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富而有德艺文飨宴台北场 推广九大赛(多图)
 
2008年9月8日发表
 


艺人张琪为新唐人九大赛拍卖画作“誓约”。

【人民报消息】由新唐人国际文化学会主办的“富而有德”艺文餐会,7日晚间,邀请新唐人系列大赛台湾地区得奖菁英演出,吸引近5百位艺术家、企业家、民众与会,会中并有多项艺术品拍卖,主办单位表示,拍卖及餐会所得将作为新唐人电视台系列大赛奖金,推动正统艺术,恢复人类道德。

大纪元记者吴涔溪、李佩蓉9月8日台北报导,艺人张琪特地参与今晚的艺文慈善餐会演出,她强调,自己曾经被神韵艺术团来台演出深深地感动,而认识新唐人电视台,得知新唐人推出九大赛事,找回传统文化的美丽、真诚和善良,进而建立富而有德的社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张琪特地带来“给我一个吻”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两曲高歌,带动现场气氛,并以30万拍卖一幅画作“誓约”。这幅由陈肖平、董锡强所作,描写神仙们从天而降,来到世上履行自己的誓约。

餐会的会场外,同时展示李健仪、郭奇康等多位名家的画作,以及铸剑大师陈世聪的九龙宝剑进行拍卖。一位民众以50万认购一口大型“真善忍花瓶”,该花瓶釉色表面布满金色釉花结晶亮点,是相当难得的作品,由陶艺创作家林水明提供。

新唐人国际文化学会理事长明居正表示,新唐人电视台总部2001年成立于纽约,意识到人类社会道德下滑严重,要好好教育下一代,发展至今已有60多个记者站,在五颗卫星上有频道。

而九项大赛,更是为开创和找为人类正统文化而设立。去年举办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之后,今年陆续举办武术、小提琴、钢琴、中国菜厨技、汉服回归设计、写实油画、摄影等多项大赛。

募款餐会上,包括声乐、中国舞、武术等系列大赛的台湾区优胜者纷纷登台演出,共襄盛举。



第二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男子民族组铜奖伊祭达道。



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美声女子组银奖的李郁茹。

第二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男子民族组铜奖伊祭达道,以原住民特有的自然嗓音,演唱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一曲,为今晚的餐会拉开序幕。美声女子组银奖的李郁茹,演唱复赛歌曲《春神》,她圆润的高音和干净的花腔,仿佛春神降临餐会现场,高音清澈闪亮之处,观众的杯盘声静止,听得入神。

李郁茹表示,受到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评审的赏识,她很愿意为大会举办的募款餐会献唱歌曲,尽一份心力,让新唐人的系列大赛更精采。

李郁茹的指导教授师大音乐系主任林明慧也出席了餐会,在台下欣赏郁茹的演出,她开心的说:“声音很漂亮,在舞台的表演很自然,郁茹是属于舞台的,身为她的指导老师,我很开心分享她的荣耀。”

在全世界华人武术大赛亚太区初赛获得青年男子北方拳、南方拳、长兵器3面金牌的林志杰受邀演出,他表演在武术大赛北方拳类获得冠军的套路“醉拳”,只见他形醉意不醉,柔中带有刚气,将传统武术的艺术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世界华人武术大赛亚太区初赛青年男子3面金牌林志杰,表演醉拳。

在父亲的鼓励和陪伴下,即将于9月27、28日赴纽约参加全世界华人武术大赛的复赛和总决赛的林志杰,相当肯定主办单位在武术方面的推广,今晚他以绵薄之力的演出,希望更多人赞助新唐人大赛的举办,让传统武术更好的推广下去。

令观众眼睛为之一亮的“汉服走秀”,呈现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渊远流长,从上古到明末,随着朝代递嬗的服饰风格。导演米唐亚用舞蹈呈现传统服饰的变化和层次,表现汉朝贵族、唐朝仕女、明朝妇女的服饰和神态。



汉服走秀。



汉服走秀。



汉服走秀导演米唐亚(中)和服装设计师吴水锦、庄育珍。

米唐亚表示,现在市面上很多服装大多是旗袍类的,正统的汉服其实没有发扬光大,而高尚的传统服饰大多需要订作,普及不易,借由汉服回归设计大赛,希望越来越多人喜欢汉服,让汉服有发展的机会。

在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首届获得青年女子组亚军张筱枫,及本届青年女子组季军黄婷捷,分别以《旦角》、《出征》两出得奖舞蹈节目,作为今晚的压轴演出。



新唐人首届中国舞青年女子组亚军张筱枫。



新唐人第二届中国舞青年女子组季军黄婷捷。

受邀小提琴名家苏显达从头到尾相当专注观赏,他对汉服走秀和传统武术感到印象深刻,他表示,学音乐的人比较少接触这方面,对他而言是很新鲜的视野。

今晚的演出,是很棒的艺术交流,苏显达说:“传统武术所发挥的底子,让我深深感觉到和我们所受的西洋音乐的训练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动作和底子是否扎实,都会影响到台上的表现。怎么呈现出整体的美感,任何的小细节都要重视。”苏显达为台上艺术家们所下的深厚努力而感动。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赛公告


 
分享:
 
人气:16,58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