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內外交迫的中國經濟
 
司徒悠悠
 
【人民報消息】中國的經濟專家盯準美金以不變應萬變,西方政府多所指責,卻不知道中國總理早被國內經濟整的坐立難安。內有家賊不斷淘空(貪官),補不盡的國企漏洞,一年前就進入中國的1千1百億美金,等待賺取匯差的國際遊資;外有步步高昇的石油,漲幅爲71.5%的「天價」鐵礦石,人民幣升值和紡織品設限的多方壓力。

中國經濟的榮景,其實是靠外資的堆疊,而非基礎工業的實質。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6日說,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中國的主權,不會屈從外界的炒作和壓力。溫家寶這一表態,否定了一些媒體盛傳5月18日中國人民幣升值的說法。北京拒絕讓人民幣升值,除了考慮出口受影響外還有更深層原因,那就是中國的經濟基礎早已被貪官淘空了,人民幣根本就沒有升值的本錢。一旦人民幣升值,出口下降,外商投資就會減少,這對靠外國投資支撐的中國經濟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

美國商務部上週五(13日)突然公佈,對來自中國的棉製針織襯衫、棉製褲子、棉及化纖制內衣三類中國紡織品重新設置配額限制措施。 歐盟主管貿易的執行委員曼德森17日,展開這項緊急程序,要求與北京就T恤和亞麻紗的進口問題進行諮商。自實施31年的全球紡品配額制度於1月取消後,中國出口到歐盟有些種類紡織品的增幅高達534%,因此於上個月對中國9類紡品和成衣展開調查。

讓我們來看一看外匯在國際貿易上的影響,最早的時候,市場上有10萬億人民幣和10萬億的物資,物資和貨幣一一對應,所以每一元錢能買一斤大米。當中共閉關自守的時候,關起門來玩「大風吹」,不論怎麼吹,資源都在中國境內。自從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門戶大開,資源就世界溜轉了。

吸收外匯 越吸越賠

長期以來,發展中國家由於國內資金短缺,往往比較在意外匯流出,總認爲外匯流入是好事,北京央行這個土財主只進不出。再加上央行的固定匯率,無限制地按8.28買入/拋出,美元兌人民幣,高估了他國幣值。換一種角度說,同樣的價錢在中國可買較多的物質;而只進不出放在保險櫃中的外匯,只是家中的擺設,不具任何實質效益,雙重侵蝕下,錢也就越來越毛了。

外資進入中國越多,需要的人民幣和分食10萬億物資的人越多;北京央行沒有錢,便只好拚命的印人民幣,但資源是固定的,10萬億的物資被10萬億人民幣加上雙倍的外資(中國央行爲外資印的人民幣和外資進入中國的錢)分食有限的資源,必然導致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揚。

當國家物質缺乏時,國家願意動用外匯買東西,外匯減少,物質增加,則物價自然下跌;但中國央行就算改變了只進不出的政策,在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的狀況下,美元並不值得1:8.28的固定匯率,所以,同樣的美金在國際市場上也買不回等值的物資。

在固定匯率下,當中國外匯儲備增加得越多,美金的幣質又下滑時,人民幣被攤薄得越快(盯凖美金的匯率,相對貶值),人民幣貶值的也越厲害,通貨膨脹必然光臨。2004年11月26日鄧聿文於國際金融報撰文,外匯儲備並非多多益善,由於中國80%的外匯儲備爲美元資產,隨着美元貶值,外匯儲備面臨縮水。有專家已指出,按照美元貶值10%來算,中國已經虧損了500多億美元。

中共從1949年到1976年毛老逝世,中國的外匯儲備僅只有5.81億美元,鄧小平改革開發20年,至1999年時,中國外匯儲備首次達到了1546.75億美元。整個2003一年,外匯儲備增加相當於前50年總和,就有1600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元月13日發佈最新數據,到2004年底,外匯儲備餘額爲6099億美元。

國際遊資湧入套匯

國際遊資預期人民幣匯率改善,利率高於外幣,「熱錢」千方百計地流入套利,以賺取匯差,引發金融危機隱憂。世界銀行警告,東亞新興市場去年吸引的外資已超越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前,亞洲可能觸發新金融風暴。

