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紐約政學界研討會: 天安門自焚事件隱含的政治意義
 
【人民報消息】一月二十三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了一起慘烈的自焚事件。中國官方媒體指出這是法輪功學員爲求圓滿昇天而自焚,法輪功學員則認爲這是栽贓陷害。不管怎樣,在天安門廣場自焚,畢竟是一種對中共統治的抗議。但是這一事件隱含的政治意義是什麼?對此紐約政學界人士於今天(二月十四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召開「天安門自焚」事件研討會。研討會由著名思想家、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和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主持。此次研討會邀請海外中國學者與法輪功代表從人權、人道、信仰自由等立場,就中國政府對天安門自焚事件的處理,天安門自焚事件的政治意義以及國際調查與媒體獨立報導等有關事宜進行了深入、全面的討論。

中國人權主席劉青首先發言。劉青首先從人權、人道方面入手,對天安門自焚事件的真實與否進行了分析。劉青指出:天安門自焚不論是否法輪功學員,都是一年多來對鎮壓不斷升級的抗爭。劉青進一步指出:法輪功學員只是信仰,並沒有危害社會安全,並沒有顛覆爭權的意圖,在這種背景下,對追求信仰自由的學員進行迫害,是對人權的侵犯和迫害。這一事件的出現,表明中國政府侵犯人權已經到了極爲嚴重的地步。在中國,特別是農村,人們往往是被現行制度迫害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才會選擇自殺這一慘烈的手段。

著名政論家凌鋒認爲:天安門自焚事件是中共一手導演的政治鬧劇。凌鋒對自焚事件提出十二點質疑,即:縱火者從容不迫、滅火迅速、鏡頭似乎是有所準備、二個半小時內即向全球公佈事件、自殺人數在短短的幾天內,由五人變爲七人、性別上混淆、自殺者接受採訪時聲音洪亮、自殺者先是後悔上當受騙,繼而又說依然忠於李洪志、電視鏡頭慘不忍睹、宣傳不擇手段、外國傳媒參與傳播、傷者入院後,不許家屬探望。

凌鋒指出:常識告訴我們,天安門一向都是有公安人員不斷巡邏的,特別是重大節日,更是戒備森嚴,根本不可能有人從容不迫地坐在廣場,準備自焚。中共公佈一件事件往往要中央多次開會討論,才能決定,不可能在二個小時內就作出決定,此外鏡頭的拍攝,以及新聞的公佈,都是有預謀、有組織的。他還指出,在中國大陸道德日益淪喪的今天,法輪功能夠出來填補宗教真空,應該是一件好事。法輪功學員應該放開眼界,不要懼怕政治,政治是骯髒的,如何改變政治的骯髒,需要有膽識的中國人共同努力。

紐約大學史登島學院政治系教授夏明指出:中國的政治採取的是一種激化的路線,這是由於中國政府一貫自視爲正確,因此絕不允許異教的存在。夏明分析法輪功產生的本質時指出:八九年民運後,中國出現了道德、意識形態方面的危機,在市場經濟主導下,受益的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從而將無數中國的老百姓拋入無望的境地。中國的老百姓感到無所適從、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安全的精神港灣,法輪功正是順應了民衆的這一要求應運而生。而中國政府的封殺,不但不能阻止法輪功的繼續發展,只能是使衝突升級,而難以尋到解決的辦法。

在上午的討論中,與會者普遍認爲:天安門自焚不管是不是法輪功學員,都是現下江澤民爲首的中共暴政統治的結果。在中共對法輪功一年多的日益殘酷的鎮壓中,法輪功學員不屈不撓的和平抗爭以及越來越多各界人士的聲援,使中國人權意識已經形成一定的聲勢。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研究所所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學社主席蘇紹智、中國人權主席劉青、中國人權執行主任蕭強、大紀元專欄作家、旅美著名政論家凌鋒、電子刊物《大參考》主編李洪寬、資深報人李勇、紐約大學史登島政治學教授夏明等五十餘人出席了研討會。

轉自 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2/15/1173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