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女嬰禍起蕭牆
 
【人民報消息】是中共一子政策的罪惡,還是中國社會的德性喪失殆盡?!中國的女嬰,不但可以買賣,還可以燉來吃。

都廿一世紀了,快要「入世」,又要辦奧運,看廣東珠江三角洲,沿海各大城市,上海北京一片繁華昌盛,在經濟起飛的表象下,愚昧貧困的父母們,爲了幾千人民幣,爲了不至在一子政策下的超生被罰款,爲了所謂「龍子」的榮耀,懷了女嬰,不是墮胎,就是生下來賣掉。

有人買就有人賣,有人因孩子的性別不合心意賣掉兒女,有人爲了養兒防老用錢買後代;最恐怖的,有人爲了進補而將嬰兒吃掉。

有人賣嬰,有人吃嬰,中國人富起來了,還是要遭天譴?!

山西的「高粱之鄉」忻州(「忻」音「欣」),位處黃土高原上,土地貧瘠,農民能夠賣錢的,除了自家生產的小麥、玉米和高粱,還有臍帶剛斷的新生嬰兒。

兩年前,內地公安在山東搗破一個販賣嬰兒的集團,赫然發現忻州地區,是廉價嬰兒的「產地」。當地幾十條農村裏,都有人買賣新生嬰兒,甚至有人靠做販嬰中間人爲生,販嬰的普及程度,可謂成行成市。

記者和攝影師佯裝成想領小孩的廣州夫婦,暗訪傳聞中販嬰情況猖獗的忻州。

進入南義井村,記者隨便向村裏一對老夫婦打聽門路,「嗯!賣人的那個老頭,就在前面!」他們的反應毫不避忌,反而熱心的向記者指點迷津。

出租車司機開車,一路上問途人「賣人的在哪?」每問一次,都教記者膽顫心驚,畢竟是犯法的事,村民的反應卻出奇的平淡。賣人可以如此明目張膽,街知巷聞,實在匪夷所思。

■ 買仔要付中間人

記者找到村民口中所說那個「賣人的老頭」,姓常,七十三歲。

他一見記者,便表現得好有戒心,問了一連串問題,以肯定記者的買家身分。

常老伯平日的工作,是四出打聽有誰要賣孩子,他說不少超生的大肚婆爲免被罰,一懷胎便躲在家裏,足不出戶,唯有他有方法與她們聯繫。

常老伯自言入行六年,一年平均起碼賣出五個娃娃,早年甚至會親自「帶貨」到河北省,近兩、三年政府嚴厲實行計劃生育,已生育的女人都要做絕育手術,所以「貨源」短絀,生意難做。

「你們早三天來就好了,剛有個男孩,被人拿走了。」老頭一副經紀口的說。

常老伯手頭上沒有貨,於是介紹記者去找鄰近董村的小花。這個小花,是常老伯的「行家」。

等了半天,小花聯絡記者,表示找到一個三天大的男嬰,催促記者去她家中「睇貨」。

小花是個四十五歲的女人,一頭燙過的短髮、身穿紫色線衫和貼身牛仔褲,腳踏高跟鞋,舉止很粗豪,不像一般農婦。

「你們找我就對啦!」小花向記者炫耀她神通廣大,又說「客戶」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的,曾經幫販人集團的人找過孩子。

記者說想快點去看男孩,小花卻推搪說男孩只有五斤重,太孱弱,不如先看另一個女嬰。記者問她女嬰價錢,她又說女孩的父母還未決定,容後再說。

根據一些中間人說,目前忻州的行情是,男嬰賣人民幣八千至一萬元,女嬰賣二千至三千元。

由於大陸實行「一子政策」,農村家庭頭一名是女的,則可多生一胎,農民「重男輕女」,通常要男不要女,所以「市場」上賣的絕大部分是女嬰,只有少數「恨錢」的父母會把男嬰沽出。賣的人一般說「送」,買的人則一般說是「收養」,賣家直接給孩子父母的「貨價」,他們叫「領養費」。

小花提醒記者,「要是你們看中的話,給我一個紅封包就行,三百也好,五百也好。」「紅封包」,就是中間人的佣金。

她家裏用的是全套的聚脂傢俱,還有一臺Panasonic的影碟機,顯然經濟條件不錯。

床上有一疊小孩用的棉被,其中一張有比卡超圖案,估計是她的□食工具。

等了一句鍾,一個男人抱女嬰,在兩位中年婦人陪同下,來到小花家旁邊的小屋,小花挑了一張被,便往小屋檢查女嬰。記者要求跟嬰兒的父母見面和傾談,以了解嬰兒的健康情況,小花卻一口拒絕,原因是女嬰的家人都以爲是她(小花)自己要收養,要是他們知道是外地人要領小孩,一定會退縮。

十五分鐘後,女嬰的親人離開,小花和丈夫把女嬰抱到家中,記者掀開小被,眼前是個胖胖的女嬰,皮膚通紅,眯眼睛,看來不足十天大,殘留的一段臍帶還未脫落。

她讓記者端詳了女嬰一會,便用被把她密封的包好,放在床上的一角,自己則吞雲吐霧的在抽菸,吩咐丈夫出外買橘子粉,沖水喂女嬰;又說要是記者擔心嬰兒不健全,可以帶女嬰到村裏的診所檢查,然後才帶走。