據估計流入中國的熱錢有1100多億美元,期望賺取匯差後出場。這些遊資在未獲利了結前,在中國境內尋找短期性的投資項目,股市、債市和房地產都是方便的炒作項目。房地產價格飆升,人們希望通過投資獲得較高回報,引發投資熱潮。大量外來資本湧入,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中國房市的火爆,但同時也爲中國銀行業製造足夠多的隱性不良資產。

近日,中國七部委房地產新政策出臺,令炒家聞風而動。上海房地產的暴跌已影響到浙江杭州和深圳炒家即時降價求售。除此之外,房地產暴跌將導致銀行壞賬上升,因爲當房地產的價格低於銀行貸款的話,一些投資者可能選擇停止償還銀行貸款,從而導致社會和經濟的不穩。從已有數據表明,截至2004年4月,中國房地產開發已投資約8,800億元人民幣,其中銀行貸款佔了7,200億元。而且全國金融機構的17萬億人民幣貸款中,超過50%以上的貸款都是以房產作爲抵押的,當銀行壞賬急速上升,將導致金融危機。

90年代東亞國家普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當時各國經濟因大量資金流入而蓬勃發展。至97年,部分國家外匯體制未能承受投機資金的衝擊而崩潰。

國企漏洞 吸金數萬億

更更糟糕的情況是被攤薄後的人民幣貨幣,所對應的不僅僅是打折後的美金,還有填不完的國企漏洞。近年,中國國有銀行計劃在境外上市,通過獲取海外資金來解決銀行內部經營壓力。自從江澤民當政後,中共高官「與時俱進」,緊淘國庫,貪污的金錢動則以億爲單位。

中國四大銀行都在虧損,壞帳太多,早在朱鎔基時,北京政府就把1萬4千億的國有資產壞帳銷除了。過了3年,溫家寶上臺,又有了虧損,2004年年初,這次給了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450億美元,合人民幣3千多億;但兩家銀行的經營依然沒有好轉,6月底,又再次爲中行、建行剝離不良資產人民幣3千億元;答應給工商銀行600億美元;農業銀行也要求1千6百億美元以彌補虧損。年初又用1萬5百億,置換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

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財政部長金人慶宣佈,剝離後的國有商業銀行1.4萬億元不良資產,仍將由中央財政來負擔,換句話說也就是由「全國人民買單」。

央銀監守自盜 人民買單

要知道,外匯儲備是人民的錢!是人民託管在中央銀行保險庫的一筆財富。中央銀行身受人民的重託,怎可侵犯人民的利益,將人民的錢拿走,監守自盜。外匯儲備不是財政部的錢,不是央行的錢,不是國務院的錢,是你、我的錢。財政部是不可以動用外匯儲備的,央行也不可以,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可以。

4、5千億美金,相當於3萬6千億多元人民幣,或居民存款的30%。每一元錢的人民幣,購買力少了30%,相應貶值到了0.7元。銀行裏十萬元的儲蓄,便自動貶值至7萬元。從外匯儲備裏劃帳至財政部,相當於往每一個人的頭上抽收取了3萬元的《現金稅》。這麼天一樣大的事情,拿了我們的錢,怎麼哼也沒人哼一聲,說劃就劃了呢?

中國國有銀行的虧損,主要是因爲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廠長經理貪污腐敗。而貪官污吏的腐敗揮霍,一個都不抓,一個都不追究責任。銀行虧損漏洞,卻讓13億人民來買單,問人民每人抽取不止3萬元的稅。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貪官貪污腐敗,卻要百姓買單。

前面已經講到,人民幣必須和物資一一對應。一個國家的財富,不可能從印鈔機裏面產生,這是最基本的守則,是不可違背的自然定律。當然從貨幣到物價的傳遞有一個傳導過程。但技術面永不可能取代基本面。調節利率、央行準備金、積極或消極的財政政策、這些都只能微調於一時,延緩於一時,堤防築得越高,洪水也就越強。用技術面調節貨幣泡沫,壓得越久,彈得越大。

中國的貨幣/物資比例(M2/GDP),已經達到了十分可怕的220%。而國際社會一般常規,僅只有在70%。或者說,在目前不變的情況下,物價至少還要再漲三倍,才可以完全消除掉貨幣裏面的泡沫。想當年,居民存款在五萬億的時候,朱老總深切地感嘆到,這是一隻吃人的猛虎,一經下山,會將市面上的物資全部掃光。而今五年以後,貨幣更翻了幾倍,而市面物資增長有限。

這種局面將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實在令人擔憂。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5/18/3590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