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曾慶紅下令停止搶救 江不讓保留紫陽骨灰(圖)
 
姜平
 

江澤民的歪理邪說

【人民報消息】某寺廟的住持1997年對我說過,周恩來是魔鬼轉世,他在世時作惡多端,血債甚多,所以連骨灰都不敢留,撒的到處都是。他到現在還在地獄裏遭受各種刑罰。當時讓我非常驚駭。

寺廟裏的和尚說,人最好是土葬,實在要火化,也不能把骨灰撒出去,否則魂魄就散了,再轉生髮生困難。

據江家裏人說,常常在家抄地藏經的江澤民非常怕死,他每年都要去寺廟求籤解籤、燒香祈福。但他卻對趙紫陽的迫害一點也不減輕,他希望趙紫陽死在他前頭,這樣他依然可以控制局面。

爲了促使趙紫陽健康惡化,江借SARS爲由,命令把他流放到貴州,貴州海拔最高高過二千四五百米,這對於八十四、五歲心肺虛弱的老人來說,無異於判「死緩」 。 一年後直到貴州高原把趙的肺完全摧垮時,江才同意讓他返回北京居住。但卻整年「修繕」他的房子,巨大的聲響攪擾他還不算,曾慶紅掌控的國安還在所有的房間裏安上竊聽器。趙紫陽在精神和肉體雙重的折磨下度日如年。

2004年是「六四」十五週年,全世界悼念六四時不會忘記紫陽,十月十七日,是趙紫陽八十五歲華誕,全世界的人都在爲他祝壽,並呼籲爲他平反。這時富強衚衕六號一片陰雲密佈,趙紫陽是在大大小小的氧氣瓶進進出出中度過的。這年他給官方又寫了一張單子要求會見老朋友、老同事,但中共根本不予理睬。

2004年夏秋之際,一位中央辦公廳的副主任到富強衚衕看望了老人。這是十幾年來的第一次。「老人聽來人說過寒暄問候的話之後,突然說:『有一句話請你如實轉上去,如實!因爲我以前說過的許多話,傳上去之後就變了樣。』」「我要說,我已經被軟禁十幾年了,這種狀況再繼續下去,就是終身軟禁。這是要寫進歷史的!這對共產黨的影響將是很壞的!」

紫陽的話不但沒有令中共動心,而且加劇了對他的迫害。十二月十三日,中共強迫趙紫陽住進北京醫院,「醫生」強調的理由是:「你二十四小時需要吸氧,在家吸氧,質量不好,需要住院。」中共有意給他安排的病房號竟是「九一一」。


紫陽被中共摧殘致死!
住進「九一一」就是受難者,王雁南迴憶說,臨終前在父親身體弱到連吃一碗飯都要出汗、而且心跳一百多下的情況下也不讓家人服侍。

據透露的消息說,在趙紫陽住進「九一一」病房前,江澤民及其親信就開始籌劃如何施行中共的「九一一」計劃。江提出「趙死後,社會極可能會發生動亂,爲了穩定壓倒一切,不能保留他的骨灰。」曾慶紅說:這樣會招衆怒,還是得讓他「自覺自願」。

於是在趙紫陽病重期間,曾慶紅竟殘忍的叫人帶上他們起草的趙的「遺囑」去見紫陽先生,讓他簽字同意。

「遺囑」內容主要包括三點:

1)對當年所犯錯誤的檢討及反思;

2)不搞遺體告別,喪事從簡;

3)不保留骨灰。(據說這是江堅持的)

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刺激病人早死,紫陽看過給自己準備的「遺囑」後一言不發,閉上了眼睛,直到來人走他都不睜開。據說當時的表情很平靜,但那天他的病情加重了……

據家人說,紫陽先生走得很安祥,在昏迷中平靜的走了。他終於在臨終前解開了自己十幾年來一直解不開的困惑,看到了共產黨的本質和嘴臉。爲了防止中共僞造自己的遺囑,趙決定不留下任何遺言。

江曾人馬隨時守候在醫院裏,隨時向江澤民曾慶紅彙報,在趙紫陽深度昏迷時,更是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彙報一次病情。在曾慶紅親自去看深度昏迷的趙紫陽時,還沒有放棄說服趙的家屬同意僞造的「遺囑」,在遭到家屬的嚴詞拒絕後,曾慶紅命令停止治療,20分鐘後,紫陽去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2/15/3453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