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西方媒體解讀上海世博會
【人民報消息】據大紀元報導,4月30日晚,上海世博會開幕。這個耗資580億美元的國際性博覽活動,西方社會對之有各種各樣的解讀。
  
據報導,上海世博會將持續六個月之久,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在中國舉辦的又一國際性盛會。規模空前,預計將吸引7,000萬人參觀。
  
本屆世博會預算42億美元,是奧運會的兩倍多。但據中國媒體報導,本屆世博會實際花費高達580億美元。

從以往經驗看,世博會很少能盈利。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估計虧損了11億美元;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也賠了3,300萬美元。
  
上海世博會能否盈利?上海官員稱,他們的目的不是爲了賺錢,而是想通過世博會,向世界展示中國取得的成就,並讓中國人民體驗到不同的文化。然而,西方大媒體對上海世博會的解讀卻不盡然。

路透社:上海世博會爲何如此興師動衆?
  
路透社說,上海世博會是世博會歷史上規模最大、成本最高的一屆。各國與各企業煞費苦心,試圖藉此加強與北京的政治與經濟關係。路透社分析說,中共試圖通過這次世博會展示其「強大」。
  
BBC也表示,中共希望通過這次國際盛會展示自己不斷增強的國際影響力。
  
29日,BBC發表評論文章《上海爲何要舉辦世界博覽會?》中說,北京的官員們最近也經常提到「世博外交」這個詞組。中共外交部長楊潔篪反覆強調,這是今年「中國外交」工作的重點。
  
路透社報導說,上海世博會的真實成本爲580億美元。預計世博期間將有7千萬遊客,不過只有5%是外國遊客。
  
報導說,上海世博會推廣自己是首屆綠色和環保世博會,運用太陽能電廠作爲部分設施,使用(零溫室氣體)排放的交通工具,但世博會一結束,大部分展覽場所將被毀掉(demolished)。

BBC:中國加強媒體控制
  
在世博會開幕當天,BBC引述新聞自由組織無國界記者透露,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世博會開幕前下達了相關的報導限制。
  
無國界記者掌握的消息稱,中宣部要求中國媒體減少跟進青海玉樹大地震,轉而增加有關世博會的專題等報道。
  
但與此同時,中宣部要求媒體報導採用新華社通稿。
  
該組織還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也下達了指令,要求國內網站管理員們確保有關青海地震的報導不得提及西藏流亡領袖達賴喇嘛,並提醒各網站不得私自進行採訪報導。
  
路透社30日也報導說,上海週五幾乎爲世博會開幕式關閉了浦東金融中心。這座世博會東道主城市在機場裏對旅客實施嚴格安檢,在地鐵裏動用X光設備檢查行李,甚至警告人們不要把衣服晾在外面。

美聯社:這場秀不可能在其它國家進行
  
美聯社在30日報導中說,中國在上海世博會上斥資驚人,並且花費更多的錢用於讓城市煥然一新,比如新刷漆的建築、新的公路、地鐵線和機場終端─這一切都在宣稱這個國家是一個現代的和富裕的「工業巨頭」。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鄭永年(音譯,Zheng Yongnian)向美聯社表示,無論成本多高,中共爲了它的領導政權都願意花費。
  
美聯社的報導指出,本次世博會是第一次在一個發展中國家舉行。在其報導的最後,美聯社頗有意味的說,戶外表演活動製作人DavidAtkins表示,這樣的一場秀不可能在其他任何國家進行,除了在中國。

海外媒體:世博會成「人權博覽會」
  
美國之音4月30日報導,一位出租車司機說,他一家三口住在一個僅有15平方米的老舊公寓內,條件很差,「它開世博會,和我有什麼關係?把老百姓的錢都花光,有多少投資下去呀?造多少場館?道路建設,什麼都要搞,都是錢。這個錢,你(應)用在改善住房、改善醫療、改善學生上學。表面看很好,人家外地來,哎呦,上海高樓林立,不是爲老百姓建。」
  
一位擁有自己房產的朱姓居民在接受美聯社的採訪時說,「我們最近已經被騷擾了很多次。他們甚至不允許我們邀請朋友和親戚來觀看煙火。那這件好事又怎麼就變得這麼令人難受呢?另一位董姓的上海居民說,最近進出都不方便,而一些市場關閉用來建世博的停車場。」
  
由於世博建設而引發的拆遷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一位市民說,幾天前還有100多人聚集在市信訪辦前要求解決好拆遷問題。
  
