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中国农民调查》披露的还不是真相
 
作者:陈破空
【人民报消息】

中国农民


2003年岁末,《当代》杂志刊登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该文以安徽农村为观照点,大胆披露“三农”问题,内容大量涉及“禁区”和“幕后真相”,引发海内外大轰动。气象直压当年毛泽东的《中国农民考察报告》(后者多为毛等自吹自擂)。该期《当代》,加印十几万册,仍被抢购一空;出版的“未删节本”,数次脱销。堪称“洛阳纸贵”。作为一家文学刊物,产生如此轰动效应,确属多年罕见。被该书连带批评的基层干部、省市大员、中央领导达百余人。指名道姓的官员就多达数十人,甚至涉及当年主政安徽、现已升任副总理的中央大员(回良玉)。

书中列举的农村悲剧、农民惨剧,令人动容,催人泪下,痛人心肺:一名农村知识青年因揭发当地干部贪污,竟遭报复而被活活打死;一名中年妇女因举报村长恶行,被惨挑了脚筋;一名老农因交不起"摊派",自杀于村干部家门口...... 在安徽淮北,许多人家,仅以5元钱,就过了一个年;在旅游胜地黄山脚下,某乡620户人家,贫困户竟占514户,达82.9%;全乡2180人,贫困人口占1770人,达81%。如此一穷二白,却因乡干部浮夸谎报,居然被"上面"认定"脱贫致富"......

作为这部20万字报告文学的两位作者,春桃与陈桂棣夫妇,都属优秀作家,著作丰,获过奖,现均任职合肥市文联。为了这篇报告文学,他们花了整整三年时间,自费开销5万元,遍访安徽农村。作者为受尽歧视的中国农民鼓与呼,赢得一片喝彩。此正当“三农”问题揪心之际。据统计,以“城乡差距”为主的中国当今贫富差距,已经回到“解放前”的水平。

调查过程中,作者曾遭遇跟踪盯梢;与农民谈话时,一些干部模样的人常在附近转悠,监视他们。作品惹出的首宗官司,是现任安徽阜阳市政协副主席、原中共安徽临泉县委书记张西德以“名誉受损害”为由,状告作者和出版社,要求赔礼道歉,并索赔 20万。原来,书中曾详尽描写:当年,在县委书记张西德的主导下,临泉县当局如何镇压和报复当地农民上访事件。张曾进京阻止该书出版,未果;书问世后,张暴跳如雷,很快入禀法院,要与作者“理论”。

作者回应:张指责作品“失实”,并没有举证,只用“等23项”模糊说法。 具有戏剧性的是,张原拟聘请阜阳市一有名律师代理,但该律师看了作品后,不仅拒绝张的聘请,反过来找到作者,表示如果需要,愿意为后者作辩。 事实上,得知作者将成被告后,北京、安徽等地不少有名律师主动上门,表态为作者辩护。另外,中国律师协会、司法部“律师视点”节目组等,也都表示愿意免费出人出力,提供辩护或法律援助。 可见“公道自在人心”。最后,起诉时态度十分坚决的书中人张西德,突然又主动要求法院“延缓审理”本案,理由是“取证时间不够”。

作者感慨:我们尽量笔下留情,却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实际上,作者确是竭尽谨小慎微。诸如:把一些真相缩小了;开始写得很尖锐,却经反复修改,措辞尽量委婉。有人说,通篇欲言又止,读来不痛快;有人评论,在字里行间,书中流露媚俗心态。对省以上领导褒扬,对农民赞美,把责任归罪于中下层干部,这样的写法不客观。对此,作者解释说:是为了“顾及社会形像”。否则,“书就出不来了”。

作者之一春桃,因压力太大,本来戒了的烟,又抽上了。她说:公开跳出来的人,我们不怕。可背后隐藏着什么,让我们担心。我的孩子还很小,现在,我们把他送走了。我舍不得他,但我要保护他。

正当文学边缘化,“宝贝”、“遗情书”之类大行其道之时,《中国农民调查》卖得那么火,令作者大感意外。他们说:本来觉得世界太冷漠了,没想到,百分八十的读者都热烈地支持我们。有人称我们“当代的鲁迅”,有人叫我们“农民代言人”,还有的人叫我们成立一个“农协会”。评价太高了。有一位干部偷偷跑来,对我们说:“我们从政的,也有一批人血不是凉的。”有个老作家给我们打电话,说他是解放前参军的,一直在北京。他说,“那本书从头到尾都布满我的泪痕。我觉得愧对农民了”。书中提到的小张庄农民,派出两名代表,坐了五六个小时的车,跑到合肥买书。本来想买50本,可太穷了,只买10本。还想敲锣打鼓给我们送锦旗。他们对我们真是感恩戴德,觉得把事情披露出去,他们的处境就会改变了,我们帮了他们大忙。

