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大師級的音樂 蘇顯達將獻藝臺北新年晚會(多圖)
 

蘇顯達先生

【人民報消息】蘇顯達成名很早,廿年前的法國共和迴響報,即預言他「擁有迷人的音色,優雅的運弓,令人耳目一新……是一位具有潛力的小提琴家」。果然回臺之後的蘇顯達,迅即躍居樂壇的巔峰。

據大紀元報導,1990 年與旅美小提琴家林昭亮同臺使用兩把意大利史特拉底瓦里(A.Stradivarius)名琴演出,造成轟動。1991年應邀赴加拿大演出,加拿大《科勞納日報》的樂評指出他的演奏「在整體複雜交織的旋律下,不僅扣人心絃,而且毫無瑕疵地表現出大師的作品」。國內權威音樂雜誌也盛讚他:「無論音色的純美、多變,氣魄的宏大,音樂的感人度……尤其是抖音的多變與完全的控制力,是我所聽過的小提琴家中最好的。」

然而出生自臺南善化鎮一個小康家庭的蘇顯達,提到自己輝煌成功的小提琴生涯時,是那樣的淡然道來,一字一句卻又那樣的刻骨銘心……

從小鎮的淳樸孩子到閃耀的小提琴家

蘇顯達從小在臺南一個樸實的公務員家庭長大,家裏有四個兄弟。由於母親希望以藝術陶冶他們的堅持之下,蘇顯達每天都要練琴一個小時,當時雖然視爲一種折磨,日後卻因真心喜愛音樂而走上演奏的藝術之路;這種轉變是連自己的母親也始料未及的結果。

在法國留學一年,不啻爲蘇顯達小提琴生涯的重要轉捩點。他富有感情與神韻的樂音,在國內備受肯定,但由於忽略音準的掌握,在國外卻陡然受到指正與重創,不得不重新學起。蘇顯達說:「在歐洲學藝,心臟要夠強……因爲西洋小提琴音樂本就源自歐洲,學習時就要丟下自己的包袱。而中國人常常有差不多的心態,這對西洋演奏是個致命傷。」

蘇顯達一再強調,音樂節奏要百分之百的精確,且每一次的表演都要受到樂壇嚴格的評鑑:「如果我不好,就被淘汰。如果你不好,我只比你好一點點,我們倆個一起淘汰……。」

在這樣不斷鞭策自己的勤學苦練下,蘇顯達的音樂終於折服了嚴苛的法國音樂評審,讓百年曆史的巴黎市Concerts Lamoureux交響樂團,破例錄取了沒有法國籍、團裏唯一黑髮黃皮膚的東方人,也獲得巴黎師範音樂學院的最高級獨奏家文憑,得到裁判一致通過的殊榮。

全力以赴 面對每一場演出

雖然如今在音樂界盛名遠播,達到巔峰的地位,蘇顯達溫和謙遜、毫不懈怠的態度從未改變。他說:「越是在世界頂尖地位的舞臺或是欣賞家面前,就越無法接受你的道歉。在舞臺上的演出失誤是沒有藉口的」。

他說這種高處不勝寒的心情與提醒雖然辛苦,但是必須要勇敢面對,坦然接受「舞臺是殘酷的」這樣的事實,才能一關關闖過來,錘鍊出一位偉大的演奏者!

蘇顯達並不諱言這樣的壓力很大,然而壓力是伴隨要求完美的音樂而來的。他也指出如果無法承受舞臺上一次次的檢核與鑑賞,就應該放棄音樂這條路。然而音樂家一旦選擇站上舞臺,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把最好的音樂呈現出來,任何一個演出都要全力以赴,這不但是對自己的音樂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如今位於樂壇巔峰的蘇顯達溫文謙和的說他的心態是盡力而爲,卻也要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離開:「永遠要期待後面的人比你更好,要告訴自己不是永遠不退的……有多少指揮家的心願是死在臺上,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連帕華洛帝也要舉辦告別演唱會」。

藝術家對於音樂的執著至死無悔。蘇顯達笑言自己雖然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非常欽佩這樣的精神:「只要在演奏的時候誠懇真實,就是我所欽佩的音樂家!」

盛情應允2006年全球華人晚會臺北演出

蘇顯達幽默的說,自己是被晚會籌辦人之一張瑞蘭女士「緊迫釘人」的熱誠與積極所打動,因此在年末無論如何繁忙的狀況下,只要時間上可以配合,他就義不容辭的接受演出。

張瑞蘭女士客氣補述,這是由於蘇顯達是一位非常誠懇親和的傑出音樂家:「說我們誠懇,其實是由於他爲人誠懇的緣故」,多次商談中,一些話聽進去了,留在心底,才會盛情答應邀約,爲新唐人電視臺全球華人晚會臺北場的觀衆,帶來大師級精采的演出!

以精確與甜美穩定的音色,享譽音樂界的小提琴家蘇顯達,當天將帶來高難度、素有炫技之稱的小提琴小品,也有意境深厚遼闊、由二胡改編的中國作品,亦有臺灣鄉土風味、西洋或通俗優美、或經典正統的提琴演奏,以饗全球華人觀衆喜愛音樂的心!

音樂花絮

採訪過程中,蘇顯達提到在富於藝術人文氣息的法國留學,領悟到不少藝術的表現與創意。如在法國看到建築設計比賽,提供每一個參賽者一個展示空間,那樣自由的表現方式,頗令當時的蘇顯達印象深刻。法國各項藝術的陶冶,也開拓了他對於音樂演奏創作的視野。

蘇顯達也提到自己最喜愛的音樂家是布拉姆斯,後來才知道原來布拉姆斯與他的生日是同一天!布拉姆斯的作品是出名的嚴格與寧缺毋濫,絕不留下有微疵缺陷的作曲,使蘇顯達在演奏他的作品時要格外細心詮釋,很具挑戰性。

在提供音樂入門者,如青少年要如何欣賞小提琴演奏時,蘇顯達說要求很少接觸古典音樂的人專心聆聽音樂,本就不易。首要的是不排斥,另外便是學到欣賞音樂的禮節;如尊重演出者、何時鼓掌,也就難能可貴了。其實音樂是無法比較的,只要一個演奏家能站上臺、一首音樂能流傳到後世,必定有值得欣賞品味之處。聆聽蘇顯達談論音樂,真是令人獲益良多!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9/3899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