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黑龍江民衆期盼人權聖火進入大陸
 
2007年8月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舉世矚目的人權聖火8月9日即將在雅典點燃,黑龍江民衆已率先拉開全面抵制「北京奧運」的序幕。除目前傳到海外的萬人以上簽名支持「不要奧運要人權」的名單外,雞西維權民衆徵集的更多簽名因中共的全面封鎖和打壓而無法傳出。他們表示對中共暴政已徹底丟掉幻想,期盼人權聖火能夠進入中國。

大紀元記者方曉、劉傑8月6日採訪報導,中共當局懼怕富錦失地農民的怒吼「不要奧運要人權」之聲得到更廣泛的聲援,對富錦和雞西的維權民衆嚴加監控,尤其是曾接受海外媒體採訪過的農民。

四川自貢失地農民代表劉正有聲援富錦,認爲黑龍江失地農民「不要奧運要人權」的口號喊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感到非常自豪。

失地失業民衆期盼人權聖火進入大陸

雞西礦業集團失業礦工代表激動的表示:「聽說人權聖火到這月8日後就開始傳遞了,能不能到中國來?有這個機會,我們非常高興,也非常歡迎。因爲我是個中國人,我沒有這筆資金,如果有的話,我也願意去介入!」

無生活來源的礦工表示,自己吃飯的來源都沒有,還靠老人,現在共產黨到處剋扣老百姓,希望中國早日實行民主吧!有了民主,問題才好解決。

礦工:「我們就是要民主、要人權,我們這裏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公安局的,它整老百姓、胡弄你,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有個病有個災的,你說怎麼整?我們現在就是要人權」。

雞西市滴道區滴道河鄉團山子村維權代表說:抵制奧運,我們這裏就是這樣想的,聯名支持。他們還表示,已經徵集到更多簽名,但因中共的全面封鎖和打壓而無法傳出。

四川失地農民聲援富錦

四川自貢失地農民維權代表劉正有對大紀元表示,非常擁護楊春林提出的抵制中共辦奧運的口號。他說:中共是要奧運不要人權,它曾在國際社會上鼓吹「生存權就是人權」,其實它都不顧老百姓的生存權了,包括老百姓的生存資料都被它們剝奪了,中國人民連最基本的人權都沒有。

劉正有:我認爲黑龍江失地農民的「不要奧運要人權」喊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非常自豪,受到老百姓堅決擁護。中共不顧國民的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根本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拿大量的金錢去辦奧運,完全是打腫臉充胖子。

共產黨是個瀆職團體

雞西維權代表表示,在中國你不拿錢(好處費),什麼事都沒人給你辦,老百姓都到這份上了,哪來的錢?「健康的社會不用誰求誰、花什麼好處費,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摻假的,在中國一切都摻假,都是欺騙。

雞西失地農民:「我們的冤案反映了,沒人給我們做主,他們還造假,說我們犯法了,還抓我們,押我們,事實都在那擺着,這不是公然侵犯人權嗎?共產黨對人民侵權,政府、法院等各部門都互相連通勾結,老百姓根本就沒招。

一位礦工說,共產黨就是一黨執政,獨裁!什麼叫共產黨?就是先共老百姓的產,最後是擋,能擋就擋,擋不住就拉倒了。如果老百姓跟它針鋒相對,共產黨就抓你就整死你……共產黨不給百姓幹正經事,不爲百姓服務,可是卻在電視上總講人權的事,那都是虛構的,假的。老百姓說什麼的都有,我們的冤案到今年八個年頭了,沒有說法,抗戰也就是八年,我們到哪去,手機都被監控,老百姓的一切權力都被剝奪。

失業者說:共產黨爲所欲爲,想怎麼幹就怎麼幹,還是獨裁!

公安騷擾受訪者

記者近日了解到,在黑龍江佳木斯民主運動義工楊春林被捕的同時,中共當局還布控了對黑龍江省及周邊省市的嚴查,那裏一些響應楊春林「不要奧運要人權」口號的維權人士們被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繫,他們的人身安全等信息目前外界無法知曉。熱烈聲援富錦失地農民的雞西民衆的被侵權案例被海外媒體大紀元和希望之聲等曝光後,警察上門對維權代表做筆錄,對上對下都極力否認他們聲援「不要奧運要人權」的名單,並監控他們的通訊手機。

據悉,7月12日,雞西市滴道區滴道河鄉團山子村維權代表被當地派出所的兩名警察上門騷擾,警方就他們接受海外媒體採訪及聯名聲援「不要奧運要人權」的名單等做筆錄。

維權代表表示:公安說被你們曝光了,調查我們簽名的人,說我們的名單『你們這是罷免村長(的名單 )嘛』,我說不止是罷免村長這一個問題,村民紛紛的不滿,所以才出來這麼多的聯名抵制奧運。

雞西失地農民:我們把事情透露到外國去了,它馬上就來抓你,我們被侵權的問題到現在七年了,還是叫我們等待。

維權代表:「我剛從省裏回來,在省裏待了四天,省高法就是叫我回去等着,如果我跟他們說話口氣硬了,那些警察馬上就把我抓起來。」

村民:我們村二百多萬的帳,六屆村委會都沒公開,每屆上來都撈呀,我們的冤案,不管我們怎麼去報,政府就這樣了,就不給你解決。

人權聖火啓動之際,富錦失地農民正面臨中共前所未有的嚴密封口、監控,記者試圖聯繫受訪村民,但他們極端無奈的表示:「俺們的電話和手機都是監控的」,或村民跟本不接聽。

記者致電富錦市公安局、佳木斯市公安局,對方皆不接應。

 
分享:
 
人氣:23,19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