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第五章: 演進篇(二) (多圖)
 
——貞觀之治 絕代非凡
 
2002年10月2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



公元626年,李淵傳位給李世民,自己成爲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稱唐太宗,建元貞觀,繼他青年時代無數沙場大戰後,於二十八歲開始他的治國生涯。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憂國憂民,一切全力以赴,事事以天下蒼生爲先。我們不妨在此深入地探討一下在貞觀年間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輝煌武功 四海震服

唐太宗於貞觀年間創下顯赫功績,使整國完全免受內憂外患。太宗天威直貫東南亞大片地域,亦因他罕世的輝煌武功,四方各地的族長、酋長、大汗、國王等共稱太宗爲「天可汗」——天下大帝。

大唐旗下猛將如雲,例如: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等,他們多次與太宗出生入死,但能夠使大唐威震四海的英雄還有兩位天稀大將:一、李靖;二、李績。

李靖

一、南平江淮輔公□之變

二、北破沙漠東突厥

三、西定吐谷渾 當李靖滅東突厥之消息傳入了京城,太宗禁不住內心的激動和興奮,說道:「當年太上皇爲了百姓,向突厥屈服稱臣。那時朕痛心疾首,誓滅突厥於有生之年。如今只勞一軍出征,便生擒其首領入京,盡洗當年大唐恥辱。」大臣高呼「萬歲!」

李績

一、平定東突厥

二、擊降漠北薛延陀汗國

三、破高麗 貞觀十一年,太宗告訴大臣們:「隋煬帝不識用人,屢修長城以御突厥。朕委任李績鎮守並洲,突厥怕他而逃,邊境安然,又何必勞民修城?」

二人均曾統兵十餘萬,在整個唐朝中他們的統兵數僅次於唐玄宗時之郭子儀(十五萬)。

*太宗班底與治國法則

「貞觀之治」之所以能垂萬世而不替,全因唐太宗及其班底才華出衆,並竭盡所能,一心爲國。爲太宗效死力之絕世班底包括:

(一) 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有「房謀杜斷」之稱。房有奇謀妙策,而杜則果斷立決。

(二) 國戚高士廉和長孫無忌,二人不因身份尊貴自矜,竭忠盡智,難能可貴。

(三) 諫官魏徵,敢於犯顏直諫,每次皆言之有理,令人拍案叫絕。

如此良相彷佛就是亮星一羣照射著大唐,閃爍絢燦。

唐初有明君唐太宗加上衆多傑出人才,可算成功了一大半。而另外構成貞觀大治之原因其實是太宗所立之法則,築成了良好的政治架構。

其統治處事方針包括:1. 爲君之道,首在先存百姓;2.「法者,非朕一人之法」;3.去奢省費,割情屈己;4.發展生產,恢復經濟;5.容人納諫,不以自尊。

*官在得人 不在員多

太宗初登帝位,清楚官僚隊伍過於龐大,人浮於事,深感「民少吏多」,弊處甚廣,比較嚴重的是:1.耗費資源;2.職位重疊,互相推御責任;3.謀士過多,事情往往得不到結論。

於是,太宗徹底推行改革。結果全國縣市減少了一半;州府減少了三分之一。房玄齡遵從太宗旨意,把朝廷文武官員減了四分之三,剩六百四十三人。如此大動作的改革竟沒惹起任何動盪和不安,可見太宗推行時是極爲審慎,確保不出偏差。

*太宗之「四善」

太宗對有「品位」之官員作出了四個要求,稱「四善」:1.德義有聞;2.清慎明著;3.公平可稱;4.恪勤匪懈。對個別部門更提出了帶有針對性的要求,例如:

爲考校之最——揚清激混,褒貶必當。

爲判事之最——決斷不滯,與奪合理。

一共「二十七最」,爲貞觀之初立制,各人跟著太宗要求去做,盡心盡責。太宗更以八個大字「居官諂詐,貪混有狀」來判定德行爲「下下」之官僚。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侍御史馬週上疏道:「治理天下以民爲本。欲使百姓安樂,唯有選拔合適之人出任刺吏、縣令。」太宗立表同意,並斷然要親自挑選刺史。

*每朝必定要面對的問題——貪污

太宗防止官僚貪污的做法除了用刑罰之外,主要是要令衆臣從心底裏明白「貪」其實是一種愚蠢的行爲。他向侍臣們舉了一些例子:

貞觀二年,太宗說道:「曾有秦惠公要伐蜀國,但不知路線,於是令人刻了五頭石牛,然後在後尾各放一面金塊。蜀人以爲這是拉(排泄)金糞的牛,連忙把它們拖入川。秦軍順奢地上痕跡追蹤,後來滅了蜀國。」

貞觀十六年,太宗提示羣臣,道:「鳥棲於樹,猶恐樹不高,故結巢在樹之巔。魚藏於水,猶恐水不深,故穴居在水之床。但兩者皆被人捕捉到,原因只在貪食誘餌而已。汝等切勿以身試法!」

大臣俸祿既高,只要廉潔守法,必能長保富貴,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天象變化 意味深長