最後記者以不想要女孩爲藉口告辭。

■ 一百元辦出生紙

內地「收養法」,容許無兒女的人收養一名孩子,但收養不如親生,很多人寧願買個孩子,然後在出世證明上做點功夫,把別人的孩子變成自家的骨肉。所以,在「市場」上買賣的都是新生嬰兒,會行會走的孩子都不值錢。

記者得悉,在忻州秦城村就有一家診所,爲買嬰的夫婦辦理由當地醫院簽發和蓋章的出生證明,收費一百元人民幣,「父母」憑準生證和孩子出生證,才可以到公安部門,把孩子加上戶口簿,孩子上戶之後,才可讀書。

■ 三千元吃嬰

大陸廣東,最近流傳着一個駭人聽聞的進補潮流──嬰兒湯。數月胎兒,加黨蔘、當歸、枸杞子等補藥,再輔以雞肉排骨煲爲羹湯,據說極是補氣壯陽。自詡爲「嬰兒湯」常客的臺商王某,緊摟着妙齡二奶洋洋自得地說:「以我六十二歲的年紀,每晚都可來一回,還不是靠這個!」在暗訪佛山、台山的餐館並親到廚房「開眼界」之後,記者這才確認「嬰兒湯」實非傳聞──「『排骨』不好搞,現貨沒有這東西不能冷凍,新鮮的好。」

黎大廚說:某外地打工女,已懷孕八個多月,前兩胎都是女兒,如果又是女兒,鹽水催生下來,到時候就可以吃了。

高師傅指躺在砧板上的死嬰,說:才五個多月大,有點小。言語中似有歉意。

消費價格3,500元一盅,品種純是女嬰。

資料來源(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4/16804.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江澤民與宋祖英的「緋聞」是這樣傳出的 (85,142次)

人民日報做殺手:羅乾逼董文華走絕路(圖)
2. 人民日報做殺手:羅乾逼董文華走絕路(圖) (30,091次)

3. 這不是笑話:神奇的中彩票絕招! (29,597次)

4. 懷揣中南海紅卡 宋祖英歌壇風調雨順 (29,084次)

5. 英國政界、宗教界紛紛致函法輪功之友表支持及鼓勵 (28,929次)

6. 賴昌星輕揭羅幹瘡疤「救活」董文華 (26,769次)

7. 江澤民趕建中的了結工程——大劇院內藏風水玄機(圖) (24,951次)

無術一躍副院長 歌女馳騁中南海──人民日報急呼:這難道不令人深思麼?
8. 無術一躍副院長 歌女馳騁中南海──人民日報急呼:這難道不令人深思麼? (24,877次)

9. 世紀科幻驚人揭祕:江澤民是外星人的試驗品 (24,269次)

敏感話題:共產黨好還是法輪功好(圖)
10. 敏感話題:共產黨好還是法輪功好(圖) (24,187次)

11. 姬勝德得罪江澤民遭重判 許寒冰救子心切自殺未遂 (23,890次)

12. 香港上流社會荒淫生活大曝光 (23,014次)

13. 小笑話:成克傑死因揭祕 (22,572次)

14. 湖北公安廳長趙志飛在美被起訴後瘋狂報復 (22,382次)

15. 姬勝德重判險赴黃泉 陶駟駒斷頭臺上亮出免死牌 (21,862次)

俄總統輕耍中共黨魁 江澤民破口大罵普京
16. 俄總統輕耍中共黨魁 江澤民破口大罵普京 (21,551次)

17. 江澤民震怒了!人民日報到底害怕什麼? (21,190次)

中央宣講團貴州成啞巴 李瑞環爆外商賄賂中共高層(圖)
18. 中央宣講團貴州成啞巴 李瑞環爆外商賄賂中共高層(圖) (21,132次)

19. 老媽拍案而起大罵中共 曾慶紅主持會議兩眼乾瞪 (20,833次)

20. 「天安門自焚案」後《黃禍》成了禁書 (20,743次)

人算不如天算!──江澤民的三大軍方干將身患絕症(圖)
21. 人算不如天算!──江澤民的三大軍方干將身患絕症(圖) (20,205次)

22. 一個被掩蓋了的文革周恩來形象 (19,306次)

23. 江澤民親信圍攻李瑞環 人民日報發聲「老九不能走」 (18,927次)

24. 小笑話:江澤民參觀十三陵 (18,922次)

機不可失:江澤民招牌美姿展(2)
25. 機不可失:江澤民招牌美姿展(2) (18,798次)

26. 透視中南海:曾慶紅命運進入倒計時 (18,473次)

27. 前公安部長驚爆高層腐敗 江澤民大保副總理級高官 (18,294次)

這兩則新聞背後的真正祕密是什麼
28. 這兩則新聞背後的真正祕密是什麼 (18,259次)

29. 江澤民慌不擇路 (17,582次)

30. 「愛國人士」的靈魂再被出賣──浸泡在謊言中的中國人 (17,118次)

31. 嚴控媒體草木皆兵 江澤民不見棺材不落淚 (16,998次)

32. 一個挺真實的傳聞:華國鋒退黨了! (16,692次)

33. 翻翻中共「911」事件前後的老底(圖) (16,667次)

34. 有一百多個情婦的流氓統治了我們十年 (16,568次)

35. 朱造邦哪來的膽量腰斬江澤民的秀 (16,532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