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年轻的生命为何陨落
 
杨蕾
 
2000年9月10日发表
 
孩子总被比作祖国的春天,他们可以在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尽享欢乐。但是,有些孩子却不愿享受生活,年轻的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似流星般陨落......

1月12日如皋市奚斜中学初一(3)班年仅14岁的女生宗青青因为上学迟到了约5分钟,就服下剧毒农药,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1月17日从内地转入香港上学的18岁女学生林婕,因不堪同学的歧视而跳楼自杀。

2月12日六合县马革安乡一名9岁男孩因为在燃放爆竹时不慎将邻家一堆稻草烧掉,怕遭责骂,喝下农药自杀,幸被家人发现。

3月17日重庆9岁女童陈亚均吊死在教室中,死因不详。

3月30日一12岁中学生被父亲踹了一脚后,上吊寻死,幸好被及时发现,经抢救脱离危险。

4月4日6岁的姜蕊模仿“小燕子”,上吊自杀。

6月24日南京一16岁学生因恋爱受挫,吃下60粒安眠药自杀,被家人发现,逃过一死。

7月2日北京一16岁男孩跳楼自杀。

7月10日一女孩因汗毛过重而自杀。

7月12日本溪一女孩因为高考不理想在家中悬梁自尽。

7月15日浙江一9岁女童模仿“小燕子”,吊死在外祖母家中。

7月17日一女学生中考考了637.9分,却担心成绩不好,跳河自杀。

8月11日泗阳县12岁张艳因模仿电视剧中上吊镜头,不慎吊死在家中手扶拖拉机的车棚里。

8月21日海安县一8岁男孩因祖母不让其看电视,一气之下服农药自尽。

8月24日徐州一12岁少年被后母怀疑偷了家中的钱,遭殴打、捆绑,痛苦无奈,服农药自杀。

8月27日武汉13岁女孩投毒杀母杀弟

近日,湛江一学生因考试不合格跳楼自杀。

......

最近一段时期,孩子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触目惊心。这些年轻的生命如流星一般少纵即逝,实在令人惋惜。他们年纪最小的仅有6岁,还不经世事,大的也不过18岁,这些处在花季,含苞欲放的年轻生命会如此痛恨这个世界,宁愿以死解千愁,其中的原因一定纷繁复杂。

据广州的一项不全面调查表明,有人格障碍的儿童比例在逐年上升,严重者多已超越人格障碍形成了各种心理疾病,如严重失眠、忧郁、紧张、厌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幻觉、精神失常。来自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城市的儿童约有17%到20%存在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包括考试综合症、社交恐怖症、人格障碍等。面对越来越乖戾脆弱的孩子,家长、老师感到无所适从。而这些心理疾病达到极至时,孩子就会选择“自杀”

在大量的死亡案件中,大多孩子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难以承受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东莞市一优秀女生中考考出了637.9分的好成绩,只因担心考试时被老师“警告”不要被别人看卷子,影响到成绩就跳河自杀,大好的前途就如此放弃。

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俊英针对此事说,考虑到升学考试对考生的意义,监考老师的“警告”是致使其自杀的直接原因;而间接原因则有:家长照顾学生的生活而忽略家庭中的交流,生活优越后,学生除学习压力外缺少挫折教育,导致一产生挫折便不知所措;学校素质教育提得多,但升学率仍然是主目标,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被重视,虽有心理咨询也少起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一课:教给学生生命的意义与可贵是什么。

许多教育学者都曾指出:教育以鼓励为主,应尽量避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挫折教育研究分寸和场合,但过分强调此则失去了其意义和效用;优秀生对挫折、失败更为敏感,尤其是在目前中考的压力甚至超过高考的情况下,初中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指挥棒不变,对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变,压力就不会减。

另外,现在的孩子一味娇生惯养,在家中集“千般宠爱”于一身,呼风唤雨,地位可是了得,用“小皇帝”、“小公主”来形容他们都觉欠佳。物质上的“富足”同时带来了心理上的“贫瘠”。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是听不得批评的。“忠言逆耳”在他们心里早已作古,只有美言、夸奖、顺服才是“良言”。长此以往,铸就了他们懦弱的性格,难以经受挫折,遇事没有自主能力,“死”就成为摆脱困难的最终选择。海安县一8岁男孩因祖母不让他看电视,一气之下竟服农药自尽。可想,如果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不知是否能够承受就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

孩子选择死亡的原因很多,但应该让他们明白人生在世本就存在着压力,竞争无时无处不激励着人们前进,有勇气的人则会知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力挽狂澜,努力拼搏。但这一切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需要后天一点一滴的积累,靠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靠社会的正确引导。“社会”是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它要求你去适应,去习惯。如果孩子们被幸福的生活所“蜜化”,对社会不再适应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自杀”这种最简单的逃避方法。

家长们应让孩子在近乎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要做到有的放矢,既不要放纵,也不要过于苛刻。如果给稚嫩的肩膀过多的负载,忽视他们的成长需求,即使如此天真烂漫的孩子,也有可能产生人格障碍。年轻的生命是璀璨夺目的,为了不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光辉,全社会的人们都应来关心心理问题,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精神健康,减少少年自杀的发生。

 
分享:
 
人气:10,287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