉貼舔中共屁股的文章,最後註明來自「VOA」,剛開始我感到驚奇,美國之音中文網怎麼會刊登這種文章呢?時間長了,真讓人懷疑美國之音中文部是否早已經成爲中共在美國的代理人。這個吃裏扒外的中文媒體部門,拿着美國納稅人的錢,毒害中國同胞。最讓人痛心的是還頂着在中國大陸民衆心中很神聖的名字「美國之音」!

美國之音中文部簡介

美國之音(英語:Voice of America, VOA)成立於1942年2月,是美國政府對外播送的廣播電臺與電視臺,總部座落在首都華盛頓。每天以44種語言向世界各地廣播。

在美國之音成立之前,美國國際廣播的中文節目就已經開始。1939年2月18日美國開始粵語廣播。1941年12月28日,普通話節目開始播音。當時,美國剛剛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久,美國之音中文部只有兩名工作人員。在開始階段,中文部每天播音一小時,普通話和粵語節目各佔一半。

美國之音在二次大戰期間隸屬於戰時的對外新聞局。1945年改組,隸屬於美國國務院的國際新聞署,中文部也從舊金山市遷往紐約市。在紐約期間,中文部每天廣播八小時,以五種中國方言播音。

1953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設立美國新聞總署。美國之音改屬美國政府這一新機構。翌年,中文部隨美國之音從紐約遷到華盛頓,直到現在。1994年4月,美國政府再次改組國際廣播架構,成立國際廣播局,美國之音又歸屬國際廣播局。

美國之音已經被中共滲透

1970年代的中文主持人的口音是臺灣國語,聽起來溫和、彬彬有禮,沒有中共喉舌廣播員的「鬥爭」性口吻,現在的美國之音廣播聲調與中國大陸的一致。有衆多聽衆遺憾的表示,說美國之音失去了過去的那種特有的韻味。

中文部1994年9月開播以衛星頻道和廣播同步播出的華語電視節目,1999年7月開辦美國之音中文網。近些年「美國之音」越來越象「中共幫腔之音」。不光是廣播內容,就是它的中文網都是中共御用文人或江系特務筆桿子平趟的場所。

很多替中共幫腔的文章都出自「美國之音」。讓很多讀者疑惑,美國政府出錢辦的美國之音怎麼越來越象中共的政府門戶網站新華網?

消息說,美國之音從2011年10月1日起撤銷其普通話和粵語廣播及電視節目。很多中國人對此消息感到非常憤怒和失望,覺得這是美國之音向中共妥協的表現:44種語言,聽衆最多的在中國,爲何以節省八百萬美金爲藉口砍掉對中國的廣播呢?

三妹3月23日在《關於美國之音撤銷對中國廣播的不同思考》的文章中說:「另有一些反映是:美國之音已經被中共滲透,經常在關鍵時刻爲中共說話誤導聽衆,專題節目和新聞報道上的親共立場隨處可見。常年以往,鑑於中共滲透竟是越來越嚴重,撤銷它對中國廣播不一定是什麼壞事。我就是持這種觀點的人。」

「我一直因爲常看到美國之音的親共報道而一次次添堵。這不,昨天我又在它網頁的頭條醒目地看到這樣一個最新消息,大標題是:《美戰機在利比亞墜毀 對禁飛區分歧擴大》(記者: 阿羅特 /開羅/ 2011年 3月 22日)。我仔細地閱讀了內容,原來此題目中的『對禁飛區分歧擴大』,指的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的呼籲:『我們再次呼籲有關各方立即停火,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顯而易見,這個大標題給人以仇美親共的視角和傾向。」

大陸網友對美國之音的評論

下面選登部份大陸網友對美國之音的評論:

● 美國之音的網絡編輯審查酷似中共的「網警」,過濾不利於自己的帖子。一副道貌岸然;說一套、做一套!估計是「河蟹」吃得太多了。連同道德良知一併吃光,剩下的只有無恥了!難道美國之音已被中共滲透,出了「內鬼」了?現在的美國之音基本充斥着五毛黨的輿論引導。希望美國之音不要墮落成爲中共在北美的 「鳳凰衛視」!

● 美國之音以中立爲藉口給中共喉舌留下了發聲平臺,所以我支持關閉美國之音。請大家給國會議員發郵件,揭露美國之音和中宣部的瓜葛。

●美國之音在對待法西斯政權態度上軟弱退縮,反反覆覆藉助所謂「獨立人士」之口,爲中共的僞「改革」捧臭腳,配合獨裁者麻痹、愚弄中國人民──美國之音已淪爲中共忽悠派的傳話筒、應聲蟲,這樣的廣播停就停了吧,留着也沒什麼好作用。

●現代社會資訊豐富,各種傳統/網絡媒體應有盡有,優勝劣汰是正常的事情。回顧美國之音中文廣播歷史,也算是起家於二戰時全球反法西斯鬥爭浪潮──現在美國之音對北京新納粹政權一味奴顏卑膝曲意逢迎,不有愧於當初的創業者們麼?