太宗深信,星變日異乃上天對人們的一些啓示。地荒天災即上天譴責,君主需檢討改過,否則國家滅亡。呈祥瑞事即上天嘉許,福佑降世,國祚綿長。現今大多數人視爲迷信,但其實又未必那麼絕對,上蒼偶爾對人作出某些提示亦有所記載。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八月二十三日,南方上空被一顆長達六丈的彗星劃破,歷百餘日方散。彗星在古代乃不祥之物,太宗問道:「朕有不德,政有虧失才會出現彗星,衆卿家認爲如何?」

虞世南答道:「從前,齊景公見彗星,大懼而立修德,十六天後彗星即沒。皇上只要別因功高而傲矜,勿以太平漸久而驕逸,若能始終如一,不必憂心彗星一事。」

太宗深表贊同,道:「秦始皇平定六國,隋煬帝富有四海,既驕且逸,國速亡矣。感謝上天對朕與大唐之警惕,朕承認是頗有自矜之心,是朕之過失!」

*立封儲君 取捨仁德

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而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共三子,他們是:

太子李承乾(長子) 天資優秀,以聰敏聞名。曾多次居京監國,表現出色。

魏王李泰(次子) 幾乎繼承了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所有優點,甚得父皇喜愛。

晉王李治(三子) 寬仁孝友,淑質惠和。

太子李承乾雖有很多優點,但唐太宗最後還是廢掉了他,原因有四:

(一) 宴遊無度,嬖愛一個太常樂人(同性戀),弄至滿城風雨。

(二) 喜好胡人風俗與戰陣廝殺,習突厥語言,穿突厥衣裝。舍華慕夷,並示意登基後要做突厥酋長的部下。

(三) 親近小人,賢者避而遠之,只因李承乾無法接受忠言規諫。李承乾曾被賢臣于志寧直言衝撞而派刺客去暗殺他。

(四) 因以上三點,唐太宗對李承乾極度失望而意欲改立他人。李承乾知情後竟發動政變,決定進攻太宗住所,迫父皇退位。當然這小規模的政變被太宗輕易地壓了下來。李承乾被貶爲庶人。

太宗本想立李泰爲太子,因爲他在衆兒子中跟自己最爲相似。可惜,他的兇險之心實昭然若揭。李泰曾不只一次想傾害李承乾,加上他得不到魏徵、褚遂良等大臣支持,遂令太宗難以下詔策立。

其實,太宗亦考慮到如果讓李泰當上皇帝,他必然會對李承乾狠下毒手,而太宗不想再有流血事件發生。在這重要關頭,大家都想起了三皇子李治。他既寬仁,亦受大臣歡迎,是個合適人選。當然,太宗希望江山可以交給一個才德兼備之人,但無奈此際只有從「才」與「德」之間作出取捨。太宗反覆斟酌,並從多方面去分析,終於決定取仁德而立李治爲太子,即後來的唐高宗。

*千古一朝 永恆光輝

貞觀年間,太宗本著萬事以民爲先。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自然興旺起來。社稷安穩,盜賊歸正,太宗帶頭把仁義道德的觀念重新擺放在社會的重要位置上,並緊記隋朝因施行暴政而速亡的教訓。

其實,我們千萬別以爲這樣的良好社會狀態只會出現在古代,別忘記在唐之前亦有隋之慘淡時期,一切在乎於領導人之才能和品德。

風雲人物 (五)

松贊干布 求婚動兵
文成公主 遠嫁西藏

*笫一次求婚

正當唐朝繁榮發展之際,在西部的吐蕃王朝亦強大起來,與唐室軍力並駕齊驅。在公元634年,吐蕃贊普(即「領袖」之意)松贊干布因極爲仰慕唐朝文化,決意派遣使者到長安訪問,兩國邦交關係從此而起。

後來,松贊干布又派使者到長安,今次目的是求婚,帶的全是豐盛厚禮。唐太宗不允,松贊干布即揚言要與唐開戰。太宗不等吐蕃出兵,便先發制人,派兵出征,大獲全勝。

*笫二次求婚

松贊干布敗陣後,愈發佩服大唐。於公元640年,又遣使往長安,而今回所派遣的絕非普通使者,而是吐蕃大相祿東贊。祿東贊帶著比上回更豐厚珍貴的禮品向唐太宗二度求婚,誠意可嘉。

這回,太宗終於承諾婚事,將皇族中聰穎美麗的文成公主許配給他。這次重大決定,深深地影響了藏族後世的文化和歷史。

*公主入藏 告別長安

「文成公主成爲吐蕃贊蒙(即「王后」之意)後,給當地藏人帶來了高度文明的唐朝科技,包括五穀種植、釀酒技術、生產技術、醫學著作、建築工匠等,吐蕃人民載歌載舞歡騰雀躍。她帶去的中原樂隊豐富了藏族的音樂,松贊干布十分敬重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他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多次派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

文成公主信奉佛教,當時唐朝佛教鼎盛,而西藏無佛。她帶去了佛塔、佛經和佛像,並建大昭寺來供奉。她與松贊干布親手在廟門栽插柳技,這就是「唐柳」的由來。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稱「長慶會盟碑」)就立在「唐柳」旁。從此佛教在西藏盛行。

在吐蕃的四十年間,文成公主不斷付出,爲漢藏兩族的友誼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文成公主於公元680年逝世,極受藏人愛載的她被稱爲阿姐甲莎(即「漢族阿姐」之意)。唐朝詩人陳陶《隴西行》詩曰:「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香港大紀元


 
分享:
 
人氣:16,51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