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 中國反法輪功損害國家聲譽
 
保羅.魏茨曼(Paul Wiseman)
 
2001年3月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今日美國(USA Today)2001年3月6日刊登保羅.魏茨曼(Paul Wiseman)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國繼續進行反法輪功的輿論戰,然而在關鍵時刻政府的反教派鬥爭損害了國家聲譽。

文章說,經過野蠻鎮壓和不厭倦的宣傳運動,中國政府繼續爲爭取反對法輪功精神運動的公衆輿論而鬥爭着。

很明顯,在中國痛苦的經濟和社會變革時期,政府將法輪功視爲對其政權存亡的威脅。中共領導人不能容忍在其掌控之外的大規模組織嚴密的民衆團體。他們知道在歷史上精神運動的興起是當權者陷入麻煩的信號。法輪功追隨者說他們對政府並無威脅,而且他們的信仰可以改善健康,淨化生活。

文章還說,經過上月的兩起所謂法輪功抗議者在北京自焚的事件後,中國當局獲得了宣傳上的勝利。國家掌控的電視不厭其煩地播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鏡頭。

然而,儘管在國內中國政府在反對該團體的鬥爭中取得了進展,它卻在關鍵時刻損害了中國的聲譽。

奧委會官員上個月訪問北京,以決定是否讓其主辦2008年奧運會;中國上次不敵澳大利亞的悉尼而失去主辦2000年奧運會的機會,部分原因是因鎮壓政治異見人士和獨立宗教團體而遭到的譴責。「如果政府不能在與法輪功的衝突上達成一個和平的決議,我們就不可能申辦成功,」北京獨立記者戴晴(音譯)說。

布什政府計劃在本月推動一個決議,在聯合國日內瓦人權會議上譴責中國的人權記錄。

國務卿柯林.鮑威爾( Colin Powell )特別譴責了中國在反對法輪功方面的強硬策略。

在上週公佈的年度人權報告中,美國國務院說中國的記錄在2000年更加惡化。報告譴責中國鎮壓地下基督教會,西藏佛教徒和法輪功精神運動,以及對政治異見者的嚴酷待遇。

文章說,爲什麼中國如此堅決地要消滅法輪功?中共掌權者一直對民間保持着嚴厲的控制,不信任任何他們控制之外的團體組織。法輪功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團體。一些統計表明,法輪功超過了中國共產黨員的數量,並吸引了一些黨內成員成爲追隨者。

1999年4月25日,大約10,000名法輪功追隨者靜靜地聚集在北京的中國領導人所在地,抗議該團體在附近的天津市受到官方的打壓,此後醞釀着的衝突終於爆發出來。那
場抗議和平結束,但是其組織速度令國家主席江澤民驚恐。三個月後,法輪功被取締。

文章寫到,羅平林(音譯)看上去肯定不是什麼威脅。拂曉之前,薄霧環繞着高聳於香港市區的山頂時,這位穿着黃色運動衣褲的退休消防隊員就起床了。他把維多利亞公園東北角的一個角落打掃乾淨後,小心地鋪開一個塑料墊子,安放好一個小喇叭。很快又有九個人趕來,他們大多五、六十歲。這些人靜靜地圍成一個圓圈,將手臂成環抱成優雅的弧形,開始站樁。從喇叭中傳來令人平靜的音樂和一個男子的聲音。

這些人就是法輪功的成員,錄音帶上是李洪志(老師)的聲音,他原來是一名中國軍人,在1992年創立了該團體,現在住在紐約。他們每天早上來到這裏用兩個小時打坐煉功。

在公園中,那個附近激烈舞動木劍的小個子老年婦女看上去也比法輪功追隨者危險得多。

追隨者相信該團體的創始人李(老師)在他們小腹部位下了一個不可見的法輪,可以打出壞的物質,帶進好的能量。通過過高尚的生活,並做簡單地五套功法,追隨者相信他們可以改善健康。他們相信煉功可以使好的能量周流全身。

法輪功聚會都是低調的。追隨者每天在一起煉一到兩個小時的功,然後各自回家或去上班。大多數在維多利亞公園煉功的人甚至互相不知姓名。一些追隨者晚上相聚,一起學習和討論李(老師)的教導。

他們說修煉產生了強大的效果。他們講述修煉法輪功後,多病的人獲得康復,愛抱怨的人找到好心情和禮貌舉止的故事。一些人說他們不再需要藥物治療。但是他們否認中國政府所指控的李的教導不鼓勵人生病後看醫生而導致危險。

在中國以外,法輪功成員大多是中產階級,受過良好教育。在中國,許多人生活艱難。由於中國關閉效率低下的國營工廠,大量的人失去了工作和福利。他們轉而修煉法輪功以改善身心健康。另一些人在中國物慾橫流之時尋求一種精神信仰。「這個國家有一種信仰真空,」一位美國記者,「法輪功挑戰中國」的作者丹尼.史柯特(Danny Schechter)說。「我看(法輪功)是對唯物主義的挑戰而不是對政府的挑戰。」

追隨者不顧危險,從中國幅員遼闊的各個省份想方設法來到北京的心臟天安門廣場,展開橫幅,抗議鎮壓,直至被逮捕並被拖進警車。他們說他們別無選擇。他們不會放棄他們的信仰。「看到中國政府的宣傳,我們感到可笑,」悉尼的雪莉.羅說,她43歲,出生在中國。「我們是正常的人。我們是好人。我們是好妻子、好丈夫。我們知道那純粹是宣傳。」

 
分享:
 
人氣:8,53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