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民间舞蹈之“龙舞”(图)
 
茹之
 
2007年6月15日发表
 

法轮功学员表演的舞龙,受到世界各地民众的喜爱。

【人民报消息】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龙是传说中的四种祥兽之一。《礼记•礼运篇》提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里的龙、凤、麒、龟都是传说中极有灵性的动物。相传,麟是兽中之王、凤是禽中之王、龟是介中之王、龙是鳞中之王,它们的出现都是嘉瑞的先兆,比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就是用来说明盛世预兆的。

据说,龙是驼头、鹿角、牛耳、蛇身、鱼鳞、鹰爪和龟尾。它既可以在天上飞,又可以在海底里游。中国的龙,家族庞大,有黄龙、青龙、赤龙、白龙、乌龙、金龙,千年之龙叫应龙、无足之龙叫烛龙、有角之龙叫虬龙、无角之龙叫螭龙,等等。它们有好有坏,有善有恶。东方的龙大多是正面的形象,是佛祖身边的护法,是皇宫大殿柱子上延绵环绕的金身,是许多宏伟历史天象中与鹤、凤等出现显现人间的。《史记》二十八卷《封禅书》里说:黄帝乘龙上天,群臣无法跟随,只能抱着拉断的龙髯哭泣。以黄龙象征黄帝,中国古人以龙为尊。但传说中,也不乏屠龙、斗龙的记载,如女娲杀黑龙、大禹斩蠢龙、李冰父子伏孽龙、周处除蛟龙,等等。

中国的龙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君主时代,龙是作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称“真龙天子”。现在在中国的很多皇帝生活过的地方,人们都可以看到龙文化的遗迹。比如故宫里的台阶上、大门上,屋里的画上、灯上,皇帝坐的椅子上等地方,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龙。

虽然龙是皇权的象征,但在中国民间,龙却被人们看作吉祥和富贵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体现在人们的风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比如,流传于中国各地的“龙舞”。

在中国民间,自古代起,就有不同形式的龙舞的存在。龙舞,亦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

近代挖掘的商代的甲骨文上记载,“其乍(作)龙于凡田,又(佑)雨”,“十八又五口口龙口田,又(佑)雨”,可知当时就有数人集体祭龙求雨,它是目前见于记载的最早的龙舞,其功用是为了求雨。汉朝关于舞龙的记载增多,舞蹈的主要目地是为了祀神、娱神、祈雨。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明确表示要“以龙致雨,以扇逐暑”。当时舞龙祈雨十分讲究,季节不同龙的颜色也有所不同,春舞青龙,夏舞赤龙或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比如在卷十六记述:“冬舞龙六日,祷于名山以助之,家人祠井,无壅水,为四通之坛于邑北门之外,方六尺,植黑缯六,其神玄冥,祭之以黑狗子六、玄酒,具清酒、膊脯,祝斋三日,衣黑衣,祝礼如春。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长六丈,居中央,又为小龙五,各长三丈,于北方,皆北乡,其间相去六尺,老者六人,皆斋三日,衣黑衣而舞之------”。

到了唐代,民间舞龙的习俗继续盛行,其目地一方面是为了祈雨,一方面在某些节日如元宵节,表达喜庆的心情。张说在《蹋歌词》中是这样描述舞龙场景的:“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年春。”

宋代,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都要涌上街头庆贺,其中一项内容便是舞龙。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清代以后,舞龙技艺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逢农历新年,宫廷、民间多以舞龙为乐事。民国时期,舞龙习俗已遍及中国各地,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等开始趋向多样化。根据龙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一般而言,北方制作的“龙”一般高大粗重,风格古朴刚劲;南方的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色彩上可分为黄、白、青、红、黑龙等,以黄龙最为尊贵。龙舞的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动作具有“圆曲”、“翻滚”、“绞缠”、“穿插”、“窜跃”等特征。舞龙的人数少则一人,多则百人。

目前,流传于民间的著名龙舞有:布龙、铜梁龙舞、汕尾滚地金龙舞、浦江板凳龙舞、长兴百叶龙舞、奉化布龙舞等。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是形体硕大、长达10米左右,用彩绸扎起来的“布龙”或“彩龙”。舞龙时,数名男子高举支撑龙体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龙打滚”、“龙摆尾”、“金龙缠玉柱”等舞蹈动作。

铜梁龙舞主要流行在重庆市铜梁县境内,兴起于明,清时达到鼎盛。它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部分。龙灯舞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板凳龙、正龙、小彩龙、竹梆龙、荷花龙十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最有特色。该舞蹈表演时动作诙谐,套路丰富。

流传于广东汕尾市一带的“滚地金龙舞”创制于南宋的福建地区,后传入汕尾。该舞表演时,由二人钻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整个表演过程分为“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抻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八个舞段,表演中有龙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动作。其伴奏的音乐威武雄壮。

浦江板凳龙舞盛行在浙江中部偏西的浦江县,始创于唐朝,宋、元进一步发展,明、清达到鼎盛。自唐朝起,“龙腾灯舞闹元宵”就成为浦江的民间习俗。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该舞蹈是将制作精美的小龙缚于长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举一凳腿,奔跑跳跃、翻转作舞。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兴灯,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表演阵式。游动起来的龙舞兼有粗犷、细腻、奔放、严整的风格。此外,咸丰梅坪、茅坝一带的苗族也十分喜爱板凳龙舞。

长兴百叶龙舞发源并流传在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百叶龙舞蹈的表演方式分为舞台舞、行街舞、广场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趋复杂,以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主要的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踩四门、剪刀阵、走四角等,主要动作有游龙、滚龙、龙盘柱、腾龙、卧龙、睡龙、龙出水、龙吐须等。表演者通过湖水荡漾、荷叶摆动、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动作和情节,完成一个个完美的舞蹈过程,展出江南水乡的绝美意境。传统百叶龙多在庙会及节庆时表演,先从“游四门”、“圆场”等队形开始,当荷花灯聚成圆圈、相互连接以构成“龙”形时,外圈舞队热烈舞蹈,以遮引观众视线;“龙”一成形,即腾空跃起,众舞队立时散开,突出百叶龙,形成高潮。

被中华民族看作灵性动物的龙,就在千百年来人们的舞动中,源源流长。而气势恢弘、形式多样的龙舞,不仅表达了人们对龙的崇拜,更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

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详介


谁有幸参加这个舞蹈大赛,谁有大福气!


 
分享:
 
人气:17,71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