●請美國之音以後不要採訪央視的喉舌專家,這種專家整天出現在央視,特別是這個宋曉軍是最令人作嘔的一個。這也是中國左派當道的現實, 這個所謂專家曾說薩達姆的部隊如何厲害,巴格達最少也能堅持幾個月云云;韓國的軍艦是自己內部爆炸,絕不可能是魚雷水雷襲擊云云。美國之音採訪他時,他的眼神真是不怎麼樣。

●據媒體披露,《中國不高興》的作者、中共豢養調教的御用奴才、常在CCTV詛咒美國和西方社會的宋曉軍自從他出書後賺了大陸「糞青」一筆錢後也準備移民美國或加拿大。這引起美國FBI的關注。宋曉軍的道德取向與中國大陸「糞青」們的道德操守很一致,違背良心、出賣靈魂、助紂爲虐。宋曉軍以所謂「軍事問題專家」的身份常在共產黨的喉舌CCTV指點江山、爲中共背書;一付十足的奴才相,似乎還沒有長開;又缺乏自知之明和廉恥意識。如此的做派令人反感!美國之音卻採訪他!

●宋曉軍是個瘋子,這個5毛分子經常狗戴嚼子胡嘞嘞,滿嘴謊言胡說八道,這樣一個白癡左傾毛派法西斯分子,美國之音採訪他真不怎麼樣。

●如果新聞帶有偏激,同時又帶有選擇引導性的新聞,那就沒有必要存在,關了也好。美國之音中文廣播是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中共血腥鎮壓西藏人民爭取自由,張鶴慈說──我贊同;中共宣揚錢雲會事件是單純交通事故,張鶴慈說──我贊同;中共重判結石寶寶家屬,張鶴慈又說 ──我贊同。現在,張鶴慈乾脆公然聲稱,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揭露不揭露事實不重要,新聞媒體的意義只是「宣傳」而已。他還說,就算是事實,如果不利於「爭取」聽衆,也不要「操之過急」,不要報道。這樣的人,跟中共法西斯對媒體的控制理念有什麼不同?這樣的美國之音廣播,早點兒撤銷才好。(一位網友評論張鶴慈在美國之音的鼓譟)

●美國之音已成爲中共御用文人的傳話筒。 近年來中共金錢收買一些海外人士,讓這些人打着「評論家」、「獨立人士」的旗號,在海外爲中共迫害人民的行爲辯解,並配合中共散佈中共「愛民」、「改革」等虛假形象,麻痹人民,混淆視聽。而其中一些人,例如大家熟知的張大仙鶴(張鶴慈),也逐漸成爲美國之音的座上客,利用美國之音,爲中共吹牛拍馬,勸民衆甘心忍受迫害。美國之音如果不能停止這種投降主義論調,被關停掉只能說是「自作孽不可活」。

三妹說,看到上面這些從中國翻牆出來的網友的評論,我感到,如果在美國的我都感到美國之音添堵,那麼,這些翻過新聞封鎖之牆來到美國之音的中國人聽到的還是「中共豢養調教的御用奴才」宋曉軍、張鶴慈們的鼓譟,豈不更覺得堵?

美國之音越來越象新華網

三妹說,2007年10月26日,曾給美國之音寫過一封信,對他們請來的所謂中國問題專家的胡言亂語表達了不同意見。那次,美國之音記者東方採訪了兩位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一個是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一個是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蓋保德。三妹在信中寫出了他們在訪談《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討論中共十七大人事變更對中國有何影響?》中有兩個最嚴重的誤導!

三妹說:「這封信如我所料沒起任何作用。相反,美國之音的誤導愈發公開和頻繁,所以今天才有網友說:『美國之音已成爲中共御用文人的傳話筒。』與我相同看法的朋友只能無奈地搖頭,連一個性格平和的朋友一次見到我也對美國之音怒不可遏。另一個朋友對我說,美國之音的態度就是美國國務院的態度,也是美國的態度,是美國出於經濟利益的態度。」

三妹認爲,「正是由於美國這種軟弱態度,中共媒體才對美國加緊滲透和挺進,中共才以發展文化爲藉口加緊發展意識形態宣傳攻勢,美國之音和那些所謂的中國專家跟屁蟲也跟着推波助瀾。所以,從削弱中共的宣傳這一點看,撤銷媚共的美國之音廣播,也算是一件好事。」

美國之音中文部應該撤銷

美國之音中文部已經墮落到越來越象新華網,FBI有必要好好追蹤裏面那些不幹人事、幫助中共毒害同胞的傢伙,不能讓他們拿着美國納稅人的錢,明目張膽的當中共的代理人。

美國之音中文部如不徹底改組,剔除中共喉舌,不但應該關閉廣播組,中文網站也應該關閉,中文部也應該撤銷,越早越好。越快越少毒害中國人民。△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73,40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