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省,曾被当局树为农民致富的“样板”。两位作者的大胆披露,显然令当局尴尬不已。正当《中国农民调查》轰动全国之时,北京,中宣部紧急发文,禁止国内媒体“炒作”该书;同时被“禁炒”的作品,还包括被中共划为“头号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章怡和回忆录《往事并不如烟》,据说,该回忆录的问世,恰恰给时下国内“毛泽东热”以迎头一击。

〔原题目::《中国农民调查》的里里外外〕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向温家宝获得的掌声挑战 (图) 2004/3/7 (15,766次)
中国弱势群体一亿 农民不在其中 2004/3/1 (14,054次)
中国农民对今年“两会”寄予厚望?(图) 2004/2/29 (14,971次)
“中国农民调查”爆重重黑幕 中共领导人寝食难安 2004/2/29 (16,491次)
把农民的权利还给农民──读《中国农民调查》有感 2004/2/29 (13,294次)
《中国农民调查》记录着江泽民那想像不到的罪恶(多图) 2004/2/17 (15,773次)
中国农民憎恶江泽民之三个幽默镜头 (图) 2003/12/17 (26,969次)
中国农民悲凉长空──湖北发生7起自杀事件(组图) 2002/1/27 (11,266次)
中国农民暴抗势头迅速蔓延 2002/1/17 (11,719次)
中国人哪,看来这问题咱自己政府还真解决不了(多图) 2004/3/12 (19,925次)
两会强奸民意!沙尘暴突袭京城 大风掀房砸死两人(多图) 2004/3/11 (29,260次)
一针见血!新华网这文章说江泽民是人民的败类(多图) 2004/3/10 (39,041次)
蒋彦永上封网“关键词”黑名单 吴阶平三喊挺胡两会炮声隆隆(多图) 2004/3/9 (36,253次)
代表们,两会的这张图片会堵住你的嘴吗?(多图) 2004/3/9 (24,352次)
国际歌不能再唱!鼓动性极强的国歌即将入宪(多图) 2004/3/8 (24,171次)
我永远难忘!连孩子都如此 更不要说大人 2004/3/8 (26,589次)
戳到江泽民刘淇!天津市长戴相龙新华网透露玄机(图) 2004/3/8 (37,388次)
香港问题成焦点!邓小平被暗杀档案的曝光原因(多图) 2004/3/7 (42,731次)

增长军费为对付老军头 温家宝两会面露苦涩(图) 2004/3/6 (31,017次)
胡温,两会应该把这作为重要议题讨论一下(多图) 2004/3/5 (18,164次)
新华网今天真急了!众将军钢铁长城保卫宋祖英(组图) 2004/3/5 (37,775次)
新华网不敢报导这个细节 宋祖英大照片已立即拿下(多图) 2004/3/4 (37,039次)
绝了!《求是》老总捧江泽民太高 自己先摔了下来(图) 2004/3/4 (30,529次)
“加勒比海”的这条新闻牵动着江泽民的神经(图) 2004/3/4 (24,409次)
江前胡后步入政协会场 宋祖英大照片冠压群雄(多图) 2004/3/3 (37,847次)
陈至立讲话闯到了新高度 网友的评论为她养颜(图) 2004/3/3 (26,545次)
谁指使的?新华网这篇报导和元老军头对着干(图) 2004/3/2 (25,594次)
第十四号主席令和传闻对不上号 薄熙来踢出辽宁省没进北京市(图) 2004/3/1 (27,970次)
新华网今天的漫画集拿曾培炎开涮(图) 2004/3/1 (20,042次)
新华网用这样的题目敲江泽民脑壳(图) 2004/2/29 (19,568次)
死刑宣判大快人心 邪教头目江氏的应得下场 (多图) 2004/2/29 (27,395次)
新华网不是故意的!江主席这张照片您得拿着放大镜看(图) 2004/2/28 (36,671次)
吕加平将了胡锦涛一军!性爱光碟使老江成了铁板烧(多图) 2004/2/28 (53,646次)
三个代表和三个姘头!两会调查反江居第一 反陈居第三(图) 2004/2/27 (31,964次)
外交部今天又有点发傻。回答的问题整个错位(图) 2004/2/26 (19,084次)
洪学智老将军,劝劝您那孬虫儿子(多图) 2004/2/25 (38,891次)
宋祖英成了璩美凤!江宋乱有了“性爱光碟”(多图) 2004/2/24 (172,386次)
何清涟为一些中国留学生悲哀 (图) 2004/2/24 (19,815次)
照片来得真实!新华网今天替拉登壮胆儿(图) 2004/2/23 (32,712次)
胡锦涛,这五百万科技巨奖是否发错人了?(图) 2004/2/22 (31,980次)
两个新闻!江泽民抓耳挠腮追踪其结果(多图) 2004/2/22 (22,146次)
福州市委书记遇到了大麻烦(多图) 2004/2/22 (19,337次)
苦啊!江泽民南巡有难言之隐(多图) 2004/2/21 (27,654次)
新华网为啥把周永康送到中新网上去曝光(图) 2004/2/21 (20,915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