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莫扎特9岁写交响乐的奥秘(图)
【人民报消息】】“你演奏得真棒……”
“这没有什么,其实很简单,你也会作曲吗?”
“不会,我会写诗。”

这是在一次音乐会圆满结束之后,一位少年和刚刚从台上谢幕下来的小演奏家之间的对话,对话的两位少年分别是8岁的莫扎特与12岁的歌德!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演奏上无师自通,他3岁时就开始弹钢琴,4岁时已能准确无误地弹奏短小乐曲,5岁能谱写小品,6岁作曲、9岁写交响乐、12岁写歌剧。他6岁时进行第一次旅行演出,7岁时开始第二次为时3年半的巡回演出。

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5岁开始学琴,7岁即与旧金山交响管弦乐团合作。首次登台,评论家都对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对伟大作品神奇的诠释均感惊讶。

《纽约时报》一篇名为《为何童年久久不去?》[1] 的文章报导:Dr. Bock 发现,学习是幼年的一件大事,但它并不是一项慢慢积累的工程,而是突发性的。

即便是最勤学好练的成年人学第二外语时也无法达到小孩子那种没有口音和流利的程度。28岁以上的成人练习弹钢琴,就算是弹到十指流血,也无法在一流的表演大厅表演[1]。 当然,更不可能达到莫扎特或梅纽因几岁时的水平。

显然,智慧、能力的积累并不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咏鹅》,把鹅游水嬉戏的神态描述得极为生动活泼,童叟皆诵: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人类这种才能与先天的来源有关,类似于人的灵感,它不受年龄的限制。父母们都有体会: 孩子们的童年时期被不可思议地延长了。孩子得依赖父母要吃、要住、要保护直到18岁。我们怎么能让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处于弱小、容易受伤害、且依赖于他人的状态?


德国著名诗人
“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它牵扯到‘我们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我们的社会,我们愿意合作、给予以及互相关心,这些都和其它物种不一样。”Douglas Bird博士在文章中说。他和其他一些学者提出保持弱小体形和未发育成熟状态的优越性。孩子不仅仅是看上去可爱、且需要成人照料,他们本身没有什么威胁[1]。

可见,人类是非常特殊的生命。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可能要追溯到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本质的问题上。

参考文献

[1]Why Childhood Lasts, and Lasts and Lasts,http://www.nytimes.com/2002/08/11/magazine/11COINCIDENCE.html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十六大改变不了中共专政本质 2002/8/31 (13,623次)
灯头朝下,国内大闹“暴君”灾 2002/8/9 (14,235次)
著名钢琴家在梦中得李斯特真传 2002/6/13 (13,973次)
打开生死之门 探索灵魂奥秘(十三) 2002/5/23 (13,652次)
打开生死之门 探索灵魂奥秘(十二) 2002/5/14 (13,241次)
打开生死之门 探索灵魂奥秘(十一) 2002/5/11 (12,871次)
打开生死之门 探索灵魂奥秘(十) 2002/5/6 (13,779次)
打开生死之门 探索灵魂奥秘(九) 2002/5/3 (14,402次)
打开生死之门 探索灵魂奥秘(八) 2002/5/1 (12,370次)
江泽民卖国大追踪 2002/10/2 (26,770次)
看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江泽民最怕的!(多图) 2002/9/16 (52,660次)
小笑话:江泽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语言(图) 2002/3/9 (24,548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