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點名劉淇 大字報罷免黃菊(多圖)
 
鄂新
 
2003年9月23日發表
 

公僕桑拿誰掏錢?
【人民報消息】不能光說說罷了,還是要瞎操操心!

有人問,中國共產黨有多少黨費?每個月交的黨費去了哪裏?各國政黨籌集黨費的方法不盡相同,有的是靠企業私人捐助,有的是由黨員繳交。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有進就有出。可是在中國卻不然,共產黨的黨費只進不出。

共產黨掌權以前,黨費的用途很清楚,用於購買彈藥裝備,醫藥設備,撫卹烈士遺孤......共產黨掌權後,黨庫通國庫。人民不僅要養活大大小小的官僚,還要負擔一個擁有六千萬黨員的政黨的黨務開支。純粹黨務開支,比如,從共產黨中央到地方的黨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共青團,黨校,這些機構跟普通老百姓毫不相干,這些黨務人員的工資,使用的車輛,以及其他的辦公開支理應從黨費裏支出。各級黨報,既然是黨的喉舌,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也應該由共產黨負擔。五年一屆的黨代會,每年一度的黨中央全會,黨代表的旅行住宿費用,大會場地的使用,保安措施,都應該從黨費中支出。

應該支出的就支出,但要看怎麼支出黨員繳納的這筆黨費,比如,今年三月爲期十五天的「兩會」耗資十億元,僅五千名代表、委員,在京交通、住宿、飲食,以及十二萬多名工作人員、服務人員,二項開支,高達十億元。去年的十六大是如何揮霍的就可想而知了。 十六大之前已經有海外網站把黨代會的「選舉」結果公佈出來了,連九常委的排名位置都披露了,代表是什麼呢?橡皮圖章,純純粹粹的橡皮圖章。爲了讓代表們甘心情願當橡皮圖章,這一次會花銷了多少個億?!

按理來說,給江澤民和江家幫當橡皮圖章,就應該由他們自己掏錢,結果不但不掏,而且江蘇省政府和揚州市政府,分別出資七千萬及三千萬元,共用一億人民幣在揚州興建「江澤民同志故居」,並在附近建「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思想展覽館」,佔地八千平方米,館高三層。

連王冶平的密友都不以爲然地說,江牛皮根本沒有什麼「思想」可以展覽,他就是在糟蹋錢。


中國大劇院幾十億誰掏錢?
還有,中紀委點名批評了中共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說他以「考察」爲名,到京郊外資俱樂部尋歡作樂,被檢舉。這揮霍的錢誰出呢?如果是他自己掏錢,那中紀委就不點名批評了。

更有意思的是上海幫,七月一日,上海市委機關、外灘、西郊迎賓館等處,均出現歷數黃菊在滬劣行,並要求罷免黃菊的大字報、傳單。據悉,中共上海市委出高價收回傳單,每張給予五百元獎勵。這麼多大字報、傳單要收回來得多少錢呢?這錢不會是由黃菊個人出吧?

七、八兩個月,全國有五十萬處級以上幹部及其家屬,分赴大連、北戴河、青島、煙臺、承德、黃山、廬山、莫干山等地避暑渡假,耗資一百億元。這筆錢又由誰來出呢?

最厲害的是出版的關於三個代表的小冊子就有好幾十種。各個單位及黨支部購買這些玩意兒都是用工會福利和黨費支出的,個人現掏錢?沒人幹。其實表面上不是自己掏錢,但牛毛出在牛身上。不管拿回家扔不扔到垃圾桶裏,反正多印一本小冊子江澤民就多分成兒一份出版費。看來中共黨費不是隻進不出,而是出去走暗道。

共產黨高官看不緊人民的錢,「自己的錢」卻不但管得天衣無縫,滴水不漏,而且錢生錢,沒錢也能生錢,當了高官,尤其是緊跟江澤民走的,那就是生在「三個代表」下,長在搖錢樹上。

有人說,共產黨跟政府之間簡直就是一筆糊塗賬,共產黨挪用佔用國家多少錢,永遠也算不清。不是有一句口號「一切獻給黨」嗎?!一切都獻給黨了,那還有什麼賬可跟黨算的呢?所以共產黨跟政府之間沒有賬可算,政府的錢就是黨的錢,黨的錢就是江澤民家族和親信的錢。如果不是這樣,博鱉那個南方小窮鎮怎麼能揮霍70多個億也沒有人吭一聲呢?

有人算計了一下,現有的黨費,經過五十年的累積,恐怕是天文數字,所以一半可以作爲貧困家庭的教育基金,一半作爲下崗工人的職業培訓基金。還有人舉例說,比爾蓋茨尚且能捐出二百多億用作非洲防治艾滋病基金,共產黨的境界總不會不如一個資本家吧。


長春舒蘭礦務局數千名職工圍堵
鐵路
我不能不說兩句,一是共產黨的黨費讓江核心爲首的流氓集團折騰得已經所剩無幾了,現在他折騰的不是黨費而是老百姓存在銀行裏的錢,如果不是這樣,朱鎔基也不會哭暈過去兩次。二是共產黨的境界確實不如資本家,資本家是靠智慧和能力去致富,共產黨是靠吃大戶長大的,靠掠奪人民口中之糧致富的。

正因爲錢財取之不義之道,所以六月六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曾慶紅下達通知:凡省、市、縣(局)召開黨代會或黨員組織會議,不奏、不唱《國際歌》。對此,該通知未做任何解釋。李長春日前在東北考察時曾說到原因,稱:《國際歌》的歌詞,有很大的鼓動性。

過去鼓動的是共產黨的老祖宗流氓無產者,現在被鼓動的是遭共產黨掠奪的老百姓,當然《國際歌》一天也不能奏、不能唱了。現在要共產黨向比爾蓋茨學習?呵呵!第一個昏倒的就得是江綿恆!


 
分享:
 
人氣:30,92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