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近日,中共農業部副部長在記者會上宣稱,「農產品質量總體是安全的」、沒有「三聚氰胺」、沒有「皮革奶」,結果幾天後四款中國產食品在美檢出三聚氰胺或其類似物質。 3月12日,中共農業部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關於農產品安全,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表示,這幾年下來,三聚氰胺限量值檢測合格率百分之百,就是沒有三聚氰胺的添加,沒有發現所謂的「皮革奶」。 第二天,在中共人大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上,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再一次稱,農產品質量安全這些年進步較大,「現在市場上的農產品質量總體上是安全的。」同時他表示,一定會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來抓,「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四天後,危部長話猶在耳,四款中國產食品在美國被檢出三聚氰胺或其類似物質。此消息無疑是對中共官方說辭的絕妙註釋,及對仍相信中共官方宣傳的消費者當頭棒喝。 輸美食品含三聚氰胺 56款食品被拒 據美國FDA網站發佈的2011年2月拒絕進口食品名單,2月份共有56款來自中國的食品被拒絕進口,其中有4款食品、1款魚飼料檢出三聚氰胺。 根據通報信息,標稱合肥「wor-biz trading co.,ltd」公司生產的一款糯玉米、標稱上海「Aipu Food Industry Co Ltd 」生產的水解植物蛋白、標稱福建「Jinjiang Xiexiang」公司生產的馬鈴薯片,以及標稱廣東東莞「Sheng Fa Food Factory」生產的低筋粉蛋糕查出三聚氰胺或其類似物質。 而標稱來自福建「Jinjiang Qimei Gifts And Favourite」的一款魚飼料也被檢出三聚氰胺或其類似物質。 專家解密 食品問題的成因及根源 大紀元記者爲此專門採訪了曾在大陸外企負責質量監管的專家宗讓先生。宗先生指出,2010年9月16日,國務院就發佈通知,要求從三聚氰胺批發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銷售實名登記等制度。而距通知發佈有四個月後,普通百姓仍然可以像買菜一樣在網上和實體店買到三聚氰胺,無需任何登記手續。所以,官員說的和實際做的不是一回事,距離就有那麼大。 宗讓透露,三聚氰胺是常見化工產品,市場價大概11~12元/kg,奶農只要花0.11分錢,加入0.1克,就可以提高收購價6分錢,利潤超過50倍。 宗讓認爲,奶企添加三聚氰胺這種行爲能不能被遏制,要看這種行爲是否已經形成了逆向淘汰的市場機制。最近的河南雙匯「健美豬」事件,養豬戶就坦言,不加瘦肉精,豬賣不出去,這種現象就是逆向淘汰。遵紀守法的用戶,產品賣不出去,要麼跟着一起造假,要麼倒閉,最後市場上剩下的就幾乎全部是不守法的用戶,這種現象也叫劣幣驅逐良幣。 宗讓對記者分析道,一種非法添加劑,從剛出現到形成風氣,需要越過一個拐點,就像10個人在排隊,其中有幾個人不排隊,會完全破壞排隊的秩序,這個沒有定數,可能是2個,也能是3個人。所以,監管要在苗頭剛出現時,就及時進行糾正,否則等風氣形成後,糾偏就十分的難。像抽菸一樣,學會抽菸一兩天功夫就可以,要戒菸可能就是十幾年的艱難歷程。 顯然,目前,中國的監管部門是非常缺乏操守的,幾乎所有事件都是事後發現,事後彌補,而且雷聲大雨點小,找幾個替罪羊嚴懲一下了事,補救措施都做的很不到位。基本上不能指望他們可以在問題剛出現時就站出來糾正。加三聚氰胺在業內早已形成了風氣,在如此高的利潤誘導下,政府監管又如此無力,農業部高官的承諾,基本是不會有人相信的。 大陸長期從事教育的鄭先生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指出,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時教育界就流傳着日本學者池田大作的一個觀點,人類目前面臨的兩大危機——環境危機和信仰(道德)危機,池田認爲,這兩大危機的加劇,都會導致人類的毀滅。 鄭先生認爲,目前大陸的環境危機也好、食品危機也好,其實都是道德信仰危機的衍生品,人類沒有道德的約束,沒有了信仰,必然會導致外部環境的惡化。 而中國目前出現的空前道德信仰危機,源於中共當局六十多年持續不斷的對信仰的打壓和對中國道德傳統的破壞。 因此,鄭先生分析,目前當局對食品問題的處理方式無非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現象中去解決現象,無法正本清源。如果中國民衆寄希望於它能解決食品問題等一切社會亂象,無異於椽木求魚、飲鳩止渴。 (大紀元記者金靖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