美聯社報導,上海異議人士馮正虎表示,在網絡上發表一份有關人權宣言的文章後,警察抄了他的家,沒收了他的電腦。
  
據海外《參與》網站30日報導,據上海訪民講,世博開幕當天裘美麗、姚玉平、王梅麗等60名訪民來到世博園,很快全部被帶到上海市救濟站。同時,16名從北京趕來觀光的16名訪民被關在付春路500號上海市救濟站。上海警察對訪民「訓誡」說,「這裏不是上訪和告狀的地方。」
  
海外網媒說,上海訪民已將世博會命名爲訪民 「人權博覽會」。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先衝重慶館!習近平賀國強參觀世博(圖) 2010/5/3 (49,287次)
世博,多好的「政治」氛圍 2010/5/3 (17,557次)
中共世博怨聲載道 上海人要崩潰了(圖) 2010/5/2 (19,967次)
不許老江世博露臉 新華網惡搞宋祖英(多圖) 2010/5/1 (58,194次)
真慘!瞧世博開幕式的世界各地領導人名單(圖) 2010/4/30 (41,838次)
上海世博會原來是搏這個用的(圖) 2010/4/30 (31,614次)
順口溜:世博會開幕詞 2010/4/30 (254,636次)
世博前添點花椒大料,中共駐休士頓副總領事被捕(圖) 2010/4/30 (34,029次)
世博前夕 中宣部連下禁令 2010/4/30 (17,822次)
先衝重慶館!習近平賀國強參觀世博(圖) 2010/5/3 (49,287次)
和薄三兒相比,讓鳳姐當重慶市委書記是大材小用了(多圖) 2010/5/3 (35,115次)
碾壓女交警碾出個烈士子弟(多圖) 2010/5/2 (31,830次)
誰來回答:宋祖英身邊人爲何都如此壓抑(多圖) 2010/5/2 (44,368次)
不許老江世博露臉 新華網惡搞宋祖英(多圖) 2010/5/1 (58,194次)
真慘!瞧世博開幕式的世界各地領導人名單(圖) 2010/4/30 (41,838次)
上海世博會原來是搏這個用的(圖) 2010/4/30 (31,614次)
世博前添點花椒大料,中共駐休士頓副總領事被捕(圖) 2010/4/30 (34,029次)
薄熙來還是有聲音的(多圖) 2010/4/29 (48,274次)

曾慶紅沒想到小胡一刀捅到澳洲(多圖) 2010/4/29 (108,270次)
猜中了!碾傷女交警的不是政法委…(多圖) 2010/4/29 (36,801次)
新華網如此報導馬英九讓人憂心忡忡(多圖) 2010/4/28 (32,388次)
驚人消息!探險者終於觸摸到了諾亞方舟(多圖) 2010/4/28 (39,431次)
一聲雷響之後,不止陝西男身留圖案(圖) 2010/4/27 (55,754次)
混蛋政策!李鴻忠緊急制定記者連坐制 2010/4/27 (37,210次)
爲啥歐洲好鬥球迷被押解赴球場(多圖) 2010/4/27 (26,535次)
屬正常現象 你新華網出這新聞幹啥(多圖) 2010/4/26 (46,895次)
江現狀真是用文字都無法形容的慘(圖) 2010/4/26 (57,840次)
一元老:看來這回小胡要動真的(圖) 2010/4/25 (51,567次)
牛!一個無人敢駁的預言來自CCTV 2010/4/25 (53,603次)
半笑話:災難中崛起民族精神新高度(圖) 2010/4/25 (44,167次)
一個不經意消息 胡在點江的死穴(圖) 2010/4/24 (53,965次)
耐人尋味 王樂泉撤職變身周永康副手(圖) 2010/4/24 (40,473次)
奇聞:解決地溝油比火星探測難度大(圖) 2010/4/24 (45,209次)
判無期 這倆因臥樓奇事被高抬了(多圖) 2010/4/23 (30,990次)
江驚恐!胡溫清算意已決 2010/4/22 (56,881次)
一個新聞勾出江中「美人計」的往事(多圖) 2010/4/22 (59,001次)
小笑話:李長春提前回國抵京的效應(圖) 2010/4/21 (45,880次)
雞的屁!趙本山出任中國農民形象大使(多圖) 2010/4/20 (32,557次)
人民網爲何談論宋祖英會不會死的很慘(多圖) 2010/4/20 (43,031次)
楊貴妃與唐明皇的前世今生(多圖) 2010/4/18 (74,243次)
黑色幽默:文強的感言──我該去咬誰的奶頭? 2010/4/18 (41,157次)
世博會要開啦!看看老江和小英子的往事(多圖/視頻) 2010/4/17 (123,906次)
黑色幽默:地震磚家:"震動"是地球常態(多圖) 2010/4/17 (40,875次)
薄熙來借文強項上人頭對抗中央(多圖) 2010/4/16 (44,41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